今天咱們又又又來談「選擇」拉!這次用兩個生活小案例來討論選擇!最近身邊剛好有兩件小事,跟大家分享我會如何做選擇!
最近因為職務調動開始尋找下一個租屋處,那麼我遇到幾個我需要考量的問題:
----我最在意的三件事----
----可以考慮的方案及優缺----
接著我會依照上方的方案及優缺來決定新的租屋地點,當然租房子還會涉及租金、家具、套雅房這些問題,不過會在上面這些方案的前提下,再去進行仔細地挑選!
另一個案例是近日颱風假適逢上班的日子,由於前一天風雨正盛,於是我有以下考量:
----我最在意的三件事----
----可以考慮的方案及優缺----
由於我發現,騎車雖然可以滿足在意的兩件事,但最重要的安全無法滿足,於是我在前一天晚上就預約Uber了~
(結果隔天起床無風無雨…超嘔!)
看完上述兩個案例,讓我總結一下我在選擇時會做得幾個重要思考!
兩個例子一開始,我先盤點了我最重視的三件事情,再來羅列幾個可能的方案,最後再回頭檢視每個方案能不能盡量符合前面的三件事。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堅定地告訴自己:「我最在意的是什麼!無論其他條件如何誘人,都不能犧牲這兩個條件!」就像是前幾篇文章請大家尋找工作的意義、閱讀的目的、休息的目的……因為我們時常在還沒確認自己的核心價值時做出選擇,當然日後更有可能後悔(特別想是買房這種決定),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在做每個選擇之前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做選擇時你最在意的三件事情,並且要求自己不為其他看似很棒的條件而妥協。
第二個例子中,很明顯的安全及方便省錢是沒辦法同時達到的,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很常碰到這樣子的難題!
許多時候我們想要高薪又輕鬆的工作、無風險致富、無痛減肥,我們期望不用付出,卻能得到超過期望的報酬,這本身就是一種謬論!並且很多人因為不想付出代價,所以在選擇中游移不定,享受擁有多種可能性的感覺,但到頭來卻什麼都沒得到!
跟大家分享一句我奉為圭臬的話:「選擇一定伴隨著犧牲。」既然知道一定得犧牲,就在一開始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又有哪些可以犧牲,避免陷入什麼都想要、什麼都得不到的困境。
最後是當責,不過這比較不是做選擇前考量的事情,而是整個選擇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提醒自己的底層邏輯。
誠如剛剛提到的,任何選擇都伴隨著犧牲,當我們確定自己想要什麼,可以犧牲什麼,並做出選擇後,我們就得承擔選擇後的結果,不論是好的壞的。
第二個例子中,我做出了搭Uber這個選擇,但隔天早上無風無雨,我獲得了輕輕鬆鬆、安全地去上班,並且必須接收浪費了500塊、買飯很麻煩、回程還要再花500塊的後果。
有些時候,當壞結果來臨時,我們會有怨懟、有情緒,甚至責怪別人,但我們也得提醒自己,做出選擇的永遠是自己,就算看似被逼無奈的選擇,但其實跳脫到更高的高度來看,一定也有其他選擇,只是我們可能沒辦法接受這些選擇的犧牲罷了。
選擇去選擇,習慣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在責怪他人、責怪環境前,先學會接受,我們其實可以活得更快樂。
所以,在下一次選擇來臨之際,先問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事情,哪些又是可以捨棄的,最後坦然接受所有結果,你一定也可以越來越了解自己,並且更有可能滿意你所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