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次旅行,都好像是在驗收自己的身心靈功課是否落實!

每次大旅行後,我最常對自己和學生、個案提問的一題就是:從「知道」到「做到」,你的距離是遠還是近?

我有一個不知道算好還是不好的習慣,就是看韓國綜藝節目。因為,居然,滿常從中得到一些省思的。有個節目叫《家師父一體》,內容主旨就是讓四個擔綱的年輕輩演藝工作者去請教不同領域中的資深前輩,跟著他的日常生活過上兩天一夜,看「家師父」是怎樣有所成就。其中一集的家師父,是韓國流行樂界的教父級人物,是韓國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創辦人。節目中他毫不藏私地介紹自己每天怎樣吃、怎樣運動、怎樣學習、怎樣自律地控制體重管理生活(他每天保持規律作息,遵守一天一餐食譜,嚴格控制體重等),同時也把他怎樣嚴謹地創作積累和經營公司的方法都講出來,主持人之一忍不住問:「你把自己成功的訣竅、秘密都講出來,讓大家都知道了,這樣好嗎?」這位「家師父」笑笑拍著胸脯回答:「就算我把公司的一切都公開,你都知道了,都拿去照抄,但你真的確定你可以像我一樣,可以一直堅持做到?」

沒想到我看綜藝節目,還被醍醐灌頂了一番!

raw-image


很多人終其一生拼命上了許多課:財富的課、管理的課、感情的課、健康的課、身心靈的課、佛法的課、……,以求取知識,這些課都很棒,但知道歸知道,永遠做不到。想想看,在生活上、學佛上、禪修上、自我轉化上、之所以沒有進展,何嘗不就是自己在「知道」與「做到」間,沒有堅持讓兩者「零」距離!為何會這樣?是無明、執著的「EGO」在作祟,才生起一些如同「我沒時間」「我沒能力」「因為別人障礙環境阻撓,所以我不能怎樣」的抗拒和逃避的藉口。

  淨空法師開示過:「知道就要做到。知道做不到,是沒有知道。做到,才是真正知道。做不到,是沒有知道。千萬不要把做不到的自己認為知道,這是我們很大的障礙。為什麼呢?因為你就到此為止,不會有進步。」

  真實的修行,就是在「知道」與「做到」之間努力不懈吧。「知道」要解行並重,「知道」止觀禪修要用功,還要發起意願,去「做到」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然後,不管修行的進展快或慢,儘管善盡本份、踏實下工夫,照顧好剛萌芽的小幼苗、澆水、除草、施肥,成果自然會到來。就算,要花很長時間才會開花結果,也不需要擔憂,只要持續往前,於中安然處之,仰仗對佛法的信心,自然會水到渠成。

avatar-img
18會員
223內容數
Vitamins for the Soul. 為了身體健康需要服用營養素,同樣地,身心靈整體健康以及轉化療癒,也需要滋養的維生素。 生活中,每一天,滋養心靈的營養,就是心靈維生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eshe宥儀的Soul Path 的其他內容
止,可以整合身心,讓身心回到當下。 唯有藉由止,你才能夠體驗到平靜與專注,與生命相遇。 藉由靜坐,停下身心的各種活動,保持內心的止靜,你會變得更加安定與專注,你的心也會變得更加清澈。此時你可以覺知內心語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就先從停下身體的躁動開始。當身體止靜時,除了呼吸,你更無須注意其他的活動
練習一:滋養身心 當寂寞或焦慮的感覺生起時,我們多數人會習慣性地躲避它,而這麼做通常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有害攝食,例如在不餓時吃東西,或者漫無目的地上網,開車或閱讀。有意識地呼吸,是以正念滋養身體與心理的好方法。在一兩次的正念呼吸之後,你將會減少填滿自己或逃避現實的慾望。你的身心整合在一起,透過正念呼
並不是我們所堅持的每件事都能帶來幸福。有時放手會帶來真正的平靜。 我們在看的總是我們在生活中關注的,我們會不斷去聯繫連結的東西。 觀照思維一下:我們總是在找麻煩嗎?我們總是在尋找批評嗎?我們正在尋找運動的方法嗎?憑藉這些我們想控制、評價、判斷和譴責生命的想法,我們相信能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框
佛菩薩中與聲音最有關連的,應該就是觀世音菩薩了。 觀世音菩薩,顧名思義,就是善於諦聽世間聲音的大悲覺者。 根據佛教傳統的說法,觀世音擁有聆聽各種聲音的能力,也能發出五種聲音,療癒世間。這五音就是法華經〈普門品〉中偈頌:「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其中所提到的妙音、觀世音、
  慈愛的性質是肥沃的土壤,由此才能孕育出完整的靈性生活。有愛心當背景,我們的意圖、經歷都更容易開放、流動。雖然慈愛可以在許多情形下自然生起,但也可以被培養。   以下的禪修練習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以重複的句子、意象和感受,引發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愛和善意。你可以試試是否有用。 最好找個安靜的地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 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屍。~法句經21    [筆記] 不放逸與勤奮是涅槃之道。 所以,放逸就是去向死路。   所謂的不死之道,就是領悟和繼承一切生死經歷後,作出的最後選擇——涅槃。不死並非指肉體不死的那種物質狀況,而是指當一個人完全領悟一切經歷的過程時
止,可以整合身心,讓身心回到當下。 唯有藉由止,你才能夠體驗到平靜與專注,與生命相遇。 藉由靜坐,停下身心的各種活動,保持內心的止靜,你會變得更加安定與專注,你的心也會變得更加清澈。此時你可以覺知內心語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就先從停下身體的躁動開始。當身體止靜時,除了呼吸,你更無須注意其他的活動
練習一:滋養身心 當寂寞或焦慮的感覺生起時,我們多數人會習慣性地躲避它,而這麼做通常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有害攝食,例如在不餓時吃東西,或者漫無目的地上網,開車或閱讀。有意識地呼吸,是以正念滋養身體與心理的好方法。在一兩次的正念呼吸之後,你將會減少填滿自己或逃避現實的慾望。你的身心整合在一起,透過正念呼
並不是我們所堅持的每件事都能帶來幸福。有時放手會帶來真正的平靜。 我們在看的總是我們在生活中關注的,我們會不斷去聯繫連結的東西。 觀照思維一下:我們總是在找麻煩嗎?我們總是在尋找批評嗎?我們正在尋找運動的方法嗎?憑藉這些我們想控制、評價、判斷和譴責生命的想法,我們相信能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框
佛菩薩中與聲音最有關連的,應該就是觀世音菩薩了。 觀世音菩薩,顧名思義,就是善於諦聽世間聲音的大悲覺者。 根據佛教傳統的說法,觀世音擁有聆聽各種聲音的能力,也能發出五種聲音,療癒世間。這五音就是法華經〈普門品〉中偈頌:「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其中所提到的妙音、觀世音、
  慈愛的性質是肥沃的土壤,由此才能孕育出完整的靈性生活。有愛心當背景,我們的意圖、經歷都更容易開放、流動。雖然慈愛可以在許多情形下自然生起,但也可以被培養。   以下的禪修練習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以重複的句子、意象和感受,引發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愛和善意。你可以試試是否有用。 最好找個安靜的地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 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屍。~法句經21    [筆記] 不放逸與勤奮是涅槃之道。 所以,放逸就是去向死路。   所謂的不死之道,就是領悟和繼承一切生死經歷後,作出的最後選擇——涅槃。不死並非指肉體不死的那種物質狀況,而是指當一個人完全領悟一切經歷的過程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策略與長久真理之間的關係,提出塑造卓越成就與提升自我的核心法則。 透過自我洞察、敘事技巧與團隊合作,讀者可學習如何以簡潔而有影響力的方式來建設成功的人生。 提及人生資產的累積過程、價值的感知,以及如何克服猶豫與決策的挑戰,最終實現抱負的祕訣在於紀律的實踐。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八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當確保自己的目標是活人目標後,只能說明方向正確,想朝目標邁進;還需要去區分這是「結果目標」還是「行為目標」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上行的真正目標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擁有源源不斷的吸引力。財富自由不如追求自由,成為想成為的人。這本書教你培養觀念、提升競爭力、合理運用時間、拓展人際關係、並成為值得追隨的人。學習成長、建立自身影響力,助你走向成功之道。
Thumbnail
追求更好的自己 在生活的長河中,每一個人都渴望著不斷進步,追求更好的自己。然而,這條通向進步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其中隱藏著許多艱辛和挑戰。然而,若要談及進步的秘訣,或許正是那股始終保持前進的動力。 正確的心態 首先,要實現進步,我們需要正確的心態。人生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若能擁有一顆堅定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重新定義了「行善」,提醒人們在給予之前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與動機,照顧自己的需求,再去幫助他人,提倡身心健康,引導人們內省是否真的需要再給予或者付出。
Thumbnail
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靜心、釋放、家族能量,老師的教導是整體的學習,缺一不可,我自己跟著老師傳授的法練習多年,這樣完整的學習,是足以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提升就會自然發生,輕鬆自由就跟著出現。 再聊聊我要求完美的障礙,從我有自己的家開始,就生出了要維護一個完整乾淨的家的信念,有將近2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策略與長久真理之間的關係,提出塑造卓越成就與提升自我的核心法則。 透過自我洞察、敘事技巧與團隊合作,讀者可學習如何以簡潔而有影響力的方式來建設成功的人生。 提及人生資產的累積過程、價值的感知,以及如何克服猶豫與決策的挑戰,最終實現抱負的祕訣在於紀律的實踐。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八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當確保自己的目標是活人目標後,只能說明方向正確,想朝目標邁進;還需要去區分這是「結果目標」還是「行為目標」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上行的真正目標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擁有源源不斷的吸引力。財富自由不如追求自由,成為想成為的人。這本書教你培養觀念、提升競爭力、合理運用時間、拓展人際關係、並成為值得追隨的人。學習成長、建立自身影響力,助你走向成功之道。
Thumbnail
追求更好的自己 在生活的長河中,每一個人都渴望著不斷進步,追求更好的自己。然而,這條通向進步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其中隱藏著許多艱辛和挑戰。然而,若要談及進步的秘訣,或許正是那股始終保持前進的動力。 正確的心態 首先,要實現進步,我們需要正確的心態。人生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若能擁有一顆堅定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重新定義了「行善」,提醒人們在給予之前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與動機,照顧自己的需求,再去幫助他人,提倡身心健康,引導人們內省是否真的需要再給予或者付出。
Thumbnail
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靜心、釋放、家族能量,老師的教導是整體的學習,缺一不可,我自己跟著老師傳授的法練習多年,這樣完整的學習,是足以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提升就會自然發生,輕鬆自由就跟著出現。 再聊聊我要求完美的障礙,從我有自己的家開始,就生出了要維護一個完整乾淨的家的信念,有將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