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社會》| 無窮的效率卻換不到完整的自由,德國哲學家韓炳哲:現代人已經失去休息的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韓柄哲透過批判現代社會的過度競爭和效率至上的文化,深入分析人們在當代的環境中所感到的「倦怠」與「疲憊」。Photo by l ch on Unsplash

韓柄哲透過批判現代社會的過度競爭和效率至上的文化,深入分析人們在當代的環境中所感到的「倦怠」與「疲憊」。Photo by l ch on Unsplash


韓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的《倦怠社會》(Müdigkeitsgesellschaft, 2010)是一本分析當代社會疲勞狀況的著作。

韓炳哲透過批判現代社會的過度競爭和效率至上的文化,深入分析人們在當代的環境中所感到的「倦怠」與「疲憊」。

韓炳哲認為,現代社會不再是以禁令和控制為主的社會(如傅柯所描述的「規訓社會」),相反,而是一個推動個體自我優化和競爭的「功績社會」。

這樣的社會以積極性和無限的可能性作為驅動力,卻也因此造成了心理疾病的蔓延,如憂鬱、倦怠、焦慮等問題,因為人們總是在追求自我成就和自我超越的過程中耗盡了身心能量。







單向度的積極與效率

如果對歐陸哲學以及當代社會理論有點涉獵,不難發現《倦怠社會》可以與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赫伯特.馬庫塞(Herbert Marcuse)的《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 1964)進行比較。


■ 韓炳哲的《倦怠社會》

韓炳哲強調,現代社會過分強調積極性和成就,導致人們感到心理上的疲勞與倦怠。他認為,這是一種「積極性暴力」,意即,看似自我掌控、自我驅動的暴力,實際上卻使人陷入無止境的自我壓迫。

與過去的控制(規訓)社會不同,現在的控制是透過自由和自主的名義所實現的,個體被要求不斷追求更高的效率和表現,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韓炳哲也批判了在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體系下,人們被迫不斷自我優化,最終喪失了對生活的掌控,因為這種自我優化的過程是無限的、沒有終點的。

raw-image

-

■ 馬庫塞的《單向度的人》

馬庫塞提出,現代工業社會通過技術進步和經濟的強大,使得人們陷入一種「單向度」(one dimension)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換句話說,只能以既定的經濟邏輯和社會結構來看待生活,失去了多樣的、批判的思維方式。

單向度的思維方式讓人們無法看清並挑戰現狀,反而自覺地接受體制給予的「自由」和「幸福」。馬爾庫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以「消費」和「技術進步」的名義控制人們,讓人們覺得自己是自由的,但實際上只是遵循著預先設計好的路徑。

馬爾庫將這種現象稱為「壓抑性的去壓抑」(repressive desublimation):表面上人在一種貌似自由、滿足的生活中,實際上被潛在的壓力控制。

馬爾庫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以「消費」和「技術進步」的名義控制人們,讓人們覺得自己是自由的,但實際上只是遵循著預先設計好的路徑。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馬爾庫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以「消費」和「技術進步」的名義控制人們,讓人們覺得自己是自由的,但實際上只是遵循著預先設計好的路徑。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 -

.

無窮的效率卻換不到完整的自由

■ 隱性控制和自由幻象

韓炳哲和馬庫塞都批判現代社會的隱性控制。馬庫塞認為現代社會透過消費和技術進步實現更大規模的控制,而韓炳哲則認為,現代社會透過自由和成就的概念壓迫個體。

兩人都指出,現代社會的控制不像過去那樣明顯(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而是以「自由」和「選擇」的名義來進行。然而,兩人也都指出,這樣的自由卻只是個幻象。

■ 人的異化與心理狀態

馬庫塞強調,資本主義讓人們被異化(alienated),失去了對自身和世界的批判性思維。當代工業社會的大量商品,給予人們自由消費的承諾,同時也弱化了人們對「真正的」自由的想像。

而韓炳哲進一步指出,在這樣的異化中,個體的心理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導致倦怠和憂鬱症顯而易見。因為生產力以及效率至上的功績社會,人們即便想停下來休息,都不經意帶入了「要有效率的」想法。

因此,韓炳哲也大膽宣稱「現代人已經失去休息的概念」

■ 技術和生產的壓迫性

兩位哲學家都批判了現代技術和生產體系對人的控制。馬庫塞認為技術和經濟體系強化了社會控制,人們看似自由消費以及使用媒體,實際上更加鞏固資本家的地位,人們始終只能作為被剝削的接收者。

而韓炳哲則指出,現代技術(特別是數位化)讓人們更加依賴於效率和成就,想盡辦法利用新技術或新科技,來強化學習效率或是工作產量,進一步深化了人的倦怠感。

 — -

.

raw-image


韓柄哲的《倦怠社會》可以被看作對馬庫塞單向度思想的延續,與現代化詮釋,尤其是在探討新自由主義時代下的心理壓力和和躺平現象。

兩人皆批判了現代社會中看似自由、實則壓迫的結構,指出了個體在其中的無力感和心理危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32會員
285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公司、廣告、軟體都在鼓吹效率提升,我們卻覺得工作越來越沉重?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公司、廣告、軟體都在鼓吹效率提升,我們卻覺得工作越來越沉重?
Thumbnail
在現代,「懷才不遇」、「時不我予」這兩種宣傳方式的改革口號非常吸引人,並不是自私自利的結果,而是因為大家都很累。為了保證專業競爭力不墜,為了保有現在的工作,為了追求品質好的生活,為了……
Thumbnail
在現代,「懷才不遇」、「時不我予」這兩種宣傳方式的改革口號非常吸引人,並不是自私自利的結果,而是因為大家都很累。為了保證專業競爭力不墜,為了保有現在的工作,為了追求品質好的生活,為了……
Thumbnail
韓炳哲認為,現代社會不再是以禁令和控制為主的社會(如傅柯所描述的「規訓社會」),相反,而是一個推動個體自我優化和競爭的「功績社會」。
Thumbnail
韓炳哲認為,現代社會不再是以禁令和控制為主的社會(如傅柯所描述的「規訓社會」),相反,而是一個推動個體自我優化和競爭的「功績社會」。
Thumbnail
這場演講的主題,其實跟德國哲學家韓柄哲的著作《倦怠社會》探討的非常相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看似賦予人們很大的自由;然而,最終也因為這些自由壓垮了自己。
Thumbnail
這場演講的主題,其實跟德國哲學家韓柄哲的著作《倦怠社會》探討的非常相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看似賦予人們很大的自由;然而,最終也因為這些自由壓垮了自己。
Thumbnail
不過現今的社會為了競爭就要求技能提升,整個世界都陷入機械式的工作,漸漸地失去做人的本質,甚至淪落到禽獸不如的階段,整個社會價值觀完全顛倒,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棄常則妖興」,由此可見,人類真的不可以失去綱常倫理。
Thumbnail
不過現今的社會為了競爭就要求技能提升,整個世界都陷入機械式的工作,漸漸地失去做人的本質,甚至淪落到禽獸不如的階段,整個社會價值觀完全顛倒,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棄常則妖興」,由此可見,人類真的不可以失去綱常倫理。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Thumbnail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Thumbnail
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會一直強調放飛自我,是因為侷限自己會持續縮小眼界,看不到世界脈動,察覺不出自我優勢,依然活在機械化規範的體制,每天處理著毫無意義的人事,不斷支出多餘的心力消耗,不停限制蒙蔽的感官思慮。即便有人伸出援手,也只能視而不見,這個系統隔絕,會讓人逐漸失去決斷力,選擇被限制感受,不但身陷其中還理所當然的附和,
Thumbnail
會一直強調放飛自我,是因為侷限自己會持續縮小眼界,看不到世界脈動,察覺不出自我優勢,依然活在機械化規範的體制,每天處理著毫無意義的人事,不斷支出多餘的心力消耗,不停限制蒙蔽的感官思慮。即便有人伸出援手,也只能視而不見,這個系統隔絕,會讓人逐漸失去決斷力,選擇被限制感受,不但身陷其中還理所當然的附和,
Thumbnail
先予致謝微批 Paratext予以刊登本文http://paratext.hk/?p=2665 閒暇是什麼?若在當代人的眼中來看,八成被認為等同於無所事事。然而實際上,懶惰不僅跟閒暇不同,閒暇甚至是知識與文化的起源,不只沒有閒暇也沒有知識與文化,甚至可以說是有了閒暇才有了知識與文化。而這種
Thumbnail
先予致謝微批 Paratext予以刊登本文http://paratext.hk/?p=2665 閒暇是什麼?若在當代人的眼中來看,八成被認為等同於無所事事。然而實際上,懶惰不僅跟閒暇不同,閒暇甚至是知識與文化的起源,不只沒有閒暇也沒有知識與文化,甚至可以說是有了閒暇才有了知識與文化。而這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