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機會,我總會推薦國中生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不過,幾次之後我覺得即使孩子們花時間閱讀了,也不代表有能力學以致用,因為有看沒有懂啊@@ 我思考著可以怎麼做,才能引導及讓孩子們學到可以帶著走的自我覺察力。
幾週前,透過孩子分享的情境故事,想到可以用象限圖探討心理地位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情境中自己和對方處在心理地位中的哪一象限。因為人際互動中的情境,除了容易觸發心理遊戲外,也容易讓脆弱的一方/心理強度較弱者,陷入負向情緒的漩渦中。
上篇文章《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你好還是不好?》於結尾處簡單提及:
...四種心理地位:我好(I+)你好(U+)、我好(I+)你不好(U-)、我不好(I-)你好(U+)、我不好(I-)你不好(U-),為心理遊戲的基礎,通常個人會以「我不好(I-)/你不好(U-)」進入心理遊戲,並透過心理遊戲結局驗證和維持心理地位。
... 其實,換個角度想:只要不是處在我好(I+)你好(U+)的心理地位,即,任何一方的不好(-),基本上都有可能觸發心理遊戲。
簡單來說,當我們心裏帶著〈不如人的自卑〉或是〈驕傲看不起人〉的心態時,就已處在不好(-)或好(+)的心理地位中了,只不過,如何辨識自己內在最真實的想法,就會回到每個人自我覺察的程度差異。難以辨識自己處在何種心理地位,就像是難以辨識自己是否已上鉤進入心理遊戲般。
辨識心理遊戲的鉤隱身在哪裡,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則,我們不會一直卡在重複的心理遊戲(人際互動模式)中,只要你有過〈怎麼又是這樣~似曾相似的不悅感〉,表示你已經再次經歷且完成一場心理遊戲了。
—————
《情境篇》
A:我都告訴過你幾遍了,居然還不知道怎麼做,你真的是...
B:我...我...我有照你的話去做啊...
A:你的意思是,你沒做好,是我的問題?!
B:不是啦....
—————
上述簡短的對話,可以發現雙方心理地位的差異:
如何應用:心理地位象限圖?
若我們是A的角色:
若我們是B的角色:
帶著心理地位象限圖的思考,可協助自己學習辨識和覺察雙方立場的差異,進而慢慢舒緩心理遊戲發生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