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hatGPT 奪走的不是寫作的能力|美國技術作家 Paul Graham:寫作,是對清晰思考的能力要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Paul Graham, founder of Y Combinator. Photographer: Guy Calaf/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Paul Graham, founder of Y Combinator. Photographer: Guy Calaf/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本文翻譯自 Paul Graham 的文章 Writes and Write-Nots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正在目睹一項長久以來被視為基本的技能逐漸被淡化 — — 寫作。根據美國技術作家 Paul Graham的觀察,他預測:

未來會形成「會寫作」和「不會寫作」的社會

下文將分析這個預測及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性影響。




為何寫作如此艱難?

要掌握寫作的能力,並非只需學會字句的拼接,還需要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寫作之所以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正是因為「清晰思考」這件事本身就極為困難。

寫作的難度在於:要求人們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一層一層的剖析、提煉,直到形成邏輯通順的表達。


要掌握寫作的能力,並非只需學會字句的拼接,還需要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


Graham 指出,即便在學術界,許多高階職位人員都面臨寫作的挑戰,並且常因無法面對這種壓力而選擇抄襲。這些壓力反映了即便是經過多年學習和訓練的專家,仍然對寫作心生畏懼,因為寫作的難度並未隨著知識的增加而顯著降低。


寫作的需求 VS. 技術的取代

隨著社會進步,我們不僅沒有減少對寫作的需求,反而在許多領域中要求越來越高。

無論是在學術、職場或是社交媒體上,寫作都是一種溝通和表達的重要工具。然而,隨著 AI 生成技術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可以依賴人工智能完成本該親自撰寫的文本,這導致人們對寫作的壓力大大減少。這種壓力的釋放雖然帶來便利,卻也埋下了某種隱患。


從前還能勉強寫些「尚可」文本的那群人將逐漸依賴 AI,直到失去寫作能力。


Graham 認為,未來將出現「會寫作的人」和「不會寫作的人」的明顯分化,而兩者之間的中間地帶將逐漸消失。這意味著,從前還能勉強寫些「尚可」文本的那群人將逐漸依賴 AI,直到失去寫作能力。



寫作與思考不可分割的關係

寫作本質上是一種將思維外化的過程。美國電腦科學家 Leslie Lamport 曾說:

「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

這句話點出了寫作和思考的內在關聯。寫作並非只是紀錄已經形成的思維,而是一個發現、探索、澄清思維的過程。

美國電腦科學家 Leslie Lamport 曾說:「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電腦科學家 Leslie Lamport 曾說:「如果你沒有在寫作,那麼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來源:維基百科



當寫作逐漸被取代,最終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寫作本身,而是我們的思考能力。Graham擔心,在寫作被大部分人放棄的未來,社會將分化成「會思考的人」和「不會思考的人」。這樣的社會不僅在智力層面上變得兩極化,甚至可能會逐漸走向單一的思維模式。


技術替代傳統技能的歷史警示

技術取代人類技能並非新鮮事。黑鐵匠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逐漸消失,體力勞動者的強壯身體也在現代辦公室生活中變得罕見。如今,許多人透過健身來維持身體健康和力量,而在寫作逐漸成為少數人專屬技能的未來,或許同樣會有一部分人選擇「練習思考」來保持自己的智力水準。

然而,與體力不同的是,思考是一種更為細膩和深刻的技能。


與體力不同的是,思考是一種更為細膩和深刻的技能。


若僅依賴「選擇」來維持寫作和思考能力,整個社會的整體思維水平可能會出現倒退。這種倒退不僅會影響個人的知識成長,也會限制人們的溝通能力和理解力,最終影響到社會整體的創新和發展。


如何應對寫作能力的下降

隨著 AI 在文書處理上的逐步普及,我們不妨思考如何面對這個挑戰。

一方面,個人可以選擇定期練習寫作,將其作為一種維持清晰思維的方式;另一方面,教育系統或許也應該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


教育系統或許也應該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教育系統或許也應該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技術便利而導致基本能力的退化。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此外,企業和機構也可考慮如何在 AI 輔助寫作的情況下,保持員工的思維能力,例如要求定期提交個人觀點的原創報告或心得。




寫作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Graham 的觀點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寫作不僅是技能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隨著 AI 的發展,許多曾被視為基本的技能逐漸被取代,這也促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在技術時代的價值所在。寫作能力的下降可能會帶來的社會風險,提醒我們有意識地保持、培養這項技能,以維持自我思考的獨立性和深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33會員
288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文介紹 ChatGPT 如何幫助作家提高創作效率與質量,並在靈感激發、編輯反饋、詞彙選擇等方面提供實際案例說明。透過 AI 的即時協助,作家能突破創作瓶頸,發掘更多創作潛力,並提升寫作體驗。
Thumbnail
本文介紹 ChatGPT 如何幫助作家提高創作效率與質量,並在靈感激發、編輯反饋、詞彙選擇等方面提供實際案例說明。透過 AI 的即時協助,作家能突破創作瓶頸,發掘更多創作潛力,並提升寫作體驗。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你嘗試過使用GPT輔助你寫文章嗎? GPT擅長寫文章,但是GPT不擅長創作。 若你剛開始嘗試使用GPT寫文章,一定要避免這三大錯誤: 錯誤1 - 過分依賴GPT的自動化 我在2023年的4月到7月,大量借助GPT4來寫作次原子想法。 雖然GPT4幫助我提升了文章的產量,但寫作的樂趣也下降了
Thumbnail
你嘗試過使用GPT輔助你寫文章嗎? GPT擅長寫文章,但是GPT不擅長創作。 若你剛開始嘗試使用GPT寫文章,一定要避免這三大錯誤: 錯誤1 - 過分依賴GPT的自動化 我在2023年的4月到7月,大量借助GPT4來寫作次原子想法。 雖然GPT4幫助我提升了文章的產量,但寫作的樂趣也下降了
Thumbnail
善用新興工具並發揮最佳的使用方式,並保持一顆高學習力的心及堅定的意志,時時精進自己,掌握時代脈動與時機,是較為積極之作為。
Thumbnail
善用新興工具並發揮最佳的使用方式,並保持一顆高學習力的心及堅定的意志,時時精進自己,掌握時代脈動與時機,是較為積極之作為。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吃飯,聊到AI的話題時,我們在媒體上都有共同的感受,報導的內容都是憂心大過於開心,內容皆著作XX職業將被AI取代。 果真是如此嗎,當我利用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後」,我發覺AI的發明對我來說反而是創作的利器,怎麼說呢?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吃飯,聊到AI的話題時,我們在媒體上都有共同的感受,報導的內容都是憂心大過於開心,內容皆著作XX職業將被AI取代。 果真是如此嗎,當我利用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後」,我發覺AI的發明對我來說反而是創作的利器,怎麼說呢?
Thumbnail
ChatGPT的出現,讓許多人都大感興趣與恐慌。 有興趣的是,ChatGPT到底有多厲害?它是否可以幫忙寫論文,做計劃,做許多許多可能人類做起來很繁瑣又花時間的事情,而它只要幾秒鐘就解決了。 恐慌的是,如果ChatGPT真的可以做到這些,那麼是不是很多職務都可能被AI取代而消失,搶了人類的飯碗。
Thumbnail
ChatGPT的出現,讓許多人都大感興趣與恐慌。 有興趣的是,ChatGPT到底有多厲害?它是否可以幫忙寫論文,做計劃,做許多許多可能人類做起來很繁瑣又花時間的事情,而它只要幾秒鐘就解決了。 恐慌的是,如果ChatGPT真的可以做到這些,那麼是不是很多職務都可能被AI取代而消失,搶了人類的飯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