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追求夢想和設立目標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那就是過度專注於最終的目標,而忽略了真正能讓我們前進的具體行為。
當我們設定了一個遠大的目標時,很容易就會產生一種「成就的錯覺」。這種錯覺就像是我們腦中提前為自己打了分,彷彿立下一個目標就是完成了一半。
事實上這種心理上的預期滿足感,通常被稱為『計畫者的錯誤』或『預期滿足感』,讓我們感覺良好,但同時也可能讓我們陷入停滯。因為在感覺上,好像已經完成了某部分,但實際上卻什麼都還沒開始做。
這類錯覺常見於目標設定後,讓我們誤以為已經做出了實質進展,進而降低了真正行動的動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新年初訂下目標後,經過幾個月後仍然毫無進展的原因。
以「新年新目標」為例,這些目標往往非常遠大,例如「一年後我想存下一筆巨額存款」「我想在三年後瘦身20公斤」。有遠期目標並沒有錯,但如果缺乏具體的近期行動計畫,我們只是盯著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卻完全不知道要如何邁出第一步。
結果就是,半年後我們心想「好像還行,現在開始也來得及」,剩三個月的時候又覺得「能做多少做多少吧」,當一年即將結束時,我們開始感嘆「今年太忙了,明年再試試吧」。這樣的狀況並不罕見,很多人都是在看著遠大目標時,享受了一種虛假的成就感,卻沒有真正踏實的行動。
那要如何有效地達成目標呢?
其實很簡單,專注於能控制的行為,而非不可控制的目標。
目標是我們行動的指南針,它告訴我們要走向哪裡,但這個目標的達成往往受到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大部分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的。
與其浪費時間擔心那些不可控的部分,不如專注於自己可以每天執行的行為。這裡可以引用行為經濟學中的「行為追蹤」概念,強調追蹤日常行為如何能有效改變個人理財習慣,並增強我們專注行為所帶來的成效。比方說定期記錄每日的支出和收入,能有效提升對理財的自覺,進而促進儲蓄計畫的達成。
如果我們想要在一年後存下一筆錢,真正需要做的並不是每天盯著銀行帳戶的數字,而是專注於如何節省開支、制定儲蓄計劃、甚至找尋額外的收入來源。
同樣地,如果目標是減重,與其盯著體重計上的數字,不如專注於每天的飲食選擇和運動習慣。這些具體的行為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正是這些行為的累積,最終引導我們達成目標。
這種行為導向的思維方式,幫助我們避免了那種因為一時看不到目標的成效就失去動力的狀況。以減肥來說,如果我們只關心體重的變化而忽略飲食和運動的累積,體重的起伏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但如果更在意今天是否完成了運動計劃,是否選擇了健康的飲食,即使體重暫時沒有變化,我們也能感受到進步和成就。
在行為導向策略中,拆解目標並設定短期行動計畫是非常重要的。與其單單設立一個一年、三年後的遠大目標,我們需要把這個目標分成許多小塊,形成短期可達成的計畫,這樣不僅讓目標變得更為具體可行,也能避免「只看遠景不知如何行動」的困境。
年度目標像是學會某種語言,短期計畫可能就是每天學習30分鐘,或者每週學習10個新單字。這些短期行動能讓我們感受到每天的進步,並保持動力。
短期計畫的好處還在於它的彈性。如果遇到無法預測的狀況,短期計畫可以隨時調整,而不是完全打亂整體進度。
這種短期目標的制定有助於降低對不可控因素的焦慮,讓我們對每一次的行動都有明確的感受。拆解目標並制定小步驟的行動計畫,可以顯著提升目標的達成率。目標的達成往往是一點一滴累積的結果,當每個小行動都在為目標添磚加瓦時,最終的成果自然就能水到渠成。根據小步驟達成理論,拆解目標能讓人對進展有更好的掌握,並且每次完成小目標時會釋放多巴胺,進一步提升整體動力,形成正向循環。
在設定好目標和計畫之後,我們要認知到很多事情其實是不可控的,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目標的實現往往受到外在的許多影響,比如其他人的反應、外界的支持,甚至一些偶發事件,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能預料和控制的。重點應該放在自己每天的行動上,確保自己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把注意力放在「今天能完成什麼」「這週能完成什麼」上,而不是焦慮於「如果目標沒達成怎麼辦」以及「我今年或最後要達成什麼」,這樣的心態轉變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和專注度。行為導向的思維讓我們保持清晰的心態,減少對不可控事物的過度擔憂,進而更加專心在當下的行動。
職場中,這種思維方式同樣適用。如果想要在五年內升職到某個位階,這個目標的達成並不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還受到公司政策、上司評價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但如果把目標拆解成短期行動——如提升工作技能、完成額外專案、增進人際關係,這些行動是我們能夠控制的,並且能自然地一步步幫助我們接近最終目標。
為什麼專注於短期行動而非最終目標會更有效?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我們對於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信心程度。
自我效能感對於個人行為的選擇、努力程度及堅持力有著顯著的影響。當我們對自己能夠完成某項任務有更高的信心時,我們更有可能開始行動,並且在遇到困難時展現出更高的堅持度。
當我們設定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時,往往會覺得過於困難,這種感覺會降低我們的自我效能感。然而,短期行動則不同,因為它們更加具體且可行,因此完成這些小步驟後,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會不斷提升,進而提高整體動力。
當人們對某項任務的信心提高後,他們更有可能持續努力並保持耐心。這也是為什麼專注於「今天做什麼」能帶來持久的動力。當我們完成每一個短期計畫時,我們的自信心隨之增加,逐步堆疊成達成長期目標的動力。
很多人設立目標後便陷入一種「已經做了什麼」的錯覺,這種錯覺來自於目標本身帶來的滿足感,但如果只停留在「設定目標」的階段,我們很容易失去持續前進的動力。
這裡我們不妨回到一上面提的生活中的例子:就像每年初,我們總會充滿激情地列出新年目標,認為只要列出清單,自己就已經進了一大步,但實際上沒有行動的目標不過是美麗的錯覺。
與其只是設立大而遠的目標,我們應該專注於每天能夠完成的小行動,並把每個行動當作成就的來源。這裡可以引入「行為強化理論」的觀點,強調透過每日的回饋機制,能有效地打破成就錯覺。像每次完成一項小行動後,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無論是內心的肯定還是一杯喜愛的飲料,這些正向回饋都有助於強化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執行下一步。
這樣的過程能幫助我們保持對目標的熱情,當每一天的行為都有回饋和進展時,我們便不再只是看著目標遙不可及,而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進步。
即便最終的目標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成,我們也能在這些小進步中持續保持動力,而不會在半途而廢。這樣的行為累積能幫助我們克服那種「已經做了什麼」的錯覺,讓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充實和前進的力量。
要真正達成目標,我們需要將每日的行為轉變為自然而然的習慣。根據習慣養成的理論,習慣是通過不斷重複來強化的,並且需要「提示、行為和回報」的循環。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的目標是每天早起運動,那麼提示可能是鬧鐘響起,行為是起床並進行運動,而回報則是運動後的愉悅感或是喝上一杯喜愛的飲料。
將行為變成習慣,能大大提高我們達成目標的概率,因為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不再需要耗費額外的意志力。
有一個普遍流傳的概念叫『21天習慣養成』,這個觀點最初來自於醫生Maxwell Maltz在1960年代的觀察,他認為人們需要大約21天的時間來適應新習慣。
當然這個觀點在心理學上仍然存在一定爭議。習慣的養成時間因人而異。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平均可能需要66天,這取決於個人特質、行為的複雜性以及環境因素等。
我們應該用更靈活的心態來看待習慣養成的過程,而不應局限於某個固定的時間點。當運動、學習或是儲蓄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後,我們就不必再花力氣說服自己去做,而是自然而然地每天行動,最終目標也因此水到渠成。
羊羹學堂每天分享我多年來在投資理財、健康生活與學習力領域的實戰經驗與學習精華,這些內容不僅是我個人研究的成果,更是實際應用後的心得。這些知識與見解在其他地方難以獲得,讓這三個人生重要領域中走得更穩更遠。
課堂付費文章都會開放試閱,是希望能充分了解內容是否適合自己。也歡迎直接Follow「迷途的羊羹」沙龍,以獲取最新文章通知,不錯過任何精華內容。
訂閱羊羹學堂,不僅能夠解鎖獨家文章的閱讀限制,還能享有深入的專屬會員討論,與志同道合的成員共同探討、成長。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對您長期成長的有力投資。
隨著內容與資源的增多,未來訂閱費用可能調整。但只要現在加入,將永久鎖定當前優惠價格,並享有所有會員專屬福利。
期待您成為羊羹學堂的一員,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道路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