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訓練時的“好痛”和“壞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健身和訓練的過程中,當強度很高時,我們能夠感覺到肌肉發生的收縮訊號,甚至是疼痛感,看有些文章會覺得把要訓練的肌肉練得愈疼痛,效果就愈好,但如果是關節呢?又或著是肌肉已經撕裂傷和拉傷了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疼痛是需要被注意的吧!

甚麼是好的痛?

好痛通常是肌肉受到適當的刺激後產生的神經感覺,這種痛感在肌肉承受一定壓力時是正常反應,也是訓練時大家很常感受到的身理反應。

特點:

1.    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

一般出現在訓練後的24-72小時,有的初學者在開始時把訓練量拉過高甚至會到96小時,會作用在訓練的相關肌群上。

2.    肌肉泵感(Pump):

因為訓練的該肌肉充血所產生的身理反應,大部分訓練的人都非常喜歡這種感覺,會覺得自己像超人一樣有力,或著是訓練部位會因為充血變大,感覺效果顯著,通常10-15分鐘會變回原來的樣子。

3.    挑戰極限時的瞬間疼痛:

例如:深蹲最大重量時全身緊繃,肌肉非常強烈出力的緊繃感,通常在訓練組結束後會消失。

甚麼是壞的痛?

壞痛是身體的關節壓力過大,不尋常的肌肉疼痛感,通常還會伴隨著被電到的感覺,無法出力,會讓自己發現身體怪怪的,跟正常的肌肉痠痛是有明顯區別。

特點:

1.    尖銳的疼痛:

有可能是肌腱或是韌帶產生撕裂或是損傷,會感覺到刺痛、發熱、無力,可能要留意,建議當下不要繼續訓練,可以先回家觀察24-48小時,如果還是很不舒服建議及早就醫。

2.    持續性疼痛:

可能在關節囊或骨骼產生了損傷,會在常用的肌肉或是關節附近導致疼痛。

3.    突然的劇烈痛感:

像是跌倒撞到的感覺,基本不應該出現在訓練過程中。

4.    關節異常:

因為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損傷,可能是關節錯位,或是關節退化導致。

如何判斷“好痛”與“壞痛”?

1. 疼痛的位置

  • “好痛”:通常位於肌肉,特別是參與運動的主要肌群,並且不會過度疼痛導致肌肉功能損失。
  • “壞痛”:多出現在關節或肌腱,與骨骼連接的部位,並且伴隨的無力感。

2. 疼痛的性質

  • “好痛”:鈍痛或酸脹感,逐隨著時間漸減輕。
  • “壞痛”:尖銳、刺痛,或伴隨腫脹和發紅減輕速度非常緩慢,同時影響生活機能。

3. 疼痛的時機

  • “好痛”:運動後數小時或隔天出現,隨恢復而減輕。
  • “壞痛”:運動時或運動後立即出現,並持續存在。

4. 活動時的反應

  • “好痛”:輕微活動後因促進血液循環會幫助舒緩。
  • “壞痛”:活動時疼痛加劇,甚至影響正常肌肉動作及功能。

如何應對不同的疼痛?

對“好痛”的處理:

1.    適當休息與恢復,確保有足夠的睡眠時間,讓肌肉修復。每周安排1–2天的休息日,每個月安排一個星期的減量或是休息週。

2.    進行低強度運動:如瑜伽、輕微的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恢復。

3.    營養補充:攝入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幫助修復肌肉。

4.    熱敷或按摩:減輕酸痛感,放鬆肌肉。

對“壞痛”的處理:

1.    立即停止運動,避免進一步傷害。

2.    冰敷:在急性疼痛處使用冰敷20分鐘,減少腫脹與炎症。

3.    尋求專業意見:如果疼痛持續超過48小時或影響日常生活,應及時就醫。

4.    避免重複動作:避免再次刺激受傷部位,讓肌肉不要重複受傷。

5.    斬草除根:知道受傷原因,加以鍛鍊較弱環節,找專業教練幫助自己安排週期化訓練。

如何預防“壞痛”?

1.    正確的熱身和收操:

熱身能增加血液循環,提高肌肉溫度,降低受傷風險。

收操運動能減少肌肉緊繃,促進恢復。

2.    注意動作姿勢:

確保每個訓練動作的正確性,避免因姿勢錯誤導致關節或肌腱受損。

3.    循序漸進:

逐步增加訓練強度,避免短時間內對身體施加過大壓力。

4.    適當使用輔助工具:

如護膝、護腕、腰帶等,可以保護關節並提供支撐。

5.    定期檢查身體狀況:

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尤其是關節與肌肉的健康情況。

結語

“好痛”是進步的象徵,而“壞痛”則可能是身體潛在風險的警告,學會分辨這兩種疼痛,能幫助你更安全、更有效地進行健身訓練。

傾聽身體的聲音,尊重恢復過程,才能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保持身體健康及動機。

 

 

我是Porter教練,陪你健身也健心。

歡迎透過IG:robort60514聯絡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orter淞的沙龍
9會員
70內容數
Porter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從一位在健身房工作9年的資深教練經驗出發,分享健身房生態、不同族群的健身習慣,以及透過健身與自身對話,找到平靜與專注的體悟。文章闡述了健身不僅是追求身材或健康,更是認識自己、調節身心靈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4/30
從一位在健身房工作9年的資深教練經驗出發,分享健身房生態、不同族群的健身習慣,以及透過健身與自身對話,找到平靜與專注的體悟。文章闡述了健身不僅是追求身材或健康,更是認識自己、調節身心靈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4/27
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本文分析早上及晚上運動的優缺點,並提供選擇運動時段的建議,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時間。
Thumbnail
2025/04/27
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本文分析早上及晚上運動的優缺點,並提供選擇運動時段的建議,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時間。
Thumbnail
2025/04/27
避免運動倦怠,從「休息日」、「訓練減量」、「更換動作」和「筋膜放鬆」四個面向提升運動效率,讓運動不再只是負擔,而是享受身心健康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4/27
避免運動倦怠,從「休息日」、「訓練減量」、「更換動作」和「筋膜放鬆」四個面向提升運動效率,讓運動不再只是負擔,而是享受身心健康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段日子一直在做大重量健身訓練,意指超出負荷的一點點重量做少次數的訓練,剛開始很吃力,每一下都必須調整,練習過程教練常問: 「還可以嗎?」 「可以!身體總有一天會適應的。」 之後,我常在訓練結束思考關於適應力的問題,書上常說我們必須去適應環境,調整自己的心態,但我發現只要我們意識想適應,無論好
Thumbnail
這段日子一直在做大重量健身訓練,意指超出負荷的一點點重量做少次數的訓練,剛開始很吃力,每一下都必須調整,練習過程教練常問: 「還可以嗎?」 「可以!身體總有一天會適應的。」 之後,我常在訓練結束思考關於適應力的問題,書上常說我們必須去適應環境,調整自己的心態,但我發現只要我們意識想適應,無論好
Thumbnail
學會分辨健身訓練中「好痛」與「壞痛」,才能有效避免運動傷害,安全地增進訓練成效。
Thumbnail
學會分辨健身訓練中「好痛」與「壞痛」,才能有效避免運動傷害,安全地增進訓練成效。
Thumbnail
健身是對身心都有益處的活動,無論你的目標是減脂、增肌、增加運動表現還是提升健康,都能帶來許多好處。 然而,健身過程中若不注意姿勢和知識,可能導致身體受傷,甚至對身體健康或是關節造成長期影響,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Thumbnail
健身是對身心都有益處的活動,無論你的目標是減脂、增肌、增加運動表現還是提升健康,都能帶來許多好處。 然而,健身過程中若不注意姿勢和知識,可能導致身體受傷,甚至對身體健康或是關節造成長期影響,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Thumbnail
健身雖然對健康和體能提升重要,但許多人在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陷入誤區,影響訓練效果甚至導致受傷。 本文將探討八個常見的健身誤區,包括忽略熱身、過度依賴器械、只關注重量等,並提供有效的訓練建議,幫助你避免這些誤區,以達成理想的健身目標。
Thumbnail
健身雖然對健康和體能提升重要,但許多人在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陷入誤區,影響訓練效果甚至導致受傷。 本文將探討八個常見的健身誤區,包括忽略熱身、過度依賴器械、只關注重量等,並提供有效的訓練建議,幫助你避免這些誤區,以達成理想的健身目標。
Thumbnail
阻力訓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肌力訓練,長期以來被視為提升肌力、促進代謝、甚至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隨著這類運動的普及,受傷的風險也逐漸受到關注。不論是健身新手還是資深運動員,如何選擇最安全的阻力訓練方式,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阻力訓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肌力訓練,長期以來被視為提升肌力、促進代謝、甚至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隨著這類運動的普及,受傷的風險也逐漸受到關注。不論是健身新手還是資深運動員,如何選擇最安全的阻力訓練方式,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阻力訓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肌力訓練,長期以來被視為提升肌力、促進代謝、甚至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隨著這類運動的普及,受傷的風險也逐漸受到關注。不論是健身新手還是資深運動員,如何選擇最安全的阻力訓練方式,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阻力訓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肌力訓練,長期以來被視為提升肌力、促進代謝、甚至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隨著這類運動的普及,受傷的風險也逐漸受到關注。不論是健身新手還是資深運動員,如何選擇最安全的阻力訓練方式,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你是競技運動員或者健身愛好者嗎?想要提升你的有氧運動耐力表現?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高強度間歇訓練和中等強度連續訓練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好奇究竟進行哪項訓練是最有效益的?
Thumbnail
你是競技運動員或者健身愛好者嗎?想要提升你的有氧運動耐力表現?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高強度間歇訓練和中等強度連續訓練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好奇究竟進行哪項訓練是最有效益的?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做足熱身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重視收操這件事。其實運動後的按摩和熱身一樣重要,好好收操除了可以降低隔天鐵腿的機率外,還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做足熱身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重視收操這件事。其實運動後的按摩和熱身一樣重要,好好收操除了可以降低隔天鐵腿的機率外,還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Thumbnail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運動傷害不論是運動員或一般民眾都不願意遇到的。在這個運動風氣高漲的時代,運動不再是專屬於運動員,有許多時候反而是高手在民間呢(笑)。許多人會說,「我運動只是練健康的」,是不是不要參與高強度的運動,就不會運動傷害呢?這個答案是不一定。每個人的肌肉大小不同,習慣也不同,會遇到的傷害也就因人而異,雖然預
Thumbnail
運動傷害不論是運動員或一般民眾都不願意遇到的。在這個運動風氣高漲的時代,運動不再是專屬於運動員,有許多時候反而是高手在民間呢(笑)。許多人會說,「我運動只是練健康的」,是不是不要參與高強度的運動,就不會運動傷害呢?這個答案是不一定。每個人的肌肉大小不同,習慣也不同,會遇到的傷害也就因人而異,雖然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