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親子關係中的心理遊戲

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有趣的「心理遊戲」?》中我雖描述了親子關係中可能出現的心理遊戲,但卻未進一步探討該如何化解親子間的溝通衝突。稍早,讀了文末的留言後〔黃玫籽〕,讓我興起想進一步聊聊如何舒緩親子間的心理遊戲,或者會有機會化解不必要的心理遊戲。

▼《情境對話》摘自《有趣的「心理遊戲」?》▼

親子對話

親子對話

上述的情境,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而這也代表親子間的溝通,很多時候都是無效且讓親子雙方鬧的不歡而散。

在《啟動心理遊戲的餌?》中提及:

心理遊戲的「餌」指的是「曖昧溝通」:當說出口的社交訊息與隱而未言的內心訊息不一致時,即,溝通的結果以非語言之內心訊息(內心的OS)為主,而非口語社交訊息所決定之溝通規則。

意即,情境對話中的〈等等〉便是父母親拋出的「餌」,而孩子也"如父母所願"地上鉤開始進行心理遊戲了。何以〈等等〉會是啟動心理遊戲的「餌」呢?因為:訊息不夠明確!

如果希望孩子聽話去做功課、甚至自動自發不需提醒,那麼父母可以試著將溝通方式稍作調整:

將對話中的〈等等〉更明確的以時間(5分鐘或10分鐘)說明。如:看電視/手機的時間差不多了,5分鐘後該去做功課了。或許讀到這裡,你心裡會想: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孩子就會聽話?的確,孩子不會這樣聽話,因為在這個方法可以有效運作前,還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1. 限制孩子使用手機或看電視的時間。最好可以設定有聲音的鬧鐘,因為孩子們對於時間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概念,若能將時間/鬧鐘擺在視線範圍內,孩子可以清楚看著時間變化(減少)的速度。
  2. 不要輕易破壞規則。規則設定,便是要遵守,而不該因父母親的情緒而有增加或減少的彈性,且父母親很多時候更需要以身作則。當規範夠明確清楚,孩子會知道父母說話算話。
  3. 衝突磨合期,請記得好好說話。若先前未有規則或規範,當開始要求孩子要開始學習遵守時,可能會引發親子間不必要的衝突,當衝突發生時,請和顏悅色地好好跟孩子們解釋需要訂立規則的理由。我覺得有點像是長痛不如短痛的感覺,若遲遲不建立規則,親子衝突只會一次又一次的發生,即雙方間一再進行即興心理遊戲,此舉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上述三點,看似簡單、普通但卻不易執行,因為說話不算話的很多時候,其實都會是...大人們。請記得,孩子們是看著父母親/重要他人的背影及言行舉止,慢慢長大並學會與人互動的方式。若你仍有所疑惑,或許可以想想:身為大人(或許已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某些時候跟你的父母或照顧你長大的重要他人於言談或行為模式上很相似呢?

探討心理遊戲、書寫心情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章指出在面對情緒時,需辨認過去、現在與未來影響下的情緒,並理解情緒反應背後的心理狀態。透過分析個人與朋友之間的互動,揭示當情緒無法適時表達時的心理遊戲與負面影響,為讀者提供情緒管理的思考工具。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心理地位和心理遊戲的概念,幫助提升自我覺察力。透過象限圖分析人際互動中的心理狀態,提供具體的方法來理解並改善溝通,以減少負向情緒和心理遊戲的影響。文章中舉例說明如何識別心理地位的變化,期待在互動中做到更好的自我調整。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透過白雪公主的故事來介紹心理遊戲的核心概念,並討論心理遊戲的定義、分級、戲劇三角及避免方法。文章涵蓋多個心理遊戲相關主題,讀者可從中學習如何避免心理遊戲並建立健康人際關係。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聽說》電影觀察與反思,帶你進入人際互動溝通的心理遊戲。劇情中,心理遊戲的〈餌〉隱藏在細微的行為裡,如何避免進入心理遊戲?文章提供瞭解決的方法,讓你更加明確地瞭解溝通中的互動心態,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本文章指出在面對情緒時,需辨認過去、現在與未來影響下的情緒,並理解情緒反應背後的心理狀態。透過分析個人與朋友之間的互動,揭示當情緒無法適時表達時的心理遊戲與負面影響,為讀者提供情緒管理的思考工具。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心理地位和心理遊戲的概念,幫助提升自我覺察力。透過象限圖分析人際互動中的心理狀態,提供具體的方法來理解並改善溝通,以減少負向情緒和心理遊戲的影響。文章中舉例說明如何識別心理地位的變化,期待在互動中做到更好的自我調整。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透過白雪公主的故事來介紹心理遊戲的核心概念,並討論心理遊戲的定義、分級、戲劇三角及避免方法。文章涵蓋多個心理遊戲相關主題,讀者可從中學習如何避免心理遊戲並建立健康人際關係。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聽說》電影觀察與反思,帶你進入人際互動溝通的心理遊戲。劇情中,心理遊戲的〈餌〉隱藏在細微的行為裡,如何避免進入心理遊戲?文章提供瞭解決的方法,讓你更加明確地瞭解溝通中的互動心態,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