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的多樣性,模糊而暈眩的自由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虛假的多樣性,模糊而暈眩的自由〉2023-10-17


  我們如今生活的世界充滿著虛假的多樣性。


  當你走進賣場,貨架上是琳瑯滿目乍看之下分辨不出差異的商品。我們選擇的基準是模糊的,也許僅僅是因為某個品牌更常出現在你無意間觸及到的背景廣告、也許是因為它的價格足夠便宜,卻又不是看起來最廉價的那一個。



  產品標示的判讀仰賴某種初階的營養學專業,它很可能沒那麼困難,但卻足夠麻煩到我們幾乎不會好好地這麼做。另一方面,最醒目的圖片搭配著「僅供參考」的小字。而這諷刺地意味著「我們知道這是假的,但我們想要用這個來吸引你」。


  就像100元的商品總要賣99元、總要先給出一個虛高的建議售價再全年無休地打折,一些商品甚至荒謬地在包裝上就印上了折扣,這不僅僅是商家知道那是假的、消費者知道、商家也知道消費者會知道──「我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騙你,但我們知道你還是會上當」。作為被統計世界中的一份子,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已經上當。


  作為一種比當代演算法更早的演算法,自從有人意識到產品的包裝與商品處於商場動線之相對位置能對銷售量造成可見的影響後,我們的一切消費行為都成為了它們去進一步對此安排的數據。如今的這種玲瑯滿目並非為了讓每一種消費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而是給予我們一種自由的暈眩。讓我們在困惑--以及店家撥放的快節奏音樂--中,更容易掉進各式各樣誘導直覺的消費陷阱。



  而比那些包裝好的商品更加令人暈眩的,是飲品與食物的自定義。二十年前,「我要一杯奶茶」意味著我要一杯奶茶。作為一句點餐的用語,它完整且清晰。但如今,糖度、冰量、要奶精還是鮮奶都成了你應該要說清楚卻沒說清楚的事情,一些時候甚至有不同的茶葉要你決定。


  同時,你必須記得在這間店裡你要的是紅茶拿鐵、那間店裡要的是鮮奶茶、另一家店則是熟成歐蕾。即便在不同的飲料店中,它們各自的甜度和口味都略有差異,但你幾乎總是固定點一種糖度,一方面你記不清了,另一方面,其實你並不那麼在乎。



  這些自定義同樣是在給予我們一種虛假的選擇,以及明目張膽的欺騙。去冰的飲料裡一定還是會有冰塊,一些非常大顆的「小碎冰」。杯子的大小不是小中大、而是中杯、大杯、特大杯。


  那背後的確有一些規格化的理由,但不販售小杯(或有販售但不寫在菜單裡)仍是一種操控消費者的手段,對於更傾向於「一般的、中間的」的鐘型分佈下的多數人,如果選擇是小中大,他會買中杯,但如今,他理所當然地總是買大杯。


  拉麵店也是食物自定義的一個具標誌性的場所,麵的粗細、軟硬、湯的鹹度、濃郁程度都成了消費者必須自己選擇的項目。對於一些「專業拉麵品評者」而言,這樣的選擇或許有益甚至具有文化意涵。但對於一名不具有「專業知識」,不將用餐視為一種需要事先做功課之技藝的人,這種種被拍在我們面前的「自定義選項」,更像是在宣告這個時代的餐飲業者放棄了料理者的尊嚴和責任,將一切關於口味的問題丟給了本就應該比你更不瞭解這些餐點的顧客。



  在小野二郎的壽司店裡,不要說是選擇調味,餐點會有哪些品項、出餐的順序、間隔的時間都是由大廚全權決定。作為一名有追求的廚師,去將餐點的細節交給完全外行的顧客去處理顯然是荒謬且浪費的。


  我們大概不可能要求多數的餐飲業者帶著一種「職人」的態度做生意。但他們應該要至少盡可能地讓自己像是一名專業人士,至少要做出不辱自身專業的行為。


  也許我們不能排除有些店家相信自己能夠在保證足夠美味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顧客自定義。但更多時候,那只是一種瘋狂的時代湧流,去將你的菜單塞滿無意義的字詞、沒多少人想選的(店老闆也不推薦的)選項,或將能想像到的調味方式邏輯地展開。



  我們不過是想要簡單地喝一杯飲料吃一碗麵、聽一首音樂看一段影片。當實踐意義上已經無限多的選項被可預期地拋出之後,糢糢糊糊間,我們輕而易舉地接受了演算法的推送,並讚美當代人類所特有的、透過演算法來更加認識自己的自由。






延伸閱讀:

〈牛背上的老鼠:關於「人造稀缺的邏輯」〉

〈自由與限制的辯證:世界中的人的處境與觀看視角下的選擇〉

〈在「選擇」之前:鑲嵌於處境之中的主體〉

〈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

〈自願的「平庸之惡」:「過剩服從」與「積極的怠惰」〉

〈就算是便利商店,也是特別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7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演算法最可怕的正是:讓人們「以為」自己是有選擇的自由,讓每個抉擇都看似是人們主動決定的,投以更多高度同質性的內容,讓他們對自己的品味信以為真,讓他們投注更多的注意力與時間於該平台,最後商業公司藉以廣告收益,成功從中攫取大筆獲利...
Thumbnail
演算法最可怕的正是:讓人們「以為」自己是有選擇的自由,讓每個抉擇都看似是人們主動決定的,投以更多高度同質性的內容,讓他們對自己的品味信以為真,讓他們投注更多的注意力與時間於該平台,最後商業公司藉以廣告收益,成功從中攫取大筆獲利...
Thumbnail
  就像100元的商品總要賣99元、總要先給出一個虛高的建議售價再全年無休地打折,一些商品甚至荒謬地在包裝上就印上了折扣,這不僅僅是商家知道那是假的、消費者知道、商家也知道消費者會知道──「我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騙你,但我們知道你還是會上當」。作為被統計世界中的一份子,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已經上當。
Thumbnail
  就像100元的商品總要賣99元、總要先給出一個虛高的建議售價再全年無休地打折,一些商品甚至荒謬地在包裝上就印上了折扣,這不僅僅是商家知道那是假的、消費者知道、商家也知道消費者會知道──「我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騙你,但我們知道你還是會上當」。作為被統計世界中的一份子,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已經上當。
Thumbnail
這一篇章或許可說是本書最重要且最經典的一篇,論點切入直接,講述了滿多重要的觀念。 若未看過本書,前七章要挑兩篇讀,我會選第四章透視(觀看與藝術史結合)與本章(觀看與廣告行銷結合)。
Thumbnail
這一篇章或許可說是本書最重要且最經典的一篇,論點切入直接,講述了滿多重要的觀念。 若未看過本書,前七章要挑兩篇讀,我會選第四章透視(觀看與藝術史結合)與本章(觀看與廣告行銷結合)。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時尚穿搭,刺激著消費。時尚可能是一種特定的模仿機制。個體在跟隨時尚的過程中不需要去為自己的品味負責,某種程度上帶來一種滿足和安全感。也許這就是消費社會。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時尚穿搭,刺激著消費。時尚可能是一種特定的模仿機制。個體在跟隨時尚的過程中不需要去為自己的品味負責,某種程度上帶來一種滿足和安全感。也許這就是消費社會。
Thumbnail
我們有選擇要不要接收的自由,但殊不知大多時候,我們選擇的非常雷同。這個自由追求自我的年代中最弔詭的事情,是大家無論吃喝還是3C產品都用的如此雷同,都購買著某種品牌的商品。
Thumbnail
我們有選擇要不要接收的自由,但殊不知大多時候,我們選擇的非常雷同。這個自由追求自我的年代中最弔詭的事情,是大家無論吃喝還是3C產品都用的如此雷同,都購買著某種品牌的商品。
Thumbnail
請試著想想看,隔著螢幕或手機後面,有上千個數據工程師,他們高薪聘請來找出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做法,發展各種實驗讓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專注力、讓你願意交出更多的生活點滴;在這樣龐大的動力下,你真的能夠隻身一人抵擋這些不斷滑進你眼裡的資訊,不被左右思緒嗎?
Thumbnail
請試著想想看,隔著螢幕或手機後面,有上千個數據工程師,他們高薪聘請來找出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做法,發展各種實驗讓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專注力、讓你願意交出更多的生活點滴;在這樣龐大的動力下,你真的能夠隻身一人抵擋這些不斷滑進你眼裡的資訊,不被左右思緒嗎?
Thumbnail
你沒做﹐所以沒人不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同樣的﹐沒人跟你說、教你﹐你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事 上個時代繼柯達、西爾斯 有些品牌銷售賣場也在變化中 這世界沒有永遠的市場與工作 人在變化﹐市場也在變化、交易模式也在變化 遵循的條條框框在型式當中 墨守成規往往都是留在角落中畫圈圈的人 只能提早隨時觀察環
Thumbnail
你沒做﹐所以沒人不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同樣的﹐沒人跟你說、教你﹐你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事 上個時代繼柯達、西爾斯 有些品牌銷售賣場也在變化中 這世界沒有永遠的市場與工作 人在變化﹐市場也在變化、交易模式也在變化 遵循的條條框框在型式當中 墨守成規往往都是留在角落中畫圈圈的人 只能提早隨時觀察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