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分心:史丹佛大學教授教你提升專注力 《專注力協定》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升專注力的關鍵密碼。


創新工具推薦

在理解和實踐這些專注力策略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工具至關重要。《專屬書本獵人》APP 正是為此而生。這款創新的應用程序不僅能通過AI智能分析為您推薦最適合的書籍,更提供個人化的學習路徑和行動指南。每一次閱讀都是成長的契機,而《專屬書本獵人》正是你實現專注力提升的最佳助手。


1925年的專注力實驗


早在1925年,一項名為「隔離頭盔」(The Isolator) 的實驗就為現代專注力研究提供了重要啟示。這個由Hugo設計的裝置試圖通過完全隔絕外界干擾來提升專注力。然而,實驗結果令人意外:即使在完全隔離的環境中,參與者依然會分心。這個近百年前的實驗,印證了一個深刻的真理:專注力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對內在的干擾。


從《勾引效應》到《專注力協定》的啟示


作者尼爾·伊亞爾的研究歷程相當獨特。在其暢銷作《勾引效應》中,他揭示了社交媒體如何設計精妙的機制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在《專注力》一書中,他進一步探討了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如此容易被分心?研究顯示,人類的分心機制實際上是一種進化優勢,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危險環境中保持警覺。但在現代社會,這種機制卻可能成為我們的絆腳石。


核心概念一:內在與外在觸發器的辨識



內在觸發器指的是我們內心的焦慮、不安和其他情緒狀態,這些情緒常常在不知不覺中侵蝕我們的專注力。外在觸發器則包括手機通知、環境噪音等實體干擾。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理解:外在觸發器往往只是表象,真正的挑戰來自於我們如何應對這些干擾的內在反應。


生活建議:

  1. 建立「觸發器日誌」:每天記錄分心時的情緒狀態
  2. 時間點分析:注意特定時段容易分心的模式
  3. 環境評估:識別工作場所中最常見的外在干擾


研究表明,人類的分心機制實際上是一種演化優勢,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危險環境中生存。了解這一點,能幫助我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分心傾向,同時也提醒我們需要主動調適這種機制以適應現代生活。


核心概念二:時間設計與目標管理


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安排行程表,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支持專注的時間框架。伊亞爾提出了「時間框架法」(Time Blocking),這是一種將每天切分為特定功能時段的方法。


策略:

  1. 「精力分析」:識別自己一天中最專注的時段
  2. 「任務配對」:將重要工作安排在精力高峰期
  3. 「彈性緩衝」:在時間區塊之間預留調整空間


高效執行的三步驟:

  • 每晚規劃:列出次日三項最重要任務
  • 時段分配:為每項任務設定明確的時間框架
  • 成效檢視:記錄完成情況和遇到的障礙


核心概念三:自我控制與環境設計


自我控制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強化的能力。關鍵在於建立支持性的環境設計,減少意志力的消耗。


環境優化策略:

  1. 物理環境:
    • 建立專注工作區
    • 減少視覺干擾
    • 控制環境噪音
  2. 數位環境:
    • 設置應用使用限制
    • 建立通知管理機制
    • 使用專注模式工具
  3. 社交環境:
    • 與團隊建立專注工作協議
    • 設定明確的溝通界限
    • 創造互相支持的氛圍




延伸閱讀推薦

  • 《深度工作》- 卡爾·紐波特
  • 《原子習慣》- 詹姆斯·克利爾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特別優惠]

立即下載《專屬書本獵人》APP,開始你的精準閱讀之旅。早鳥優惠限時開放中,立即行動!
立即開始您的個人化學習之旅:www.personalbookhunter.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05
謝謝您的分享❤️
複利思維 ideas try1t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旅人小萌 謝謝你的支持,已經很久不見了!
avatar-img
久試 ideas try1try的沙龍
3會員
14內容數
全心全意收集世界的可能性 & ideas,讓我和您的生活有所不同 實踐ideas 一起改變生活 用你所需的知識和科學 - 提升⛏️生產力 | 💡個人成長 | 🩷身心健康 🎥《久試 ideas try1try》 🎙️ 廣東話 Podcast :《你該知道的事 ideas try1try》
2025/03/04
現代人容易被情緒左右,影響生活品質和生產力。本文從斯多葛哲學出發,探討情緒的形成機制,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讀者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文章解構了情緒的三階段模型(生理反應、判斷、情緒),並說明如何透過質疑判斷、區分控制範圍等方法,有效管理情緒,最終活出更自由、更平靜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04
現代人容易被情緒左右,影響生活品質和生產力。本文從斯多葛哲學出發,探討情緒的形成機制,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讀者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文章解構了情緒的三階段模型(生理反應、判斷、情緒),並說明如何透過質疑判斷、區分控制範圍等方法,有效管理情緒,最終活出更自由、更平靜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24
古羅馬斯多葛學派創始人愛比克泰德曾言:「唯一能夠傷害到你的,就是你自己的想法。」在人生的旅途中,逆境如影隨形,苦難難以避免。事業失意、情感挫折、生活不如意,都是我們或多或少會面臨的難題。然而,斯多葛哲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從容應對苦難、化險為夷的生活智慧。本文將剖析斯多葛的三大思想支柱——預演苦難、逆境
Thumbnail
2025/02/24
古羅馬斯多葛學派創始人愛比克泰德曾言:「唯一能夠傷害到你的,就是你自己的想法。」在人生的旅途中,逆境如影隨形,苦難難以避免。事業失意、情感挫折、生活不如意,都是我們或多或少會面臨的難題。然而,斯多葛哲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從容應對苦難、化險為夷的生活智慧。本文將剖析斯多葛的三大思想支柱——預演苦難、逆境
Thumbnail
2025/02/15
我們總是覺得人生還很長,未來還有大把時間去實現夢想、追求理想。但其實生命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應該把握當下,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本文將探討如何擺脫拖延,從覺察到行動,活在當下。
Thumbnail
2025/02/15
我們總是覺得人生還很長,未來還有大把時間去實現夢想、追求理想。但其實生命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應該把握當下,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本文將探討如何擺脫拖延,從覺察到行動,活在當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你的注意力是珍貴的財富,容易被現代科技分散。文章提出設定界限、培養深度工作習慣、數位排毒等方法,幫助你重新掌握注意力,提升效率並獲得成功。
Thumbnail
你的注意力是珍貴的財富,容易被現代科技分散。文章提出設定界限、培養深度工作習慣、數位排毒等方法,幫助你重新掌握注意力,提升效率並獲得成功。
Thumbnail
現代人容易分心,手機等科技產品是元凶之一。史丹福大學研究顯示,即使手機不在使用中,單純放在視線範圍內也會消耗意志力,降低專注力。探討透過Time Boxing技巧、預先承諾策略(Precommitment),包含努力協定、代價協定等方法,提升專注力,並推薦「專屬書本獵人」APP協助個人精進時間管理。
Thumbnail
現代人容易分心,手機等科技產品是元凶之一。史丹福大學研究顯示,即使手機不在使用中,單純放在視線範圍內也會消耗意志力,降低專注力。探討透過Time Boxing技巧、預先承諾策略(Precommitment),包含努力協定、代價協定等方法,提升專注力,並推薦「專屬書本獵人」APP協助個人精進時間管理。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
Thumbnail
專注力的本質並非遠離手機或不追劇,而是忠實完成自己在特定時間內設定的計劃。最大的分心並非外在的多工或干擾,而是來自內心的偽裝與內耗,如扮演非真實自我或未解的內心衝突。這些心理耗能比任何外在分心更具破壞力。擺脫內耗、學會傾聽內心。為自己而活,放下內心小劇場,專注力將成為推動人生的強大力量。
Thumbnail
專注力的本質並非遠離手機或不追劇,而是忠實完成自己在特定時間內設定的計劃。最大的分心並非外在的多工或干擾,而是來自內心的偽裝與內耗,如扮演非真實自我或未解的內心衝突。這些心理耗能比任何外在分心更具破壞力。擺脫內耗、學會傾聽內心。為自己而活,放下內心小劇場,專注力將成為推動人生的強大力量。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專注力成為珍貴的資源。本書提醒我們專注力的重要性,也提供許多實用的觀念和技巧,幫助訓練專注力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我也從中找到幾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包括蕃茄鐘工作、減少決策、瑣事集中處理等等,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專注力成為珍貴的資源。本書提醒我們專注力的重要性,也提供許多實用的觀念和技巧,幫助訓練專注力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我也從中找到幾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包括蕃茄鐘工作、減少決策、瑣事集中處理等等,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推薦丹達帕尼的書籍《恆定力》,探討如何透過專注與心智訓練來改善生活品質。書中提供實用方法,幫助讀者理解專注的重要性以及顯化的過程,並鼓勵自我反思以促進個人成長。透過系統化的思考,讀者能學會如何將思想與行為一致,進而改變人生。願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智慧。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推薦丹達帕尼的書籍《恆定力》,探討如何透過專注與心智訓練來改善生活品質。書中提供實用方法,幫助讀者理解專注的重要性以及顯化的過程,並鼓勵自我反思以促進個人成長。透過系統化的思考,讀者能學會如何將思想與行為一致,進而改變人生。願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智慧。
Thumbnail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
Thumbnail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
Thumbnail
深度工作力,一本協助你專注工作的書。
Thumbnail
深度工作力,一本協助你專注工作的書。
Thumbnail
      這本書買來已有一陣子,雖然月光對於談論專注力的書一直有閱讀的興趣,但先前在網路上看過讀後心得之後,心裡的預設就是一般般,應該沒有特別值得期待的,沒想到好戲在後頭。        一般的寫法是先講述問題所在,再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作者所提出的解決之道。但這本書比較不一樣
Thumbnail
      這本書買來已有一陣子,雖然月光對於談論專注力的書一直有閱讀的興趣,但先前在網路上看過讀後心得之後,心裡的預設就是一般般,應該沒有特別值得期待的,沒想到好戲在後頭。        一般的寫法是先講述問題所在,再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作者所提出的解決之道。但這本書比較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