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信任與理解,發現孩子的學習潛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關於作者

約翰·霍特(John Holt)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專注於兒童學習行為的觀察和分析。他是美國「在家上學」運動的推崇者,著有《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孩子是如何失敗的》等經典著作,對兒童教育有深刻的見解和影響力。


本書旨在解決的問題

《孩子是如何學習的》旨在探討和解決兒童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主要問題包括:

1.     世界的陌生性:孩子對於陌生的世界需要不斷適應和分解來理解。

2.     理解和表達的困境:孩子無法完全理解他人和清晰表達自己。

3.     學習過程中的遺忘:孩子在學習新事物後容易忘記。

4.     資訊不足:孩子需要更多完整的資訊和語境來理解學習內容。

 

用成人的方式無法理解孩子

 

作者約翰·霍特在書中提出,用成人的方式去理解孩子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成人和孩子在認知和思維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可以從幾個書中的例子來說明。

例子1:學習五子棋

當我們教孩子下五子棋時,對我們來說,棋子和棋盤是熟悉的,我們知道規則和戰術。但對孩子來說,五子棋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事物。他們首先需要理解棋子和棋盤的概念,然後熟悉棋子的觸感、重量和顏色,最終才能掌握遊戲的規則。這過程對孩子來說是非常複雜且漫長的。如果我們忽略這些,直接用成人的理解去教孩子,往往會事倍功半。

例子2:理解和表達

孩子面對人類語言和肢體動作時,常常感到困惑和無法理解。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大人的對話可能只是一些難以理解的聲音,他們無法馬上聽懂,也無法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像我們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不懂當地的語言和習俗,卻需要和當地人交流,這種處境對孩子來說非常困難。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理解和表達,往往會忽視他們的實際困境。

例子3:犯錯

孩子們經常會犯一些成人看來很簡單的錯誤,比如摔破杯子或弄壞玩具。這些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們力量小或理解能力有限。就像我們在新的工作環境中常常出錯一樣,孩子們也會在不熟悉的情境中犯錯。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標準去糾正孩子,可能會忽視他們需要時間和練習來適應和學習。

 

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是什麼

 

作者約翰·霍特在書中提到,孩子學習的動力來源於好奇心、理解和表達的需求以及證明自己的欲望。這些動力可以透過幾個書中的例子來說明。


例子1:好奇心

有一個小男孩在雜誌上讀到一篇關於潛水的文章,他開始對潛水產生好奇,並主動向父母要來更多關於潛水的書。透過閱讀這些書,他了解到人們最初去潛水是為了尋找寶藏,這進一步激發了他的興趣,讓他去了解古希臘的歷史和《荷馬史詩》,從而對歷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例子說明了好奇心如何驅動孩子學習,並使他們在學習中保持高昂的興致。


例子2:理解和表達

孩子們有強烈的需求理解他人和表達自己。作者觀察到,當大人們說話時,孩子會一動不動地坐在旁邊,專心地聽著,這表明他們正在努力學習語言和溝通技巧。他們希望能理解大人在說什麼,並渴望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理解和表達的需求驅使孩子們不斷學習新的語言和交流方式。


例子3:證明自己

孩子們希望透過學習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作者提到,一個孩子看到大人可以輕易地畫出一棵樹,自己也會模仿。但是如果他畫不好,就會感到沮喪和憤怒。這種情況說明孩子有強烈的自卑感和虛榮心,他們希望透過學習來證明自己並獲得認可。

 

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境有哪些?

 

在《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中,約翰·霍特介紹了孩子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幾個主要困境,並提出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困境的建議。

 

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境

 

1. 世界的陌生性和遺忘

孩子們看到的世界是一個整體,他們需要不斷切割這個世界來理解每個部分。例如,當孩子第一次接觸五子棋時,他們需要先理解棋子和棋盤的概念,然後熟悉棋子的觸感、重量和顏色,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此外,孩子們在學習新事物後很容易忘記,例如當我們教孩子認識一個字,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可能會忘記這個字。


2. 資訊不足

孩子們學習新知識時,往往面臨資訊不足的問題。例如,當我們教孩子說話時,如果只給他們音節和單字表,而沒有給他們說話的語境和每句話的作用,孩子們會覺得非常困難。他們需要完整的資訊來理解和應用學到的知識。


如何幫助孩子脫離困境

1. 提供豐富的資訊和語境

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資訊不足的困境,我們應該提供更多的背景和語境信息。例如,在教孩子說話時,我們不僅要教他們單字和音節,還應該讓他們了解在不同情況下如何運用這些詞語。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


2. 鼓勵探索和試錯

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犯錯,例如摔破杯子或弄壞玩具。這些錯誤其實是孩子們探索和學習的一部分。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勇於探索和試錯,並在他們犯錯時給予支持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糾正。


3. 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時間

教育者應該對孩子充滿信心,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學習。我們不應該強行設定學習進度和時間表,而是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讓他們以自己的節奏學習。

 

錯誤的教育方法會阻礙孩子的學習

 

作者約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學習的》書中指出,許多傳統的教育方法其實在阻礙孩子的學習。以下是幾個書中的例子來說明這一觀點:

例子1:強迫式教育

作者提到,強迫式教育可以分為隱性和明顯兩種。明顯的強迫教育行為例如,當孩子對某個活動不感興趣時,家長用暴力或威脅方式強迫孩子去學習,這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對學習失去興趣。隱性的強迫教育行為則表現在家長常常問孩子各種問題,如「這是什麼?」、「這是誰?」。這種反覆提問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為了取悅大人,而不是出於自己的好奇心。


例子2:糾正行為

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和習慣,雖然看似合理,但過度的糾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作者舉例說明,當孩子默寫單字時,如果出現錯誤,教育者馬上糾正,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記憶產生懷疑,結果錯誤越來越多。過度的糾正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糾正的能力,他們會過於依賴他人的糾正,無法獨立發現和修正錯誤。


例子3:設定學習時間表

作者指出,許多教育者會根據孩子的年齡設定學習時間表,固定每個年級應該學什麼內容。這種方式忽視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進度,可能會壓抑孩子的學習動力。例如,有一個小女孩直到四年級才學會識字,但她在一年內迅速趕上了同齡人,這說明孩子的學習速度是多變的,我們不應強行規定孩子的學習進度。

 

結語

 

《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主要針對傳統教育方法的缺陷和錯誤進行批判,例如強迫式教育、過度糾正和設置嚴格的學習時間表等。然而,書中並未詳細闡述具體可行的教育方法,而是強調教育者應該給予孩子信任和支持,避免過度干涉,讓孩子自主學習。


對家長和教師的幫助

儘管如此,這本書仍然對家長和教師有重要的啟發和幫助:

1.     重新思考教育方式:透過書中對傳統教育方法的批判,家長和教師能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尋找更加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2.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書中強調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方式都是獨特的,這有助於家長和教師更加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調整教育策略。

3.     促進自主學習:書中提到要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學習,這鼓勵家長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更多地觀察和支持孩子的自主學習,而不是強行介入。

4.     理解孩子的處境:透過書中的觀點,家長和教師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提供更加適合的支持和幫助。

儘管本書沒有提出具體的教育方法,但它促使家長和教師重新審視傳統教育方式的缺陷,並強調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這些理念能夠為教育者提供新的視角,幫助他們更好地支持和引導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這種轉變本身就能帶來積極的教育效果。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12會員
223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2/10
金句: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面臨的痛苦往往來自於對變化的忽視。 0到2歲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四個關鍵字:改變、情緒、好奇心和自我意識。理解了寶寶的成長總是伴隨著變化,父母就能更好地應對問題,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崩潰。明白寶寶是透過情緒來表達自己,父母就能有效地與寶寶交流,建立安全感。
Thumbnail
2025/02/10
金句: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面臨的痛苦往往來自於對變化的忽視。 0到2歲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四個關鍵字:改變、情緒、好奇心和自我意識。理解了寶寶的成長總是伴隨著變化,父母就能更好地應對問題,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崩潰。明白寶寶是透過情緒來表達自己,父母就能有效地與寶寶交流,建立安全感。
Thumbnail
2025/02/03
金句:獨居不表示孤立無援,和家人住在一起也不意味著就可以放寬心。 這本書最終傳遞的訊息是,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老年生活,提前規劃並做好各種準備。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享受晚年的生活,無論是否獨居,都能安心且有尊嚴地面對死亡。上野千鶴子的書不僅是對老年生活的思考,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Thumbnail
2025/02/03
金句:獨居不表示孤立無援,和家人住在一起也不意味著就可以放寬心。 這本書最終傳遞的訊息是,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老年生活,提前規劃並做好各種準備。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享受晚年的生活,無論是否獨居,都能安心且有尊嚴地面對死亡。上野千鶴子的書不僅是對老年生活的思考,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Thumbnail
2025/01/30
金句:老年化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不僅因為我們都有父母,更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慢慢老去。 優雅地變老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以大體上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暴自棄地變老”。第二階段是“明智地變老”。第三階段是“創造性地變老”,在這個階段,老人將晚年的生活過成獨特的藝術品,展示出獨特的魅力和質感。
Thumbnail
2025/01/30
金句:老年化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不僅因為我們都有父母,更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慢慢老去。 優雅地變老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以大體上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暴自棄地變老”。第二階段是“明智地變老”。第三階段是“創造性地變老”,在這個階段,老人將晚年的生活過成獨特的藝術品,展示出獨特的魅力和質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學不起來,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學習風格沒對上。Vivian老師延伸數學文章,分享視覺、聽覺、讀寫、動覺四大學習風格,並提供免費線上測驗,幫助家長快速了解孩子適合怎麼學,讓學習從卡關轉向順利。
Thumbnail
孩子學不起來,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學習風格沒對上。Vivian老師延伸數學文章,分享視覺、聽覺、讀寫、動覺四大學習風格,並提供免費線上測驗,幫助家長快速了解孩子適合怎麼學,讓學習從卡關轉向順利。
Thumbnail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Thumbnail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Thumbnail
襁褓期到學齡前之間的小孩,都是在努力學習階段,他們會慢慢懂很多人世間的事物,但本質上,對於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大部份他們還是不太懂的。 也因為如此,他們是否乖巧,安靜,不亂哭,不胡鬧?很多情況,多少都會給大人帶來困擾。大人除了愛心,還得有耐心和信心,慢慢陪他們學習,一天一天成長。 話說我們家的
Thumbnail
襁褓期到學齡前之間的小孩,都是在努力學習階段,他們會慢慢懂很多人世間的事物,但本質上,對於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大部份他們還是不太懂的。 也因為如此,他們是否乖巧,安靜,不亂哭,不胡鬧?很多情況,多少都會給大人帶來困擾。大人除了愛心,還得有耐心和信心,慢慢陪他們學習,一天一天成長。 話說我們家的
Thumbnail
成就= 動機 X 方法 X 練習 好書分享:陪伴孩子高效學習 作者:陳志恆 天下文化出版 好一陣子沒有看親子類的書籍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自己孩子的一些狀況,書籍不是攻略沒有一個招式可以通用,比較有的是一種思維跟想法,換句話說,可能很多方式都未必有效,畢竟孩子們面對的世界
Thumbnail
成就= 動機 X 方法 X 練習 好書分享:陪伴孩子高效學習 作者:陳志恆 天下文化出版 好一陣子沒有看親子類的書籍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自己孩子的一些狀況,書籍不是攻略沒有一個招式可以通用,比較有的是一種思維跟想法,換句話說,可能很多方式都未必有效,畢竟孩子們面對的世界
Thumbnail
掌握越多的育兒資訊,加入各種育兒社團,反而更加焦慮不安,有時還陷入一種不得不比較的新壓力。我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也常會有這樣的時刻,育兒比天氣更加難以掌握。      懷孕時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孩子出生後擔心他奶喝得不足、排便正不正常,還有沒有呼吸?再大一點擔心他的專注能力、行為,還有與同學
Thumbnail
掌握越多的育兒資訊,加入各種育兒社團,反而更加焦慮不安,有時還陷入一種不得不比較的新壓力。我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也常會有這樣的時刻,育兒比天氣更加難以掌握。      懷孕時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孩子出生後擔心他奶喝得不足、排便正不正常,還有沒有呼吸?再大一點擔心他的專注能力、行為,還有與同學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不喜歡學習,討厭寫作業,甚至在面對挑戰時,顯得尤其難以應對。然而,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並不一定需要採用強硬手段。以下方法將告訴您,如何通過理解、營造積極環境、激發內在動機和發揮創意,來引導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了解孩子心理,建立信任 在培養
Thumbnail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不喜歡學習,討厭寫作業,甚至在面對挑戰時,顯得尤其難以應對。然而,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並不一定需要採用強硬手段。以下方法將告訴您,如何通過理解、營造積極環境、激發內在動機和發揮創意,來引導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了解孩子心理,建立信任 在培養
Thumbnail
小學生閱讀理解力較弱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可以透過心智圖的訓練,或是有規劃性的讀書計畫,幫助孩子們更有效地理解閱讀材料,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這需要教育家的引導和家長的支持,共同努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啟發。
Thumbnail
小學生閱讀理解力較弱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可以透過心智圖的訓練,或是有規劃性的讀書計畫,幫助孩子們更有效地理解閱讀材料,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這需要教育家的引導和家長的支持,共同努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