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也曾告訴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團隊好。」但事實上,這些犧牲可能並不是美德,而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懲罰。
Angel是一名敬業的行銷專員,總是在同事的請求下自願加班、幫忙修正報告,即使這些工作並不屬於她的責任範圍。
上周,她的同事Jack遲交了一份重要報告,主管要求Jack解決問題,但Jack卻將問題丟給了Angel:「反正她做得又快又好。」
Angel整夜加班完成報告,但在會議上,Jack輕描淡寫地說:「感謝Angel幫了點忙。」她內心的不滿和委屈,終於爆發了,但這種情緒並未改變她下次繼續「犧牲」的行為。
「犧牲自己來成全別人,久而久之,你的善良會被當成理所當然。」——蘇格拉底
心理學上,「犧牲主義」的背後,往往源於內疚感或對自我價值的錯誤認知。
你可能認為:「只要我幫助了別人,別人就會感激我,我才是有價值的。」但事實上,這種「犧牲」更多是在麻痺內心的不安,而非真正的善良。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擾,可以參考以下四個方法:
別急著伸手幫助,先問自己:「這是我的責任嗎?如果不是,我有權說不。」
當別人再次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請求時,可以說:「這部分可能需要你自己解決,我相信
你有能力處理好。」
提醒自己:你的價值不依賴於別人的認可,而在於你如何平衡自我需求與對他人的付
出。
確保你的幫助是基於自己的意願,而不是因為「如果不幫就會內疚」。
「真正的善良是對自己和別人都負責,而不是一味犧牲。」——阿德勒
犧牲不是錯,但犧牲到失去自我,就是一種傷害。當你學會說不、劃清界限,你會發現,只有愛自己,才能真正地幫助別人。
你有過為了別人一次次犧牲自己的經歷嗎?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平衡善良與自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