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班還會去健身房嗎
我的答案是:「YES」
直接說結論「在工地上班反而更需要重量訓練」
同事跟朋友知道我在工地上班前離開的場所居然是健身房!不免都會有些許的驚訝與不解,大多的疑慮都是「這樣不會太累嗎?」其實剛投入這個領域時的確是不太敢上健身房,畢竟跟辦公室比較起來身體要承受的強度真的天差地呀!一邊是公司冷氣不夠強就會聽到抱怨聲,一邊則是…冷氣?這是什麼東西?工地現場只看得到冷氣預留管線而已,上工前的器具搬運、架設、材料準備….上班過程中的氣動工具操作、上下馬椅移動、搬運板材跟金屬立柱,完工善後與工具搬運集中,每個環節手臂、肩部、背部、腰部、腿部都練到了!只是跟正規的重訓不同,沒有固定組數、沒有固定增加的重量、也沒有固定的姿勢,所以算不上是運動,頂多只能稱得上是排汗量很大的「勞動」,就是因為工地現場的勞動無法預判自己會練到什麼肌群,只可以估略猜想今天這場是做天花板,那大概會用到比較多的是腿部跟背部的肌群,如果換作是隔間的工程自然就會直接想像鍛鍊吃比較多手臂跟腰部的肌群,雖然材料都有規格跟相對應的重量,但是很難去比照重訓時你要專程練哪一部位而按表操課
所以健身房強化自己平時在工地用得到或是用不太到的肌群就更顯重要,前提是不要把自己操到無法上工才是重點!所以我的重訓課表基本上跟工地勞動力的強度比例大約是1:2,重訓花三成力,工作用六成力的概念,在磨合一個月之後會更清楚自己在健身房可以投入的練習量是多少才不會影響到工作上所需的體力,身體跟大腦都是用進廢退的機制,越是操他越是發達跟強壯,也因為身體各部的肌群經過規律的訓練會增加強度,原本工作上只能搬20公斤重量15趟,搭配重訓後居然可以連續20趟還不太會喘,在今年七月還因為右手肘痛到整隻手痠麻,輾轉去了物理治療所(之前已經去過針灸、推拿、國術館…),被治療的老師診斷出來的結果居然是….
練太少!!!!
是有沒有搞錯?!在工地操成這樣還被說練太少?當下真的完全無法接受,經過測試跟循序漸進找出問題的核心是我「發力的位置錯誤」,所以越練越操越用錯誤的肌群發力,導致背部的“菱形肌”過度僵硬沒有彈性,連帶影響到肩部跟手肘的經絡,調整姿勢後在重量訓練課表加強背部的刺激,果然一個月後右手就恢復正常了!這個經驗未來會再專程寫一篇跟朋友們分享,真的太神奇了!所以有在工地上班的夥伴們,不要擔心自己的體能跟健身會有衝突,慢慢練、慢慢調,漸漸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訓練的步調,讓自己的肌肉化身鎧甲保護第一線工作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