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學覺得讀書沒動力該如何? 8個方法分享 ep.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學習】大學覺得讀書沒動力該如何? 6個方法分享

【大學讀書沒動力】

上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對於大學讀書沒有動力的一些原因,後來又再繼續寫一些新方向,所以就想說可以分享,先把幾個原因給列出來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包含考試和做報告)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1. 未來真的會更好嗎?

小時候我們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說法:「現在好好讀書,以後生活就會更好。」

但後來慢慢發現,這其實不一定是真的呀,我們現在辛苦讀書,未來真的會輕鬆嗎?答案不一定

以前時代他們讀大學是可以有很多機會,對於未來是比較有好的保證,但現在情況不太相同

所以,這種無法保證的未來讓人覺得讀書比較沒有動力,因為現在辛苦沒有讓未來的輕鬆

2. 課本知識用不上?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所學的東西用不上,讀書就變得沒什麼意義,許多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總有落差,這讓人懷疑學這些到底有什麼用

3. 完成課業後的生活並不讓人期待

如果完成學業後的生活本身不吸引人,就會讓人缺乏期待感,在課業之外的時間也都感到無聊,讓人缺少期待,也會讓讀書沒有動力

【解決方向】

1 接受無意義的現實

事實上,很多事情本身沒有什麼固有的意義,意義其實是由我們的大腦去賦予的。想想看,從人類演化出來之前,有什麼事物是原先有意義的呢?

意義,往往是後來人類出現才被附加上的,所在想意義是什麼時候,這個部份真的很難回答

那有個思考方向是去專注於自己的「感受/體驗」,因為只有所感受到的是真實的,所以就想辦法讓自己的感受去提高

所以這方面就來到下面這一點

2 從感受出發,提高當下和未來感受

有一些技巧可以讓讀書過程感受/體驗變得比較好,比如目標拆解、設定環境、SMART法、五分鐘法則、時間設置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習的體驗好一些,就可以去找看看更多方法和找到適合自己的

例如有時候有些報告我原先認為很難,但如果我先幾分鐘,我可以在過程中感受到有進展,這就算是一種感受,然後我發現作起來反而那種因為不去作的焦慮感減少,也是一種感受

至於未來的感受/體驗,就想像未來如果不讀書,等到最後一大堆報告擠在一起,壓力會大到令人焦慮,也可能影響健康,分數也比較不穩,所以從未來體驗來看,就先現在去把報告做一些

(不過好像聽過說不能一直用恐懼來驅動,所以這部分可能還是要注意一下,那這樣另外一種想像就是說,我先把一些報告做,那未來可以比較從容應對等等的)

(PS不過,為何要來世界上受到許多苦,這方面真的很難回答,我現在也還是沒有一個好的答案,只能說把握可控部分,用些方法提高當下和未來體驗和感受)

3 想像未來的不同情境

想像兩條不同的路線:一條是開始讀書,一條是不讀書

讀書的情況下,期末的壓力小一些,雖然還是會忙,但至少之前有做一點

反之,如果不讀書,期末的壓力會超級大,可能那幾天還要瘋狂熬夜,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而且如果是有分組報告做爛,還可能被組員罵

那這樣對比下來,就會選前者

4 回想上一次讀書經驗

有時候可以回想一下上次讀書時的感覺

比如,我曾經拖延很久,因為害怕做報告,但開始之後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那這段經驗讓我後來再面對報告時,想到上次經驗,就會比較有動力而減少一些拖延

或者,有些報告,我在進行的過程中能看到進展,這種感覺也是一種動力,回想這些經驗,會讓我比較期待接下來能夠有所進展,讓我比較有動力


5 給自己一些興趣/甜涼/有用的選課

當一堂課程是有興趣/有用/甜涼等等,通常就會比較有動力,當然這部分就要就是說針對選修和通識

就看目的是什麼,例如一些甜涼通是可以在比較輕鬆環境下學習,又可以比較安全拿到好分數,以及減輕學習壓力等等,這本身就是一種目的

或者是一些課程如果對自己來說是有用或有興趣的,那也就可以去修,當然如果是甜涼就會更好一些

那這裡有用和和有興趣是很個人化的,例如我自己是有想修一些關於心理系開的幸福相關課程,那幸福和生活有許多關聯,那這部分我就覺得是有用的,加上我對一些心理學也有些興趣;或者如果有人修哲學類課程,這堂課能解答一些生命疑惑,那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有用的

6. 從身心健康著手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身心健康的問題影響學習

身體上的方法比較常見,例如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改善睡眠等等,但有時候這些方法因為常見反而會被忽略

用我當例子,我在趕報告時,有時候會在家裡面都待在電腦前,但是這樣做久了,反而發現精神狀況變得不太好,後來我開始試著短暫運動,例如稍微小跑步一下,每天大約累積起來二十分鐘,發現這樣做可讓大腦保持清醒和精神有改善

7. 目標確認

讀書或準備報告時,有時候會陷入一股腦地鑽進去,一直念和一直做,但卻沒停下來檢視方向是否正確

其實,這時候應該要暫停一下,確認一下方向對不對

以準備考試為例,先看看考古題或老師上課時提到一些重點或考試方向,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準備方向是不是正確,先看看目標然後在來去根據這些目標去準備,比較能知道教材哪些部分需要重點閱讀、哪些部分可以簡略帶過

做報告也是如此,先了解報告的要求,才能知道要吸收哪些資訊,以前可會覺得要上課完全吸收後才做報告,但後來發現直接先看看報告要求去決定要吸收哪些資訊,效果會更好

透過實際操作(包含做報告或寫題目)或者先看目標(考題方向和報告要求),反推現在該如何準備,是更有效的方法。

8. 練習沉浸當下

讀書或寫報告時,有時心裡常會冒出「這東西對未來真的有用嗎?」這類的問題

當然,這些內容對成績有幫助,但對更遠未來有用嗎?就不一定了

腦中不時浮現對未來五年、甚至幾十年的擔憂,這樣反而自己嚇自己

不過,當我發現自己在一邊想未來,一邊做當下的事情時,往往會無法專心,類似於進入內耗

所以,與其分心去想未來,不如把焦點放在當下,把眼前的報告和考試完成

這麼多年來,我也發現,幾年後的自己常會改變想法,未來的變化很難去預測

所以,在準備報告或考試時,應該暫時把這些過於長遠的想法放下,把重點放在當下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而至於這些有用或沒用的想法,當然可以去參考各種資訊去了解,但避免在讀或報告時候去一邊去想這方面太多,而是可另外安排時間去參考資訊以及思考這些問題,然後依據自身情況去判斷該花多少時間心力,以及課內課外活動如何安排,而在做報告時候就先盡量專注當下

如果有些擔憂不斷浮現,可以試著將其分為可控和不可控的部分然後記錄下來,或者把一些擔憂和問題記錄之後處理,把重心放在可控的事情,才能沉浸於當下


上面幾個方向提供大家參考,可根據自己情況去選擇方法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1/14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79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學讀書沒動力】 上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對於大學讀書沒有動力的一些原因,後來又再繼續寫一些新方向,所以就想說可以分享,先把幾個原因給列出來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包含考試和做報告)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Thumbnail
【大學讀書沒動力】 上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對於大學讀書沒有動力的一些原因,後來又再繼續寫一些新方向,所以就想說可以分享,先把幾個原因給列出來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包含考試和做報告)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Thumbnail
這是一個我在大學的時候的問題,有時候要準備考試、寫報告,覺得提不起勁 然後,在高中以前促進自己讀書動力的方法,在大學之後有些可能便不太適用了,所以就想紀錄一下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Thumbnail
這是一個我在大學的時候的問題,有時候要準備考試、寫報告,覺得提不起勁 然後,在高中以前促進自己讀書動力的方法,在大學之後有些可能便不太適用了,所以就想紀錄一下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Thumbnail
相信眾多的朋友閱讀的時候是為了得到知識、資訊跟啟發性的建議和思考,但是各位有經歷所謂「讀書低潮期」:就是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和動力,變得好像是為讀而讀,非法完整的吸收書中的內容,更無法持續保持閱讀的探索之旅呢?可能我們都是犯了閱讀七大不要,導致你失去精神心靈跟行動力的元兇
Thumbnail
相信眾多的朋友閱讀的時候是為了得到知識、資訊跟啟發性的建議和思考,但是各位有經歷所謂「讀書低潮期」:就是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和動力,變得好像是為讀而讀,非法完整的吸收書中的內容,更無法持續保持閱讀的探索之旅呢?可能我們都是犯了閱讀七大不要,導致你失去精神心靈跟行動力的元兇
Thumbnail
有些大學必修課若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門檻,可能會擋修下一學期的課程,對於部分學生而言甚至會導致延畢。作為自行摸索學習模式的苦主,筆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提供一些想法以期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有些大學必修課若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門檻,可能會擋修下一學期的課程,對於部分學生而言甚至會導致延畢。作為自行摸索學習模式的苦主,筆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提供一些想法以期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明明快考試了、明明對眼前正在學習的內容是有興趣的,卻還是無法提起勁來讀書嗎? 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在需要讀書的時候維持高檔的衝勁,不被周遭嘈雜的訊息所誘惑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八個讓我在學習時更有衝勁、更有動力的方式✨ 清除干擾源 這點超乎想像的重要,因為人的意志力是有極限的,如果讓自己處在充斥干擾
Thumbnail
明明快考試了、明明對眼前正在學習的內容是有興趣的,卻還是無法提起勁來讀書嗎? 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在需要讀書的時候維持高檔的衝勁,不被周遭嘈雜的訊息所誘惑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八個讓我在學習時更有衝勁、更有動力的方式✨ 清除干擾源 這點超乎想像的重要,因為人的意志力是有極限的,如果讓自己處在充斥干擾
Thumbnail
我們都被教育開卷有益。 但根據我讀過8000本以上的書的經驗,其實,閱讀過程存在很多陷阱。其中閱讀量少的人自動會陷入的三個陷阱: 想從網路文章獲得知識 想從論文書本裡面獲得知識 想從課本與課程中學會應用 而不讓閱讀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想清楚「這個源文本適合讀出什麼」。
Thumbnail
我們都被教育開卷有益。 但根據我讀過8000本以上的書的經驗,其實,閱讀過程存在很多陷阱。其中閱讀量少的人自動會陷入的三個陷阱: 想從網路文章獲得知識 想從論文書本裡面獲得知識 想從課本與課程中學會應用 而不讓閱讀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想清楚「這個源文本適合讀出什麼」。
Thumbnail
讀書動力為何低迷?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讀書動力為何低迷?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為何安排這麼多學習課程,還是沒學會呢? 我歸納3個學習有效果與改變的關鍵成功因素 1.學習動機與目的 2.學習專注與提問 3.學習演練與回饋
Thumbnail
為何安排這麼多學習課程,還是沒學會呢? 我歸納3個學習有效果與改變的關鍵成功因素 1.學習動機與目的 2.學習專注與提問 3.學習演練與回饋
Thumbnail
我是在大學時期才開始重視讀書這件事。起初讀書給我的感覺只有「痛苦」兩個字可以形容。雖然我渴望知識,但只要一看到書本就會提不起勁,更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學習。 當我上了大學並開始自主學習的時候,這種感覺便逐漸消失。 若你對我的方法有興趣的話,還請接著看下去。 
Thumbnail
我是在大學時期才開始重視讀書這件事。起初讀書給我的感覺只有「痛苦」兩個字可以形容。雖然我渴望知識,但只要一看到書本就會提不起勁,更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學習。 當我上了大學並開始自主學習的時候,這種感覺便逐漸消失。 若你對我的方法有興趣的話,還請接著看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