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1-3 : 養成習慣,你該信任「動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開始執行所篩選出的黃金行為了嗎?過了一週,每天都能打勾嗎?

如果沒有做到,這絕對不是因為你意志不堅、沒有自律力、比別人差的原因,而是你錯估自己執行這個行為的難易程度。要持續執行一個習慣比想像中困難,我們需要調整策略,一次性的成功並不等於能持續做到,在衡量黃金行為的橫軸「你執行這個行為的難易程度」時,我們必須考慮動機和能力這兩個關鍵因素。


讓我們用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來進一步解釋。

▌ 行為模型:B=MAP


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是B=MAP(B代表行為、M是動機、A是能力、P是提示)。行為發生於動機、能力和提示三要素同時出現,動機是做某行為的慾望,能力是執行某行為的本事,而提示則是提醒你去做某行為的信號。


當一個人受到提示要行動時,行動會不會執行,要看提示出現時她的動機和能力正處於什麼位置。例如,如果她想整理桌面,動機位於中等水平,而能力偏向容易,行為提示點位於行動線上方,行為就會發生。但如果是很高的動機卻缺乏能力(比如你要整理的不是稍微凌亂的桌面,而是堆滿雜物的桌子),被提示時,你可能會因為不知如何開始而放棄行動。而如果你有能力做這件事但動機很小,即使收到提示,你也不太可能採取行動。能成為習慣的行為通常會穩固地落在行動線之上。

raw-image

假設把動機從低到高、能力從難到簡單,我們在提示出現的時候,

❶行為非常容易發生(區域在行為線的右上方區域):「動機高、能力簡單」、「動機中等、能力簡單」、「動機高、能力中等」、「動機中等、能力中等」。

❷行為可以發生:「動機低、能力簡單」、「動機高、能力難」。

❸行為不大可能發生(區域在行為線的左下方區域):「動機低、能力難」、「動機中等、能力難」、「動機低、能力中等」。

但我們常常有錯誤觀念,以為我們的動機一定都會維持在高點,這樣即使習慣的難度較難,我們也可以輕易的執行。但事實上動機的波動值非常大,你如果信賴你的動機,你反而會常常掉入自己設下的坑,反過來質疑自己,這事情不難押? 我為什麼沒有辦法持續? 甚至覺得自己怎麼能力那麼差....事實上,這根本不是你能力的問題,而是動機在搗亂。


▌ 動機:行為模型中的不可靠變數


動機是行為改變中最不可靠的變數。許多人誤以為只要認識到某件事的好處,或是給予足夠的獎勵,就能激發持久的動機。然而,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即使我們一開始充滿熱情,想要培養新習慣或是完成某個目標,這股熱情通常無法持續太久。這就像新年新希望一樣,我們在年初時信心滿滿,但隨著時間推移,最初的熱情逐漸消退,最後可能完全放棄原本的計畫。

動機的波動性是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研究表明,我們的動機水平會隨著一天中的時間而變化。通常在早晨時分,人們的動機達到最高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重要的決定最好在早上做出。隨著時間推移,動機水平會逐漸下降,到了晚上可能降至最低點。這種波動不僅存在於每日週期中,還會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例如,許多人會發現在寒冷的冬天,運動的意願明顯下降;或是在炎熱的夏季,戶外活動的興致大不如前。

更令人困惑的是動機的複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同一個行為背後可能存在多重動機,這些動機之間經常相互競爭和衝突。比如,一個人可能同時受到健康意識的驅使想要運動,卻又被休息放鬆的慾望所牽制。有時候,動機的消失也顯得莫名其妙。你可能計劃已久要參加一個重要的學習活動,但在最後一刻,因為得知朋友們要聚會而改變主意。這種突如其來的動機轉變,往往讓人感到困惑,也凸顯出單純依賴動機來維持行為改變是多麼不切實際。這種複雜的動機互動模式,使得行為的預測和控制變得極其困難。


我們應該意識到,僅依賴高動機來實現持久改變是不可靠的。相反,我們應該調整「能力」的要素,才可以培養不受動機波動影響的穩定習慣。這樣,即使在動機低落時,我們也能持續朝著我們想達到的志向前進。下一篇就讓我們繼續聊聊「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51會員
70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2025/04/25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2025/04/25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4/11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1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原子習慣重點整理,養成習慣的 4 階段 提示 觸發行為的信號 可以是時間、地點、事件暗示大腦應該採取哪種習慣 渴望 行為背後的動機 渴望是想要改變內在狀態的驅動力不是渴望習慣本身,而是渴望習慣帶來的改變或結果 回應 實際的習慣或行為 可以是思想或行動取決於你的動機程度和執行該行為的難易程度
Thumbnail
原子習慣重點整理,養成習慣的 4 階段 提示 觸發行為的信號 可以是時間、地點、事件暗示大腦應該採取哪種習慣 渴望 行為背後的動機 渴望是想要改變內在狀態的驅動力不是渴望習慣本身,而是渴望習慣帶來的改變或結果 回應 實際的習慣或行為 可以是思想或行動取決於你的動機程度和執行該行為的難易程度
Thumbnail
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公式,強調將行為變得容易是驅動改變的關鍵。相較於期待高動機,分析行為難題並使用PAC模型重新設計行為,可以降低行為難度,促進習慣的形成。透過找到障礙、分解動作以及改善情境,個人在面對新習慣時將獲得更大的信心與成功感,最終持續推動自我成長
Thumbnail
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公式,強調將行為變得容易是驅動改變的關鍵。相較於期待高動機,分析行為難題並使用PAC模型重新設計行為,可以降低行為難度,促進習慣的形成。透過找到障礙、分解動作以及改善情境,個人在面對新習慣時將獲得更大的信心與成功感,最終持續推動自我成長
Thumbnail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許多人常常忽略了動機和能力的影響。根據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動機、能力和提示三者的結合才會形成行為。本文深入探討動機的波動性會影響我們執行新習慣的穩定性,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能力的因素,以便在動機低時也能繼續前進,建立持久的行為改變。
Thumbnail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許多人常常忽略了動機和能力的影響。根據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動機、能力和提示三者的結合才會形成行為。本文深入探討動機的波動性會影響我們執行新習慣的穩定性,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能力的因素,以便在動機低時也能繼續前進,建立持久的行為改變。
Thumbnail
動機是行動的起點,但唯有穩定的習慣才能持續推動我們前進。本文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習慣,將初始的動機轉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解釋習慣如何改變人生,以達成持續進步的成功祕訣。
Thumbnail
動機是行動的起點,但唯有穩定的習慣才能持續推動我們前進。本文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習慣,將初始的動機轉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解釋習慣如何改變人生,以達成持續進步的成功祕訣。
Thumbnail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若你想要改變卻自我矛盾,請相信微小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若你想要改變卻自我矛盾,請相信微小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法格行為模型是用來拆解人類行為的一個公式,任何行為都可以拆解成三要素: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觸發點(Trigger)。
Thumbnail
法格行為模型是用來拆解人類行為的一個公式,任何行為都可以拆解成三要素: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觸發點(Trigger)。
Thumbnail
你相信簡單的小習慣,就能引發巨大的改變嗎?許多人認為,培養習慣應該一步到位,養成最好的那個習慣並堅持下去;更多人相信,只要人們能認清事實,他們就會做出改變。所以,我們只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進而改變對方的行為。事實上,這是對習慣養成與行為改變的一種誤解。
Thumbnail
你相信簡單的小習慣,就能引發巨大的改變嗎?許多人認為,培養習慣應該一步到位,養成最好的那個習慣並堅持下去;更多人相信,只要人們能認清事實,他們就會做出改變。所以,我們只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進而改變對方的行為。事實上,這是對習慣養成與行為改變的一種誤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