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白的選擇:人是否有死亡的自由

更新於 2024/11/15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人不可能在不快樂的狀態下自行發明停泊的地點、愛人和朋友,一如他們不可能發明自己的父母。生命給我們這一切,也帶走這一切,而最困難的便是給生命一個肯定的答案。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喬瓦尼的房間》(Giovanni’s Room)

 

2024年10月24日,一則新聞迅速在網絡平台上發酵:

一位名叫沙白的42歲上海女性,在瑞士選擇了安樂死,成為首位公開在瑞士實施安樂死的中國大陸人士。這一事件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社會大眾的強烈反應。

據網絡消息指出:沙白,原名鄭豐,是一位備受關注的網絡紅人。她在20歲時被診斷出患有紅斑狼瘡,這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嚴重侵蝕了她的生活品質。多次的復發和無盡的病痛,最終導致了她的腎衰竭。面對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她毅然決然地前往瑞士,選擇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一選擇在中國社會引發了軒然大波。

支持者認為,她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追求解脫的勇氣值得尊重和理解。

反對者則猛烈抨擊她的行為,指責她自私自利,罔顧父母的情感,甚至質問:「如果是你的父母這麼做,你是否能接受?」更有甚者,對她的一些個人觀點,如支持器官買賣,提出了嚴厲的道德批判。

沙白的選擇,究竟是對自由的捍衛,還是對社會倫理的挑戰?這一事件不僅觸動了公眾的神經,更引發了關於自由、生命價值和社會規訓的深刻討論。

 

一、何謂自由?

要深入理解沙白的選擇,我們必須首先探討「自由」的本質和邊界。

自由,這個看似簡單卻極其複雜的概念,歷來都是哲學家們熱議的話題。

20世紀著名的政治哲學家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和當代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A. 柏林的自由觀: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對立與平衡

柏林在其著名的《兩種自由概念》中,將自由劃分為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

•      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

指個人不受外在干涉的權利,即在不被他人或權威強迫的情況下,自主選擇生活方式。消極自由強調的是個體擁有免於他人干涉的空間,重視個人的獨立性和私密領域。

•      積極自由(Positive Liberty)

強調自我實現和自我掌控的能力,即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積極自由關注的是內在的自主性,要求個人不僅有選擇的自由,還要有實現這些選擇的能力,以及對自身行為的完全理解和掌控。

 

柏林指出,這兩種自由雖然看似互補,但在實踐中常常產生衝突。

過度強調積極自由,可能導致集體主義壓力,甚至演變為極權主義。當社會以「共同善」或「更高目標」為名,迫使個人犧牲自身自由時,積極自由就可能變質,成為壓迫的工具。

 

在沙白的案例中,她的選擇可以被視為消極自由的極致體現。她在不受外界干涉的情況下,做出了對自己生命的最終決定。

然而,社會的強烈反對和道德譴責,恰恰反映了積極自由可能帶來的集體主義壓力。社會試圖以道德和倫理的名義,干涉她的個人選擇,迫使她遵循所謂的「正確」道路。

 

B. 韓炳哲的自由批判:偽自由與自我壓迫的隱形枷鎖

當代哲學家韓炳哲從另一個角度對自由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認為,現代社會的自由常常表現為自我控制和自我壓迫。個體在「績效社會」中,被驅使著追求效率、成功和自我優化,陷入了無止境的自我剝削和內心焦慮。

韓炳哲指出,這種所謂的「自由」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奴役。人們在追求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喪失了真實的生活體驗和內心的平靜,被社會的規訓和他人的期待所束縛。

 

在沙白的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這種「偽自由」的拒絕。她不願再被病痛和社會期待所壓迫,不願按照他人的標準繼續生活,而是選擇了按照自己的意願結束生命。這種選擇,既是對自我存在的肯定,也是對現代社會規訓的反抗。

 

raw-image


二、人是否有自殺的自由?

自殺,這一極具爭議性的行為,涉及到個人對生命的終極支配權。柏林的消極自由觀認為,個體有權在不受外界干涉的情況下,決定自己的命運,包括生與死。

然而,柏林也提醒我們,若自殺的選擇是出於逃避痛苦或壓力,而非理性的自我實現,那麼它可能並非真正的自由,而是對自由的誤解和濫用。

在沙白的案例中,她並非出於一時衝動或絕望,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她對自己的病情、生活品質和未來都有清醒的認識,選擇安樂死是她對自己生命的自主安排。

這當中,我們看見了一種衝突,這個衝突來自個人的自殺選擇與社會期望的衝突。

中國社會普遍存在一種「嚴肅主義」,認為生命至高無上,只有在極度痛苦無法承受的情況下,選擇自殺才是「正當」的。社會賦予了痛苦一種道德價值,彷彿經歷了極致的苦難,才有權選擇解脫。

這種觀念實際上是對個人自由的干涉和壓制。社會試圖以道德標準評判個體的生命選擇,剝奪了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自主權。

沙白的選擇,挑戰了這種社會預設。她不願意接受無盡的痛苦,也不願為了他人的期待而繼續生活。她的決定,引發了公眾的強烈反應,反映了社會對個人自由和生命權的認知局限。

從存在心理學的視角,自殺可以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途徑。

存在心理學強調個體對生命意義的自主追尋。心理學家路德維希.賓斯萬格(Ludwig Binswanger)曾研究過一個案例(Ellen West):一位女性在接受治療後,依然選擇了自殺。賓斯萬格認為,她的死亡是自我實現的必然之路,是對自我存在的最終確認。

對於那些內心沒有衝突、明確選擇自殺的人來說,心理治療的介入並非必要。

沙白正是這樣一個例子。她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了明確的自覺和平靜,沒有內在的掙扎和矛盾。因此,我們應當尊重她的選擇,而非試圖以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她。

 

三、規訓與反規訓:文化語境下的思考

中國傳統文化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先苦後甘」等觀念深入人心,將苦難與成功緊密綁定。苦難被賦予了道德價值,彷彿不經歷痛苦,就不足以獲得幸福或成就。

這種規訓使得人們習慣於將吃苦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對拒絕吃苦的人產生不滿。社會對「刻意吃苦」的推崇,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規訓著個體的行為和價值觀。

沙白的選擇,正是對這種刻意吃苦規訓的反抗。她堅持「我不吃苦,我要快樂到大結局」,拒絕接受無意義的痛苦作為生命的必然組成部分。

她的選擇挑戰了社會的傳統觀念,引發了人們的質疑和憤怒。然而,這正是她自由意志的體現,是對自我生命的自主定義。

著名作家余華曾指出:「不要吃沒有必要的苦,吃苦就是吃苦。」

他的觀點解構了「苦難崇拜」的荒謬性。苦難本身並不具有神聖性,刻意追求痛苦並不能賦予生命更高的價值。

沙白的選擇,與余華的觀點不謀而合。她拒絕了社會對苦難的崇拜,選擇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和離開。

 

四、不歌頌活著,也不歌頌死去,唯歌頌自由

在社會輿論中,常常存在對死亡或活著的「歌頌」。然而,無論是歌頌死亡還是活著,本質上都是一種他者的正義,是外界價值觀的投射。

為了迎合他人的「正義」而選擇死亡或生存,都是一種偽自由,都是對個體自主性的侵蝕。真正的自由,不應被他人的道德標準所綁架。

在對沙白之死的批評中,有人以社會學家艾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的「利己性自殺」來批判沙白的做法,認為她的選擇是自私的,罔顧父母的情感,甚至質問:「如果是你的父母這麼做,你是否能接受?」

然而,我們不妨反思一下所謂的「利他性自殺」。在一些文化中,存在著長者為了部落或家庭的利益,自願離開群體,獨自等待死亡的傳統。例如「因紐特人」的傳說:在因紐特人的文化中,有關於老年人為了不拖累家庭,在食物匱乏時,自願離開群體的故事。

類似行為看似是為了他人利益的「利他性自殺」,但實際上也是在特定文化和社會規訓下的選擇。它們強調個體為集體利益而犧牲自身,似乎符合道德標準。

然而,這種「利他性自殺」真的高尚嗎?它是否忽視了個體的自由和意願?事實上,這種做法依舊是一種功利主義的思想,罔顧了人的自由,強調了集體意志對個體的壓迫。

因此,無論是「利己性自殺」還是「利他性自殺」,都無法脫離對個體自由的侵蝕。以道德和集體利益之名,要求個體犧牲自我,本質上是一種教條主義和少數意志下的規訓。

這正義嗎?未必見得。

沙白的選擇,不應被強行納入「利己」或「利他」的道德框架中評判。她的行為是對偽自由的抗拒,是對自我存在的肯定。

真正的自由,應該超越功利主義的束縛,尊重個體的自主選擇,而非以道德或集體利益之名,限制個人的意願。


raw-image


五、誰才是需要諮商的人?

那些因沙白的選擇而感到不安、憤怒的民眾,實際上是被自己的價值觀和情感所困擾。他們的反應反映了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內在衝突。

他們可能被社會長期規訓所影響,認為生命必須符合某種道德標準,痛苦必須被接受,犧牲是高尚的。

或許,這些民眾需要問問他們自己,為什麼他人的選擇會對自己產生如此強烈的影響?他們是否被教條主義和功利思想所束縛,忽視了對個體自由的尊重?

通過內省,他們可能會發現,真正需要調整的是自己的觀念,而非他人的選擇。

 

結語:靈魂的高貴在於獨立性

沙白的離去,給我們留下了諸多思考和疑問。她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對生命的理解和對自由的追求。她的故事,或許會被時間所淡忘,但引發的關於自由、生命和存在的討論,將持續影響著我們。

沙白的某些觀點,如支持器官買賣,確實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質疑。然而,這些觀點不應影響她在不侵犯他人權益的情況下,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利。

在自由主義的框架內,個體的生命權是與其社會觀點分離的基本權利。她的選擇,是對自我生命的自主安排,不應被他人觀點所左右。

自由的核心在於個體對自身存在的完全掌控,而不被他人觀點或社會價值規訓所侵蝕。沙白的選擇,體現了對生命自主權的堅守,是對偽自由和功利主義的抗拒。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問問自己:在社會的規訓、教條主義和他人的期待中,我們是否真正擁有了內心的自由?我們是否有勇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我們或許不認同她的觀點,但我們應當尊重她的選擇。尊重他人的選擇,也是尊重我們自己的靈魂。

正如柏林和韓炳哲所指出的,自由不應被道德化、功利化或規訓化,而應是個體對自我存在的真實追尋。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質疑教條主義和功利思想對個體自由的侵蝕。

在這個充滿喧囂與紛爭的時代,靈魂的高貴,正在於它的獨立性和對自由的堅守。讓我們不再用他者的正義去評判他人的選擇,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avatar-img
77會員
78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療癒的真諦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接納真實的自己,勇於與他人連結。 正如歐文.亞隆所說:「當我們不再試圖完美時,我們才能真正地完整。」
我們習慣用止痛藥消除身體的疼痛,用社交媒體填補內心的空虛,用忙碌來逃避深層的困擾。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暫時掩蓋問題,而不能真正解決它。在某個安靜的時刻,當我們放下手機,停下腳步,內心那些未被說出的故事,那些真實的「痛」與「痛苦」,依然在那裡,等待被看見,等待被理解。
共情不同於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人的困境表示關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則需要我們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療癒的真諦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接納真實的自己,勇於與他人連結。 正如歐文.亞隆所說:「當我們不再試圖完美時,我們才能真正地完整。」
我們習慣用止痛藥消除身體的疼痛,用社交媒體填補內心的空虛,用忙碌來逃避深層的困擾。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暫時掩蓋問題,而不能真正解決它。在某個安靜的時刻,當我們放下手機,停下腳步,內心那些未被說出的故事,那些真實的「痛」與「痛苦」,依然在那裡,等待被看見,等待被理解。
共情不同於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人的困境表示關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則需要我們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也許所謂的「自由意志」,我們以為是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只是讓我們「以為」是。 你是否相信命定論?認為的一切選擇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早已設定的路?還是覺得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 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兩個看似對立
Thumbnail
靈魂高於物質, 擁有美德 virtue 的靈魂, 是不會被惡的靈魂擊敗的.
Thumbnail
Augustine 說, 那麼, 讓我們現在一起考慮這樣一件事, 一個人內心的完美秩序是什麼. 人類在同一個律法下合一(這律法是我之前說的暫時性的法律), 從而構成了民族. 首先, 告訴我是否你絕對的肯定你是活著的狀態. Evodius 說, 我不能更肯定我是活著的了. Augus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全人類的性命。/ 比起心靈,要優先拯救肉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自然而然的活著,發現自己正在給予時,就會體會到自由的來源是生命,而這種活著即榮耀的存在,就會被定義為愛,而自己只是活著,用光芒回饋給造物主。 於是若在自由的來源是生命下,再定義自由,就會找到自由的來源是自然而然的給予。 而愛是環境對此現象的描述,榮耀是本身存在時的樣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解析絕對的愛,經由不同情來表達時的差異,藉此發現絕對的愛來自於自由,而自由來自於榮耀的彼此彰顯。 在這樣天生的自然之中,有自由才有愛,但只有愛才能把誕生自由的榮耀,透過彼此彰顯而涵蓋在一起。 給予只是產品,愛只是用來闡述說明,但自由的誕生,若沒有給予或沒有愛都不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Thumbnail
從輪迴中解脫 不少人們追求的是解讀是 「可以不再投胎成人」、「為了可以不再當人」......   當人很苦,但是「靈魂投入人類這件事,本質上一直是自願的」 (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能感應後的理解) 其實是自願來當人的 、但因感受到苦又為了不想當...... 這樣,不是與初衷違背了嗎.
Thumbnail
運用與生俱來的內在力量解放過去並自由的發揮新的可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也許所謂的「自由意志」,我們以為是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只是讓我們「以為」是。 你是否相信命定論?認為的一切選擇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早已設定的路?還是覺得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 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兩個看似對立
Thumbnail
靈魂高於物質, 擁有美德 virtue 的靈魂, 是不會被惡的靈魂擊敗的.
Thumbnail
Augustine 說, 那麼, 讓我們現在一起考慮這樣一件事, 一個人內心的完美秩序是什麼. 人類在同一個律法下合一(這律法是我之前說的暫時性的法律), 從而構成了民族. 首先, 告訴我是否你絕對的肯定你是活著的狀態. Evodius 說, 我不能更肯定我是活著的了. Augus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全人類的性命。/ 比起心靈,要優先拯救肉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自然而然的活著,發現自己正在給予時,就會體會到自由的來源是生命,而這種活著即榮耀的存在,就會被定義為愛,而自己只是活著,用光芒回饋給造物主。 於是若在自由的來源是生命下,再定義自由,就會找到自由的來源是自然而然的給予。 而愛是環境對此現象的描述,榮耀是本身存在時的樣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解析絕對的愛,經由不同情來表達時的差異,藉此發現絕對的愛來自於自由,而自由來自於榮耀的彼此彰顯。 在這樣天生的自然之中,有自由才有愛,但只有愛才能把誕生自由的榮耀,透過彼此彰顯而涵蓋在一起。 給予只是產品,愛只是用來闡述說明,但自由的誕生,若沒有給予或沒有愛都不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Thumbnail
從輪迴中解脫 不少人們追求的是解讀是 「可以不再投胎成人」、「為了可以不再當人」......   當人很苦,但是「靈魂投入人類這件事,本質上一直是自願的」 (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能感應後的理解) 其實是自願來當人的 、但因感受到苦又為了不想當...... 這樣,不是與初衷違背了嗎.
Thumbnail
運用與生俱來的內在力量解放過去並自由的發揮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