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話為什麼別人聽不進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的品味更好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品味比你差的友人所介紹的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的建議更好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經驗比你少的友人所提供的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比較有道理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情商比你弱的友人所分析的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比較有智慧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觀點比你怪的友人所支持的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的努力更多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投入比你少的友人所欣賞的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的心意更真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態度比你虛的友人所相信的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 明明你是一番好意 別人卻選擇另一位心胸比你窄的友人所聽從的

如果有一天

你為此而迷失了方向 不斷檢討 卻又懊惱找不著答案

我想說 別擔心 也別責怪自己 這一切不是你的錯 你只管繼續努力往上爬

直到有一天 你成功的站在高處 擁有很多的財富時 你會發現

不管你說的對還是錯 連同以前被拒絕的一切 所有人都會點頭說‘YES'


可悲的‘末法時代’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小小的雨點 帶著無聲的智慧 滴落在我靈魂深處 讓心田開出滿滿的理解與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雨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個消息 一個好的 一個壞的 先聽哪個 ?
我只是每天都會來‘看’它
心靈富足 錢財豐盈 哪個才是幸福 ?
兩個消息 一個好的 一個壞的 先聽哪個 ?
我只是每天都會來‘看’它
心靈富足 錢財豐盈 哪個才是幸福 ?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不論你好 或不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不好 會有討厭你的人 也會有喜歡你的人 會有唾棄你的人 也會有欣賞你的人 會有看不起你的人 也會有佩服你的人 你之所以不這麼覺得 是因為你還沒遇到 你之所以
你認為你說的話別人不會知道,其實都會知道。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即便是同一句話,經驗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突然明白偶爾會有朋友說我應該是S的原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不論你好 或不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不好 會有討厭你的人 也會有喜歡你的人 會有唾棄你的人 也會有欣賞你的人 會有看不起你的人 也會有佩服你的人 你之所以不這麼覺得 是因為你還沒遇到 你之所以
你認為你說的話別人不會知道,其實都會知道。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即便是同一句話,經驗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突然明白偶爾會有朋友說我應該是S的原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