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也談我的內耗經驗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浮生漫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所謂內耗,大半指的是內心衝突或壓力而引發的精神消耗,常見的因素有以下幾個:自我期望過高、過度反思、缺乏自信或沒安全感、承受不住環境和人際關係的壓力、缺乏自我照護。

我成長在一個貧困之家,沒有兄弟,但是擁有四個妹妹。從青少年開始,我就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孤獨。19歲來到台中市讀大學,自此往返台北老家,都是來去匆匆;與家人的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離。

在實踐自我的過程中,主要得力於自我努力與師長貴人的提携。於是,選擇的危疑,奮鬥的艱辛,失敗的痛苦,成功的喜悅,都是我獨自承受與品嚐。

大學時代自我期望就很高,尤其在返回母系擔任助教之後, 我給自己設定的理想是:一定要當上大學教授;若不能達成這個目標,我會覺得終身遺憾。我懷著「追求完美」的態度,二十多年不顧一切地朝這個目標努力,曾經辜負很多人的感情,也讓妻子兒子們很辛苦,後來雖然達到人生目標,已消耗大量的精神,失去很多親友關係,對自己的成就,也沒了喜悅。

我也有過度反思的習慣。慣於對過去某些不當的決策或差誤的行為,總是反覆檢討,從而陷入衹有自己知悉的精神內耗。這種過度的「反芻思維」,使自己難以放過他人的批評,也對互動的人們造成壓力,我表面很好相處,却深刻知悉自己其實相當龜毛。

我還缺乏自信。當我拿到博士學位,我竟然沒信心繼續做研究。就連實際開展許多研究計畫之後,還在懷疑自己的學術論文究竟有無價值;這種可笑的的自我否定,使自己陷入情緒低落,進而影響心理健康。直到承受一位學界長者的関切和謬賞,我才重建自己的學術信心。

我的職業生涯看似單純,却也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與同事、家人或伴侶間的矛盾,都會加重心理負擔。特別是我和前妻性格差異極大,吵吵鬧鬧二十年,始終難以找到紓解方式,最後離婚收場,這些都成為我精神內耗的一部分。

我長期忽視自己的身心需求,不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身心靈極大的負擔。長期缺乏休息、沒有愛好或真正的興趣來充實生活。直到我2009年年底再婚,和一個「真正對的人相伴」,我痛定思痛,才真正大幅修改人生態度。

在今年10月下旬,我在一個英文網站Tangled發表再婚15週年紀念,有感而發,向妻子表白一段衷心的感謝:

My love, we have been walking hand in hand on the road of life for fifteen years. Thank you for being so tolerant of me, encouraging me, and loving me so completely.

(吾愛,十五年了,在人生路上攜手同行。 謝謝妳如此容忍我、鼓勵我、全心全意地愛我。)

相關連結:https://tangled.com/c/b8ad3bae3b57d63ea101f3138628b3fcabe1179c4

深知精神內耗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心理困擾,這十五年來,我重新學習,尋求適合的方法來減少自己的身心壓力;我改變思維,忘懷得失;我改變宗教信仰,重拾禿筆,展開平台寫作,就這樣一點一滴挪去了自己添加的心理壓力,也解銷了精神內耗,重新獲得心靈的自由。


Copilot生成

Copilot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5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5/06
看了一支令人振奮的影片——《從今天到4000年:太空旅行與太空船的未來》。短短20分鐘,勾勒出人類從現在到未來4000年的太空之路。 卡爾·薩根曾說過:「從長遠來看,每個行星文明都將面臨太空撞擊的威脅,因此每個倖存的文明都有義務進行太空探索。」
Thumbnail
2025/05/06
看了一支令人振奮的影片——《從今天到4000年:太空旅行與太空船的未來》。短短20分鐘,勾勒出人類從現在到未來4000年的太空之路。 卡爾·薩根曾說過:「從長遠來看,每個行星文明都將面臨太空撞擊的威脅,因此每個倖存的文明都有義務進行太空探索。」
Thumbnail
2025/05/05
和老媽合影的相片其實不太多,因為老媽出生於民國20年,是上個世代的人,對攝影有畏懼,當然也很不喜歡拍照。我倒是習於使用攝影記錄生活,5年前,曾半哄半騙地搶拍,留下她90歲高齡的相片。製作成這張併貼,當然用三星手機的美肌效果,顯得容光煥發,而且十分逗趣。
Thumbnail
2025/05/05
和老媽合影的相片其實不太多,因為老媽出生於民國20年,是上個世代的人,對攝影有畏懼,當然也很不喜歡拍照。我倒是習於使用攝影記錄生活,5年前,曾半哄半騙地搶拍,留下她90歲高齡的相片。製作成這張併貼,當然用三星手機的美肌效果,顯得容光煥發,而且十分逗趣。
Thumbnail
2025/05/04
自由,如同空氣,無形無影,人們往往在順遂時忽略它的存在,唯有當窒息感來襲,才驚覺它的珍貴。2025年的台灣,因著一場針對國民黨籍立委的「大罷免」公民運動,掀起了一股保衛自由的浪潮。這場奮起的運動,不僅僅是對特定立委的不滿,更是一場民主自由的深刻覺醒與堅定守護。
Thumbnail
2025/05/04
自由,如同空氣,無形無影,人們往往在順遂時忽略它的存在,唯有當窒息感來襲,才驚覺它的珍貴。2025年的台灣,因著一場針對國民黨籍立委的「大罷免」公民運動,掀起了一股保衛自由的浪潮。這場奮起的運動,不僅僅是對特定立委的不滿,更是一場民主自由的深刻覺醒與堅定守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曾經經歷排擠的人可能會面臨多種心理創傷或精神健康問題,具體的影響因個體差異而異。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的創傷或精神疾患 …….社交焦慮症、失眠、低自尊 等等
Thumbnail
曾經經歷排擠的人可能會面臨多種心理創傷或精神健康問題,具體的影響因個體差異而異。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的創傷或精神疾患 …….社交焦慮症、失眠、低自尊 等等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