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hatGPT 奪走的不是寫作的能力|美國技術作家 Paul Graham:寫作,是對清晰思考的能力要求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aul Graham, founder of Y Combinator. Photographer: Guy Calaf/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Paul Graham, founder of Y Combinator. Photographer: Guy Calaf/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本文翻譯自 Paul Graham 的文章 Writes and Write-Nots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正在目睹一項長久以來被視為基本的技能逐漸被淡化 — — 寫作。根據美國技術作家 Paul Graham的觀察,他預測:

未來會形成「會寫作」和「不會寫作」的社會

下文將分析這個預測及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性影響。




為何寫作如此艱難?

要掌握寫作的能力,並非只需學會字句的拼接,還需要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寫作之所以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正是因為「清晰思考」這件事本身就極為困難。

寫作的難度在於:要求人們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一層一層的剖析、提煉,直到形成邏輯通順的表達。


要掌握寫作的能力,並非只需學會字句的拼接,還需要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


Graham 指出,即便在學術界,許多高階職位人員都面臨寫作的挑戰,並且常因無法面對這種壓力而選擇抄襲。這些壓力反映了即便是經過多年學習和訓練的專家,仍然對寫作心生畏懼,因為寫作的難度並未隨著知識的增加而顯著降低。


寫作的需求 VS. 技術的取代

隨著社會進步,我們不僅沒有減少對寫作的需求,反而在許多領域中要求越來越高。

無論是在學術、職場或是社交媒體上,寫作都是一種溝通和表達的重要工具。然而,隨著 AI 生成技術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可以依賴人工智能完成本該親自撰寫的文本,這導致人們對寫作的壓力大大減少。這種壓力的釋放雖然帶來便利,卻也埋下了某種隱患。


從前還能勉強寫些「尚可」文本的那群人將逐漸依賴 AI,直到失去寫作能力。


Graham 認為,未來將出現「會寫作的人」和「不會寫作的人」的明顯分化,而兩者之間的中間地帶將逐漸消失。這意味著,從前還能勉強寫些「尚可」文本的那群人將逐漸依賴 AI,直到失去寫作能力。



寫作與思考不可分割的關係

寫作本質上是一種將思維外化的過程。美國電腦科學家 Leslie Lamport 曾說:

「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

這句話點出了寫作和思考的內在關聯。寫作並非只是紀錄已經形成的思維,而是一個發現、探索、澄清思維的過程。

美國電腦科學家 Leslie Lamport 曾說:「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電腦科學家 Leslie Lamport 曾說:「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來源:維基百科



當寫作逐漸被取代,最終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寫作本身,而是我們的思考能力。Graham擔心,在寫作被大部分人放棄的未來,社會將分化成「會思考的人」和「不會思考的人」。這樣的社會不僅在智力層面上變得兩極化,甚至可能會逐漸走向單一的思維模式。


技術替代傳統技能的歷史警示

技術取代人類技能並非新鮮事。黑鐵匠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逐漸消失,體力勞動者的強壯身體也在現代辦公室生活中變得罕見。如今,許多人透過健身來維持身體健康和力量,而在寫作逐漸成為少數人專屬技能的未來,或許同樣會有一部分人選擇「練習思考」來保持自己的智力水準。

然而,與體力不同的是,思考是一種更為細膩和深刻的技能。


與體力不同的是,思考是一種更為細膩和深刻的技能。


若僅依賴「選擇」來維持寫作和思考能力,整個社會的整體思維水平可能會出現倒退。這種倒退不僅會影響個人的知識成長,也會限制人們的溝通能力和理解力,最終影響到社會整體的創新和發展。


如何應對寫作能力的下降

隨著 AI 在文書處理上的逐步普及,我們不妨思考如何面對這個挑戰。

一方面,個人可以選擇定期練習寫作,將其作為一種維持清晰思維的方式;另一方面,教育系統或許也應該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


教育系統或許也應該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教育系統或許也應該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此外,企業和機構也可考慮如何在 AI 輔助寫作的情況下,保持員工的思維能力,例如要求定期提交個人觀點的原創報告或心得。




寫作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Graham 的觀點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寫作不僅是技能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隨著 AI 的發展,許多曾被視為基本的技能逐漸被取代,這也促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在技術時代的價值所在。寫作能力的下降可能會帶來的社會風險,提醒我們有意識地保持、培養這項技能,以維持自我思考的獨立性和深度。

avatar-img
97會員
218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因為 Spotify 的推薦機制,當代歌曲的副歌都有往前的現象;甚至,現在歌曲的時長也正在縮短。
本篇整理導演針對《懼裂》電影的重要象徵以及隱喻,Coralie 解釋,包括:為什麼走廊是橘色的?浴室的象徵是什麼?怪物代表個人的解放嗎?結尾的清掃車是必要的嗎?
4/5懼裂
《荒野機器人》將羅茲設定成一個只為了完成工作目標的機器人,在照顧亮亮的過程中,羅茲也逐漸以自身的行動回答: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5/5荒野機器人
一群 Wikipedia 編輯組成了名為「WikiProject AI Cleanup」的團隊。目標是清理未經引用文筆拙劣的 AI 生成內容,以保護這座全球最大的資料庫,避免受到錯誤條目的影響。
《誰偷了垃圾桶》將劇中設定成接受賄賂的印度社會,或多會少也反映了印度的現狀,也因此馬哈拉賈以及瓦拉達拉傑督察,兩人之間的正面與負面行動反而能相輔相成。
4/5誰偷了垃圾桶?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因為 Spotify 的推薦機制,當代歌曲的副歌都有往前的現象;甚至,現在歌曲的時長也正在縮短。
本篇整理導演針對《懼裂》電影的重要象徵以及隱喻,Coralie 解釋,包括:為什麼走廊是橘色的?浴室的象徵是什麼?怪物代表個人的解放嗎?結尾的清掃車是必要的嗎?
4/5懼裂
《荒野機器人》將羅茲設定成一個只為了完成工作目標的機器人,在照顧亮亮的過程中,羅茲也逐漸以自身的行動回答: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5/5荒野機器人
一群 Wikipedia 編輯組成了名為「WikiProject AI Cleanup」的團隊。目標是清理未經引用文筆拙劣的 AI 生成內容,以保護這座全球最大的資料庫,避免受到錯誤條目的影響。
《誰偷了垃圾桶》將劇中設定成接受賄賂的印度社會,或多會少也反映了印度的現狀,也因此馬哈拉賈以及瓦拉達拉傑督察,兩人之間的正面與負面行動反而能相輔相成。
4/5誰偷了垃圾桶?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AI的幫忙讓人們更容易踏入創意產業,但可能會造成整體藝術創新程度下滑。 一項刊登在「科學先端」期刊的研究顯示,AI平均將單一寫手的創造力品質提升多達10%,將故事有趣程度提升22%,但也發現,有AI協助編造的故事,看起來比那些完全沒有AI幫忙的更相似,因為寫手們擺脫不掉AI建議的靈感。 From 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最近開始慢慢接觸ChatGPT,主要是對文本生成有興趣,且前一段時間去書店看到結合一些軟體做成影片、圖片各種內容等。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來談談生成式AI對未來世界的轉變: 商業格局重新構想:邁向未來,生成式人工智慧成為改變商業格局
Thumbnail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但在文案領域還有些許無法取代的部分,例如幽默感、跨文化溝通、小眾文化和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AI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卻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因此文案工作者仍然具有獨特價值。此外,奢侈品、專業技術產業和業務溝通底稿等領域,也是AI難以取代的內容。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AI的幫忙讓人們更容易踏入創意產業,但可能會造成整體藝術創新程度下滑。 一項刊登在「科學先端」期刊的研究顯示,AI平均將單一寫手的創造力品質提升多達10%,將故事有趣程度提升22%,但也發現,有AI協助編造的故事,看起來比那些完全沒有AI幫忙的更相似,因為寫手們擺脫不掉AI建議的靈感。 From 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最近開始慢慢接觸ChatGPT,主要是對文本生成有興趣,且前一段時間去書店看到結合一些軟體做成影片、圖片各種內容等。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來談談生成式AI對未來世界的轉變: 商業格局重新構想:邁向未來,生成式人工智慧成為改變商業格局
Thumbnail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但在文案領域還有些許無法取代的部分,例如幽默感、跨文化溝通、小眾文化和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AI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卻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因此文案工作者仍然具有獨特價值。此外,奢侈品、專業技術產業和業務溝通底稿等領域,也是AI難以取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