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ptive Cards 進階應用|點餐統計不用自己來,自動化搜集回應省時又省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是否曾經是幫同事訂便當飲料的苦主?在私訊問完同事們的餐點後,還得人工整理;或者直接給大家 Excel 表填寫,又擔心有人不小心刪改到別人的內容。最後總是有人抱怨訂錯餐點,讓你在心裡暗暗發誓:「下次絕對不要再接這種差事」...


別擔心,今天這篇文章就用「訂餐統計」這個例子,教大家如何用 Adaptive Cards 加上 Power Automate 自動化地蒐集大家的點餐並更新到 Excel 表中,省去你手動整理的麻煩,操作簡單輕鬆。


Adaptive Cards 小複習

先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 Adaptive Cards 是什麼樣的工具,並且教大家如何利用 Adaptive Cards Designer 設計自己客製化的卡片並透過 Teams 發送給同事。如果你還沒看過之前的文章,可以先補充一下基本概念:Teams 也能發卡片?試試 Adaptive Cards 讓訊息更吸睛


現在,讓我們來一步步來看 Adaptive Cards 與 Power Automate 如何實際結合應用以完成這次的「訂餐統計」。


前置作業:建立一個 Excel 統計表格

我們需要先在 Excel 中建立一個表格,用來記錄需要詢問的對象以及點餐資訊。表格的第一欄是同事們的 Email,接下來的欄位可以是主餐、飲料等。

💡小提示:為了方便後續使用自動化流程,記得將 Excel 儲存在 OneDrive 上哦
raw-image


Step 1:設計客製化的卡片

進入 Adaptive Cards Designer 設計一張發給同事的客製化卡片,首先需要新增一個新的空白卡片、發送渠道設為 Microsoft Teams、版本選擇 1.4。

raw-image


接著就可以透過左側的工具列,將需要的元素拖拉進空白的畫布中,例如 TextBlock 可以輸入說明文字、Input.ChoiceSet 可以設定主餐跟飲料的選項、ActionSet 設為 Submit 讓使用者送出回應。

raw-image


點擊主餐跟飲料的選單時,會看到右側有一些屬性需要設定。其中最重要的 Id 欄位要記得設為 MainDishes 及 Drinks,因為在後續的流程中會需要用此 Id 來獲取使用者選擇的結果。另外像是否必填 (Required)、選項內容 (Choices) 等都可以自由設置。

raw-image


完成卡片設計後,只要將下方自動產生的代碼全選複製起來並暫時存在記事本,待會就可以用在 Power Automate 中囉。

raw-image


Step 2:建立 Power Automate 自動化流程

開啟 Power Automate,建立一個即時雲端流程,命名為「餐點統計」並將觸發方式設為「手動觸發流程」。

💡小提示:要有 Microsoft 365 訂閱的公司帳號才能使用 Power Automate 功能
raw-image


Step 3:讀取 Excel 中要寄送的對象

流程的一開始需要先知道哪些人需要寄發卡片,因此首先新增「列出表格中的列」的動作,用來讀取餐點統計 Excel 表,只需依照 Excel 檔案存放的位置進行設定即可。

raw-image


Step 4:寄送卡片到 Teams

新增一個「編輯」動作,將稍早存在記事本中的卡片程式碼貼上,以便在後續的動作中運用。

raw-image


終於進行到發送卡片的環節,這邊要選的是「張貼調適型卡片並等候回覆」動作,將訊息內容放上前一步「編輯」動作中的輸出結果,接收者 (Recipient) 則是放上 Excel 中的 Email 欄位。如此一來,流程就會自動產生 For each 迴圈,將 Excel 中的所有同事都一一寄發 Teams 訊息。

💡小提示:將動名稱重新命名為「SendCards」,以方便後續截取此動作的回應結果。
raw-image


別忘了在 For each 的設定頁面中將 Concurrency control 開啟,這樣流程才會同時將卡片發給所有人,否則就會等前面的人回應之後才會寄給下一個人。而 Degree of parallelism 表示一次會同步執行幾個項目,因此如果有比較多人要發也要記得把數值調高一點。

raw-image


Step 5:更新卡片回應到 Excel

最後,我們要將同事的回應更新到 Excel 中,用到的是「更新列」動作。與先前相同根據 Excel 檔案存放的位置進行設定,並且用 Email 欄位進行對照以更新到正確同事。

raw-image


而在進階參數中,我們要將卡片的回應結果更新到「主餐」及「飲料」欄位,需要用到運算式來抓到前面 SendCards 動作中的回應資料,撰寫方式可以參考下方程式碼。發現了嗎?裡面的 MainDishes, Drinks 便是一開始設計卡片時主餐跟飲料選單所定義的 Id。

//主餐欄位
body('SendCards')?['data']?['MainDishes']
//飲料欄位
body('SendCards')?['data']?['Drinks']
raw-image


大功告成!

恭喜你,設計了一個簡易的卡片來蒐集大家的餐點內容,再也不會為了統整資料搞到懷疑人生。來看看流程的執行效果如何:

  • 啟動流程後,同事們在 Teams 中收到的訊息如下圖,可以用選單挑選主餐跟飲料並按下送出。
raw-image


  • 同事們送出後,餐點統計表會自動更新如下圖
raw-image

結語

透過以上步驟,你已經成功學會了如何使用 Adaptive Cards 與 Power Automate 來自動化點餐統計的流程。這個範例不僅可以應用在訂餐,還可以擴展到其他需要收集資訊的場景,例如活動報名、問卷調查等。


Adaptive Cards 讓訊息更生動有趣,而 Power Automate 讓工作流程自動化、無縫銜接。趕快試試這些工具,讓你的工作效率更上一層樓吧!


這些功能雖然簡單,卻是我們創造自動化流程的基石,
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哪些 Excel 相關功能,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這次的分享到此告一段落,想了解更多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RPA 軟體功能介紹及實務應用案例,也歡迎追蹤 RPAI 數位優化器的社群和我們交流互動,我們下次見!
🚀 Instagram:RPAI 數位優化器
🚀 臉書粉絲專頁:RPAI 數位優化器
🚀 RPA入門課程:零基礎快速學習RPA-利用 UiPath 建構自動化機器人程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PAI 數位優化器
172會員
135內容數
我們是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結合「人工智慧(AI)」為主題的中文學習社群,旨在分享 RPA + AI 的學習資源、應用實例和最新發展趨勢,讓工作者透過自動化工具的有效應用,創造數位優化與轉型契機,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RPAI 數位優化器的其他內容
2025/01/30
在所有自動化流程、程式語言開發中,條件判斷無所不在。因為判斷式可以說是是人類大腦思考邏輯的基礎,一天當中的大大小小的決策都隱含著判斷式的身影。延續先前報修申請的例子,我們建立了一個只要有人填寫報修申請表,負責人就會收到通知的自動化流程。如果實際運作的模式是根據不同的報修種類,通知不同的負責人呢?
Thumbnail
2025/01/30
在所有自動化流程、程式語言開發中,條件判斷無所不在。因為判斷式可以說是是人類大腦思考邏輯的基礎,一天當中的大大小小的決策都隱含著判斷式的身影。延續先前報修申請的例子,我們建立了一個只要有人填寫報修申請表,負責人就會收到通知的自動化流程。如果實際運作的模式是根據不同的報修種類,通知不同的負責人呢?
Thumbnail
2024/12/26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為什麼 SharePoint List 比起 Excel 是更好的資料管理工具,其中「SharePoint List 能夠靈活串接自動化工具」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使用資料庫的目的並不是單純想要儲存資料而不使用它,而是希望打造一個順暢的工作流程讓我們執行業務發揮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2024/12/26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為什麼 SharePoint List 比起 Excel 是更好的資料管理工具,其中「SharePoint List 能夠靈活串接自動化工具」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使用資料庫的目的並不是單純想要儲存資料而不使用它,而是希望打造一個順暢的工作流程讓我們執行業務發揮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2024/11/26
我們常在工作上看到一份份滿是數據的 Excel 檔案,它們承載著公司內外的重要資料,甚至被用來處理訂單、紀錄員工業績、或是管理專案進度。但你是否想過:Excel 真的是處理這些工作的最佳工具嗎? 實際上 Microsoft 有一個工具在數據管理比 Excel 更可靠方便,那就是 SharePoin
Thumbnail
2024/11/26
我們常在工作上看到一份份滿是數據的 Excel 檔案,它們承載著公司內外的重要資料,甚至被用來處理訂單、紀錄員工業績、或是管理專案進度。但你是否想過:Excel 真的是處理這些工作的最佳工具嗎? 實際上 Microsoft 有一個工具在數據管理比 Excel 更可靠方便,那就是 SharePoin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開始導入生產流程ERP系統與請購流程後,希望讓資訊透明、大家更輕鬆有效率的工作,但意外地卻聽到越來越多抱怨的聲音。 某天下班前,幾位同事們正在茶水間輕聲說著: 「以前只要一通電話就解決的事,現在要填好幾張單,這真的有效率嗎?」 對於變動的工作模式,同事們感到陌生與抗拒,但21天的養成習慣可以很
Thumbnail
當開始導入生產流程ERP系統與請購流程後,希望讓資訊透明、大家更輕鬆有效率的工作,但意外地卻聽到越來越多抱怨的聲音。 某天下班前,幾位同事們正在茶水間輕聲說著: 「以前只要一通電話就解決的事,現在要填好幾張單,這真的有效率嗎?」 對於變動的工作模式,同事們感到陌生與抗拒,但21天的養成習慣可以很
Thumbnail
我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兼職人員,每週不定期地會有些訊息需要提醒,像是近期公司的新政策、近期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等等。公司除了重要的信件會全體發送之外,剩下個別的狀況通常都是由我們自行佈達給兼職人員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兼職人員,但為了方便即時支援與回覆,公司把所有兼職人員,全部加到同一個 Line
Thumbnail
我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兼職人員,每週不定期地會有些訊息需要提醒,像是近期公司的新政策、近期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等等。公司除了重要的信件會全體發送之外,剩下個別的狀況通常都是由我們自行佈達給兼職人員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兼職人員,但為了方便即時支援與回覆,公司把所有兼職人員,全部加到同一個 Line
Thumbnail
不是才開工上班幾天而已,公司就一堆令人傻眼的事!關於我們客服部門,我常常都覺得是一大奇觀。 還記得天兵客服嗎?她的天兵症狀已經超越我的想像,可能更進一級了。在某天下午,她在回應客戶時:「我想這是有問題,應該要把資料拷貝一份回來查,因為HR的程式部份可能有改過某些程式,對對,好的,還有問題嗎?沒有,好
Thumbnail
不是才開工上班幾天而已,公司就一堆令人傻眼的事!關於我們客服部門,我常常都覺得是一大奇觀。 還記得天兵客服嗎?她的天兵症狀已經超越我的想像,可能更進一級了。在某天下午,她在回應客戶時:「我想這是有問題,應該要把資料拷貝一份回來查,因為HR的程式部份可能有改過某些程式,對對,好的,還有問題嗎?沒有,好
Thumbnail
大家請建議如何改善系統流程 VS 系統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不要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VS 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我們要為客戶著想 VS 不要老是站在客戶那邊。 產品好價格沒有競爭力是不行的 VS 我們一定能找到願意買好產品的客人。 要多跟客戶交流 VS 為什麼跟客人講電話講這麼久。 可以有更有效率的做
Thumbnail
大家請建議如何改善系統流程 VS 系統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不要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VS 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我們要為客戶著想 VS 不要老是站在客戶那邊。 產品好價格沒有競爭力是不行的 VS 我們一定能找到願意買好產品的客人。 要多跟客戶交流 VS 為什麼跟客人講電話講這麼久。 可以有更有效率的做
Thumbnail
唉!這陣子我太常在公司嘆氣,我無法要求別人一定要進步,但每個人的職位就要做好該職位的工作內容,不是嗎? 有些人並不是這樣子想,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是應該的,其實大家都是在工作賺錢,想想你的職位是什麼,該做就要做,不是應該的嗎? 客服工作不就是要熟悉系統,去了解客戶的問題點在哪,進而回答客戶的問題,這不
Thumbnail
唉!這陣子我太常在公司嘆氣,我無法要求別人一定要進步,但每個人的職位就要做好該職位的工作內容,不是嗎? 有些人並不是這樣子想,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是應該的,其實大家都是在工作賺錢,想想你的職位是什麼,該做就要做,不是應該的嗎? 客服工作不就是要熟悉系統,去了解客戶的問題點在哪,進而回答客戶的問題,這不
Thumbnail
在職場你是否曾經遇到本來是個小問題, 但恩為沒有及時處理, 最後變成大麻煩? 那麼是誰該負責提出問題? 又是誰該負責解決問題? 如果你發現了, 你會勇敢舉手說出來嗎? 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及我們當時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在職場你是否曾經遇到本來是個小問題, 但恩為沒有及時處理, 最後變成大麻煩? 那麼是誰該負責提出問題? 又是誰該負責解決問題? 如果你發現了, 你會勇敢舉手說出來嗎? 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及我們當時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溝通本是一門學問,職場溝通亦是如此。我們無法要求別人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但所有溝通都可被引導,以達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溝通方式。所謂溝通不良,就是我覺得你知道我在想什麽,但實際上,若你沒有正確表達,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知道你在想什麽。
Thumbnail
溝通本是一門學問,職場溝通亦是如此。我們無法要求別人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但所有溝通都可被引導,以達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溝通方式。所謂溝通不良,就是我覺得你知道我在想什麽,但實際上,若你沒有正確表達,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知道你在想什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