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是租了身體這棟 [房子], 不是擁有它。阿姜查語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假如身體真的屬於我們的話,它就會聽從我們的命令。如果我們說:[不能老] 或 [我禁 止你生病] 它會聽從我們嗎?不會的,它不聽從任何警告。我們只是租了這棟 [房子], 不是擁有它。如果我們認為它屬於我們的,當我們必須捨棄它時,就會痛苦。但事實上, 並沒有一個恒常自我的東西存在,沒有任何我們可以把持而不會變遷或堅固的東西。

raw-image


生與死


1.我們的生和死是同一件事,不能有此而無彼。可笑的是,面對死亡,人們是如何的傷心悲痛,對於出生卻是何等歡欣快樂,這是愚癡的。我認為,如果你真的要哭,最好是在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哭,為根源而哭,因為,如果沒有生,就不會有死,這點你能瞭解嗎?

2.我們是為什麼而生的?我們是為了不要再生而生。

3.當一個人不瞭解「死」時,生活會非常煩惱。

4.佛陀告訴他的弟子阿難要徹見無常,要在每一次的呼吸中看見「死」。我們必須認識「死」,為了「生」,我們必須「死」。這是什麼意思呢?去「死」,是去結束所有的疑惑和疑問,然後住於當下,與當下的真理同在。你絕不能明天才死,必須現在就死,你辦到嗎?如果你辦得到的話,你會認識無疑的平靜。

raw-image


5.死,是緊緊地挨著呼吸的。

6.「覺知者」清楚地知道,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不是牢固的。因此,這位「覺知者」是 不會快樂或悲傷的,因為,它不會去追逐遷變的因緣。想要快樂,就是想要「生」,要沮 喪,就是要「死」。「死」了之後我們又再次「生」;「生」了之後,我們又再次「死」。這 個從此剎那到下一個剎那的「生」與「死」,就是無止盡的輪迴。

佛陀要我們去接觸「法」,可是,人們卻只接觸到文字、書籍和經典。這只是接觸到[關 於]法的,而不是接觸到我們的偉大導師所教的「真實」的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聞覺本心的沙龍
39會員
160內容數
這裡會分享在生活中不論是情緒,病痛的出現,都可以藉由芬香療法的各種植物分子得到在生理與心理上的輔助。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帶給我們的其實是不同程度的痛苦,這是一個芳療師多年的案例與實務面分享,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朋友們。內容會提供更多臨床與專業資料,也可以直接使用配方去參考。
聞覺本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真正的援助是甚麼? 任何人都可以出去捐贈衣服和釘帳篷,可是,有多少人可以來森林裡打坐,來認識他們自己的心呢? 只要我們仍不知該如何給人類的心「穿衣」和「喂食」一天,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永遠會有難民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2/04
真正的援助是甚麼? 任何人都可以出去捐贈衣服和釘帳篷,可是,有多少人可以來森林裡打坐,來認識他們自己的心呢? 只要我們仍不知該如何給人類的心「穿衣」和「喂食」一天,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永遠會有難民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1/18
保護心的工具就是覺知的練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情緒和壓力所牽動,讓內心變得浮躁與不安。而覺知正是讓我們能夠回到當下,讓心靈保持清明的力量。透過深刻的自我觀察,我們學會不被外界所左右,能夠從內心去辨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遠離焦慮、憤怒和恐懼,讓內心保
Thumbnail
2025/01/18
保護心的工具就是覺知的練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情緒和壓力所牽動,讓內心變得浮躁與不安。而覺知正是讓我們能夠回到當下,讓心靈保持清明的力量。透過深刻的自我觀察,我們學會不被外界所左右,能夠從內心去辨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遠離焦慮、憤怒和恐懼,讓內心保
Thumbnail
2024/12/25
憑什麽我們要一直在苦堆裡茍延殘喘呢? 憑什麽我們只能得到一丁點的快樂呢? 我們是自由的,有主動選擇權。 不斷去訓練,生命與心靈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會明白自己是有父有母的孩子,而不是無助的孤兒,不是迷途的羔羊。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u Pramote Pamojjo)
Thumbnail
2024/12/25
憑什麽我們要一直在苦堆裡茍延殘喘呢? 憑什麽我們只能得到一丁點的快樂呢? 我們是自由的,有主動選擇權。 不斷去訓練,生命與心靈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會明白自己是有父有母的孩子,而不是無助的孤兒,不是迷途的羔羊。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u Pramote Pamojj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假如身體真的屬於我們的話,它就會聽從我們的命令。如果我們說:[不能老] 或 [我禁 止你生病] 它會聽從我們嗎?不會的,它不聽從任何警告。我們只是租了這棟 [房子], 不是擁有它。如果我們認為它屬於我們的,當我們必須捨棄它時,就會痛苦。但事實上, 並沒有一個恒常自我的東西存在
Thumbnail
假如身體真的屬於我們的話,它就會聽從我們的命令。如果我們說:[不能老] 或 [我禁 止你生病] 它會聽從我們嗎?不會的,它不聽從任何警告。我們只是租了這棟 [房子], 不是擁有它。如果我們認為它屬於我們的,當我們必須捨棄它時,就會痛苦。但事實上, 並沒有一個恒常自我的東西存在
Thumbnail
我們都是從有意識的靈魂,進入到無意識的身體,再從無意識的身體,經過歷練跟各種課題,到有意識的狀態,最後才離開甚至提昇層次 這個前提是,在這一世中「有意識」去修練課題,如果沒有就等於沒做功課,下一世繼續靈魂的修練 (by E琳小屋 Elaine老師的關係課)
Thumbnail
我們都是從有意識的靈魂,進入到無意識的身體,再從無意識的身體,經過歷練跟各種課題,到有意識的狀態,最後才離開甚至提昇層次 這個前提是,在這一世中「有意識」去修練課題,如果沒有就等於沒做功課,下一世繼續靈魂的修練 (by E琳小屋 Elaine老師的關係課)
Thumbnail
在開始寫這章之前  我的腦中一直縈繞著這句話:我不是我  當我們費盡苦心努力從他人那邊獲取一些東西時   若直到最後才發現我不是我 你也不是你  這種想法會不會讓人混亂? 其實不會!   因為若我不是我 若你不是你  那世界所有的紛爭都能解決  努力得到的一切也不屬於任何人 因為
Thumbnail
在開始寫這章之前  我的腦中一直縈繞著這句話:我不是我  當我們費盡苦心努力從他人那邊獲取一些東西時   若直到最後才發現我不是我 你也不是你  這種想法會不會讓人混亂? 其實不會!   因為若我不是我 若你不是你  那世界所有的紛爭都能解決  努力得到的一切也不屬於任何人 因為
Thumbnail
一個房間租了, 下個月,每個月,即使某個月 不再有下個月— 卻總是很肯定。對於 收取的,得到的,付出的。 心租了一個位子給人 就不是這樣: 付出是肯定的,但 其他都不一定; 房客離開還能要求 還原房間最初的樣態, 心若是空,恐怕 連空都是空的。再也回不去 也不知道什麼時
Thumbnail
一個房間租了, 下個月,每個月,即使某個月 不再有下個月— 卻總是很肯定。對於 收取的,得到的,付出的。 心租了一個位子給人 就不是這樣: 付出是肯定的,但 其他都不一定; 房客離開還能要求 還原房間最初的樣態, 心若是空,恐怕 連空都是空的。再也回不去 也不知道什麼時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 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 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 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良因曰: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 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 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 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良因曰:
Thumbnail
這段照顧確診者的日子裡,彷彿遁入一幢和既有時空區隔開來的玻璃屋,看得見世界持續地運轉,面對自己所處的場域,卻像開啟了一封封副本。⠀⠀⠀⠀⠀⠀
Thumbnail
這段照顧確診者的日子裡,彷彿遁入一幢和既有時空區隔開來的玻璃屋,看得見世界持續地運轉,面對自己所處的場域,卻像開啟了一封封副本。⠀⠀⠀⠀⠀⠀
Thumbnail
在我們的社會,與自己的身體保持親密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自然,大多數的時候,把身體當成機器來使用,若是身體出現了狀況,尋求醫療的協助,但似乎也不是將身體當作一位值得愛的對象,如同車壞了進車廠修理保養。
Thumbnail
在我們的社會,與自己的身體保持親密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自然,大多數的時候,把身體當成機器來使用,若是身體出現了狀況,尋求醫療的協助,但似乎也不是將身體當作一位值得愛的對象,如同車壞了進車廠修理保養。
Thumbnail
一個人,一旦開始執著於身體的健康,他就正在損害健康;一個人,一旦開始執著於情感,他就正在破壞情感;一個人,一旦開始執著於某個人,他就正在遠離這個人......
Thumbnail
一個人,一旦開始執著於身體的健康,他就正在損害健康;一個人,一旦開始執著於情感,他就正在破壞情感;一個人,一旦開始執著於某個人,他就正在遠離這個人......
Thumbnail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
Thumbnail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