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這裡聽】
在職場中,與主管的互動是我們職涯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好的主管能帶領團隊實現卓越,但當主管的能力或行為模式存在問題時,我們往往需要額外的智慧跟心力來應對。
這裡呢,我將探討三種常見的主管類型:缺乏安全感的主管、自我中心的理想主義主管,以及努力但能力有限的主管,並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
第一類型:缺乏安全感的主管
特徵:
- 傾向於微管理,對每個細節都過度關注。
- 對下屬缺乏信任,頻繁要求匯報。
- 在會議或對外場合可能表現出不專業或不確定。
挑戰:
這類主管通常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或對環境感到不安而變得控制慾強。他們的行為可能導致團隊士氣下降,甚至拖慢整體工作效率。
應對策略:
- 透明化溝通:主動向主管分享你的工作進展,讓他們了解細節並減少不必要的擔憂。比方說,你可以定期提供簡潔的報告,讓老闆知道關鍵任務的進度與下一步計劃,能有效緩解他們的不安。
- 降低頻率,提升效率:如果主管經常要求高頻率的會議或檢討,試著提前準備好具體數據和事實。盡可能用一次「充分的解釋」來替代「多次重複的討論」,同時也可以建立信任。
- 適度妥協:對於無傷大雅的要求,比方說...文件格式啦...字體細節啦...,其實可以選擇配合,避免將精力浪費在無謂的爭論上。
- 營造充分溝通的環境:另外,試著讓團隊有相當充分開放的溝通,讓主管感覺自己被支持。可能會逐漸減少主管對細節的過度干涉。
第二類型:自我中心的理想主義主管
特徵:
- 覺得自己是團隊的救世主,經常推出新穎但不切實際的計劃。
- 注重表面成效,可能忽視現實問題。
- 可能因過去的成功而過於自信,對新挑戰缺乏理解。
挑戰:
這類主管的過度自信可能導致資源配置出問題或工作重心偏移,進而影響團隊。
應對策略:
- 以事實為基礎溝通: 用數據、客戶的實際狀況、和跨部門合作收集來的確實資訊,來支持你的觀點。比方說,如果主管提出一個新方案,試著解釋潛在風險和可能的替代選項,而不是直接否定。
- 強調成果,降低摩擦: 嘗試將他們的「理想」與「現實」落地結合起來,將資源投入到能夠帶來快速成果的部分,以減少後續推進的阻力。
- 利用他們的影響力: 自我中心的主管通常善於在高層中爭取資源。你可以幫助他們準備更有說服力的數據或案例,讓他們在內部爭取更多支持,進而間接幫助你的團隊。
- 適時引導目標設定: 當他們提出一些過於理想化的計劃時,試著將目標具體化。你可以試著將模糊的構想拆解為幾個可行的小目標,逐步推進,這樣既能滿足他們的創新需求,又不會過於脫離現實。
第三類型:努力但能力有限的主管
特徵:
- 工作態度勤奮,但缺乏策略性思考或決策能力。
- 在關鍵場合表現欠佳,甚至可能拖累團隊。
- 對自己的不足缺乏察覺,常需要下屬幫忙「收拾殘局」。
挑戰:
這類主管的存在可能增加下屬的負擔,但由於他們的忠誠度和勤奮態度,公司通常不會輕易更換他們。
應對策略:
- 瞭解他們的優先事項:試著理解他們瞎忙背後的原因,特別是幫忙整理優先順序,比方說...是否有無法推掉的任務、或是有更高層的壓力。從過程中試著與主管建立互信關係。
- 提供具體建議:當你觀察到他們在某些領域存在問題時,適時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主管在「簡報」上特別不擅長,你特別熟悉這件事,那你可以主動協助準備或修改內容,讓他們的表現更符合期待。
- 尋求合作機會: 如果主管過於執著於一些低效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跨部門合作將部分壓力轉移,讓團隊有機會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領域。
- 善用雙向反饋: 在合適的情境下,給予主管建設性的建議,分享團隊對某些決策的看法,幫助主管「認識」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
終究,沒辦法應付「雷」主管的時候
我懂。即便我們再熟悉怎麼思考、準備、適應,那種「被控制的情緒」久了,還是會相當程度影響我們的工作表現、專業判斷、甚至讓「向上管理」陷入更大的挑戰。
因此,以下是一些心理調適建議:
- 避免自責: 當與主管意見不合時,真的「不要」把所有責任歸咎於自己。專注於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其他不能掌握的,就真的不是我們應該去干涉的。
- 設立界限: 下班後就去運動、找朋友聊聊、在家打電動、追追劇,試著拉開「工作」與「生活」的距離,避免因主管的問題、而過度消耗自己的精力。
- 為未來鋪路:你終究是可以離職的。這一遭「向上」管理的過程或許沒有太多效果,但這一份經歷總是會成為未來成長的「基石」,在職涯上鑄造更堅實的基礎。
- 尋找支持系統:心情過不太去的時候,可以回到同溫層暖一下。找同事或職場導師討論你的困難,獲取一些支持與建議,可以幫助你回穩。還有餘裕的話,可以利用這些對話來拓展你的視野和解決方案。
結語
不論你的主管是哪一種類型,他們的行為和決策都可能深刻影響你的職場體驗。但與其將時間花在抱怨上,不如回頭專注於在自己能力上的成長與突破,變更強,就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