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呢,祝大家新年快樂。
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正題:這篇貼文要來談,我目前對於新年新希望的看法。
在開始撰寫文案以前,我回去翻了我在2023、2024年的新年期許,結果發現呢~2023的內容根本超級不具體。而2024年的雖然有比較具體,但是一整年下來,達成率仍然不到七成。於是在今年,我就根本懶得做甚麼新年新希望。
這應該不是特例吧!大家多少都曾在網路上看過一些以「新年新希望根本沒有實現」為笑點的影片或貼文。正因為這樣的情形如此普遍,一些渴望成長或認真對待生活的人,就開始反思這樣的常態,進而提出了改良的方法。好比
但新年新希望這件事的根本性問題就在於,一般人在發想時,會先天馬行空地設下無數個美好的目標,之後才來煩惱要怎麼切割計畫、安排進度、保持自律、確保彈性。這聽起來就超累、超反直覺的!更何況,一月、二月的我們,怎麼可能預想得到,在六個月、十二個月之後的自己,身心狀態將是如何?身處於怎樣的環境?
回過頭來檢視剛提到的,我一年前的新年新希望。實際的情況是,我會開始嘗試投資,是因為學測後有一大段空窗期,使我得以投入充足的心力在課業之外;我會學習使用牙線,是因為寒假時生活步調夠慢,因此有多餘的精力可以培養新習慣。其他各種目標的嘗試或落實也是如此。在年初所列下的〈新年新期許〉與後續的期許實現之間,根本無直接的關聯,充其量只是發揮了「keep it in mind」的作用。而要有這般成效,並無須讓此事與新年掛勾。
更不用說,我們也不可能因為某件有益於自己的事沒寫在新年新希望中,就不願意去嘗試、去實現。
在考慮上述種種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猜測,各種新年新期許/希望/目標/計畫,並不總是必要的。而若只是沒什麼用,那還算是件小事,但如果反而拖累了自己前進的腳步,那就更應該將它屏棄了!
「看似完美」的計畫,常常變成一個壓力更大、做不到、更加不想去做的計畫。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所以,與其在年初設想一個宏大的願景,要求自己最終應該達成什麼目標,不如別想太多,就從改變一個習慣或踏出最小一步開始。
如果是短時間內沒辦法著手執行的目標,那就記錄在「靈感清單」裡面定期回顧,如此就能讓自己把這件事放在心裡,從而在時機成熟時把握機會、實現目標。
最後還是要聲明一下,這篇貼文並無意否定充分計畫的重要性。前面提到的各種方法固然有助於實現新年新希望,但,成事不待年初,不妨在某個想法剛冒出來時,就把它記錄下來,並在行事曆上找個合適的時間,時間一成熟就開始規劃、實踐。
如果真的需要基本單位來規劃目標、安排進度,那就用「週」來思考吧!
註:這篇貼文的受眾,是設下新年新希望後卻總是沒辦法達成的人。如果你覺得,新年新希望對自己來說有種神奇的魔力,能讓自己接下來的一年萬事順利、心想事成,而且在發想新年新希望時也覺得很開心,那麼當然可以繼續保留這樣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