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46|如何利用簡單的日報讓你的時間管理更精準?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提升生產力的話,要以1日1週1月為單位管理工作,將每日的任務與大的目標結合。」


「每日用一張A4紙,製作「行動紀錄日報」,寫下6個內容:


內容一:今日的日期


內容二:一句話描述今天一天打算怎麼過


內容三:寫下最多六個今日的任務,標上1-6的優先級,以及每個任務的預計使用時長


內容四:留一個可以容納6個列點的空間,紀錄今日的思考與得到的「構思 Idea」


內容五:留另一個「追加的任務」區域,將一天臨時想到的任務紀錄,並且決定「馬上完成」或者「委託他人完成」。


內容六:一句話描述今天過得如何。」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作者 Kei [1,2] 於2024年7月12日出版的「A4・1枚ですべての仕事を可視化する 爆速ノート術 [3]」的第二章的內容,引發我對「日報」的深度思考。


Kei 所介紹的這種日報格式,從一天打算怎麼過,寫下「預定的任務,今天的思考,追加的任務」到最後描述一天過得如何,的確很有一日始終的感覺。


我目前的日報格式,則是以紀錄「知識活動」為主。


我目前使用的知識活動紀錄,是啟發自會計學中的簿記,


希望能追蹤每日產生的知識活動。


目前我每一筆「簿記」,都包含三個元素:


01 知識活動流水號:從1號開始編流水號,紀錄一天進行知識活動的次數


02 知識活動使用時間:紀錄從事該知識活動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更了解各種任務的耗時,也能幫助自己持續往下一個任務前進


03 知識活動的總結:我會紀錄知識活動的產出,共同參與知識活動的人名,以及該次知識活動的關鍵字。


紀錄知識活動這件事,幫助我更具體意識到自己一天有多少時間,


是真的花在思考,創造,寫作等等的知識活動上,


在做週回顧的時候相當實用。


我期待累積了足夠多的知識紀錄活動後,


我可以進一步發展「知識會計學」,


來為自己一週一月一季的知識活動做報表,


也更能夠理解自己的時間具體都花在哪裡。


我想知識會計學會是最終極的時間管理,


管理的盡頭一定都是某種會計學。



Reference

[1] https://dadsecretbase.com/

[2]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OzaoqQlNs1aCHYMz-97XA

[3] https://www.kinokuniya.co.jp/f/dsg-01-9784534061195


raw-image


417會員
1.5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UCLA的博士後研究員,我輔導過許多碩博士生,並且目睹了不同申請者的成功與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我常常被問到:「到底UCLA的統計與資料科學系希望收什麼樣的學生?」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申請成功者往往具備一些共同特質——不僅僅是技術能力強,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將技術與創意結合,提出實際可行
在現代研究中,許多人專注於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然而,真正有深度、有系統的研究,必須從問題的根源出發,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這是一條難走的路,但同時也是通向真正突破與價值創造的關鍵。 ▋解決問題的背後——找到問題的源頭 傳統的研究思維通常圍繞著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無論是技術上
無論是閱讀、學習,還是工作,能夠持續應用所學是成功的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建立一個有效的工作流習慣至關重要。當你希望在某一方面持續精進時,首先要思考如何保持穩定的輸出。 ▋建立輸出的流程 輸出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透過不斷嘗試,逐漸發展出來的。當你開始實踐某個任務時,做一次、兩次,你會發
1. 忽略引用資料來源: - 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寫作時往往沒有特別強調資料來源的重要性,導致許多學生在撰寫論文或報告時,經常會忽略標註資訊的出處。這不僅讓文章缺乏說服力,也讓讀者無法追溯資料來源進一步了解該議題。在國際學術圈中,這種做法可能會被視為不夠嚴謹,甚至可能引發學術倫理問題,影
作為碩博士生,日常生活充滿了閱讀與研究的任務,但寫作其實不僅僅是學術輸出的工具,它更是一種回顧自我、整理思緒的方式。最近,我開始嘗試透過寫讀書紀錄,來加深對英文、日文、中文出版物的理解,這過程中,我發現寫作其實是最好的回憶方式。 ▌我的讀書紀錄工作流:5個步驟 寫讀書紀錄的過程,不僅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文獻管理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課題。許多人習慣依賴各種文獻管理軟體,如Zotero,來整理學術資料。然而,正如吳軍老師在《矽谷來信》中提到的: 1. 「不要以為有了什麼高科技的時間管理工具,就能做更多事情。」 2. 「自己能力有限,就按照有限的能力盡力而為就好。」
作為UCLA的博士後研究員,我輔導過許多碩博士生,並且目睹了不同申請者的成功與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我常常被問到:「到底UCLA的統計與資料科學系希望收什麼樣的學生?」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申請成功者往往具備一些共同特質——不僅僅是技術能力強,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將技術與創意結合,提出實際可行
在現代研究中,許多人專注於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然而,真正有深度、有系統的研究,必須從問題的根源出發,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這是一條難走的路,但同時也是通向真正突破與價值創造的關鍵。 ▋解決問題的背後——找到問題的源頭 傳統的研究思維通常圍繞著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無論是技術上
無論是閱讀、學習,還是工作,能夠持續應用所學是成功的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建立一個有效的工作流習慣至關重要。當你希望在某一方面持續精進時,首先要思考如何保持穩定的輸出。 ▋建立輸出的流程 輸出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透過不斷嘗試,逐漸發展出來的。當你開始實踐某個任務時,做一次、兩次,你會發
1. 忽略引用資料來源: - 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寫作時往往沒有特別強調資料來源的重要性,導致許多學生在撰寫論文或報告時,經常會忽略標註資訊的出處。這不僅讓文章缺乏說服力,也讓讀者無法追溯資料來源進一步了解該議題。在國際學術圈中,這種做法可能會被視為不夠嚴謹,甚至可能引發學術倫理問題,影
作為碩博士生,日常生活充滿了閱讀與研究的任務,但寫作其實不僅僅是學術輸出的工具,它更是一種回顧自我、整理思緒的方式。最近,我開始嘗試透過寫讀書紀錄,來加深對英文、日文、中文出版物的理解,這過程中,我發現寫作其實是最好的回憶方式。 ▌我的讀書紀錄工作流:5個步驟 寫讀書紀錄的過程,不僅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文獻管理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課題。許多人習慣依賴各種文獻管理軟體,如Zotero,來整理學術資料。然而,正如吳軍老師在《矽谷來信》中提到的: 1. 「不要以為有了什麼高科技的時間管理工具,就能做更多事情。」 2. 「自己能力有限,就按照有限的能力盡力而為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之前我會想完成每天寫下的工作目標, 但最近不再堅持完成, 而是把工作目標當作一個啟動的方向, 而具體進展如何, 就用筆記記錄就好, 不用真的每一個都完成。 有記錄的話, 未來要重看重整都有個依據, 有記錄的話, 自己每天的知識產能, 都能夠有很具體的度量。
Thumbnail
採取一年十二週計畫可以讓你採取最有效率的行動,節省許多時間,也更容易達成目標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每天工作開始, 把今天要做的目標寫下來, 形成自己對一天的掌控感, 真的好處多多。 而如何規畫每天的任務呢? 只有一個方法讓我使用了10年, 就是「135工作法」。 135工作法是規畫當日要做的1件大事, 3件中事,以及5件小事。 在2024年5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一年十二個月的年度計劃太難執行 那來試試看十二週計畫吧 🌟聚焦於能實現目標的最少關鍵行動上 🌟如果不能掌握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安排時間塊 🌟最強大的願景能滿足你的個人抱負,並與你的事業理想保持一致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之前我會想完成每天寫下的工作目標, 但最近不再堅持完成, 而是把工作目標當作一個啟動的方向, 而具體進展如何, 就用筆記記錄就好, 不用真的每一個都完成。 有記錄的話, 未來要重看重整都有個依據, 有記錄的話, 自己每天的知識產能, 都能夠有很具體的度量。
Thumbnail
採取一年十二週計畫可以讓你採取最有效率的行動,節省許多時間,也更容易達成目標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每天工作開始, 把今天要做的目標寫下來, 形成自己對一天的掌控感, 真的好處多多。 而如何規畫每天的任務呢? 只有一個方法讓我使用了10年, 就是「135工作法」。 135工作法是規畫當日要做的1件大事, 3件中事,以及5件小事。 在2024年5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一年十二個月的年度計劃太難執行 那來試試看十二週計畫吧 🌟聚焦於能實現目標的最少關鍵行動上 🌟如果不能掌握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安排時間塊 🌟最強大的願景能滿足你的個人抱負,並與你的事業理想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