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注意力
注意力的疲勞與肌肉疲勞一樣,需要休息。上網、打電動、回電子郵件都不算是休息,因為一樣會使用我們的注意力。放鬆,可以讓我們從高度專注的狀態退出來,但同時也會讓我們發散思維開始胡思亂想,因此我們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專注於放鬆的事物。
這章主要就是介紹注意力,注意力的頂部可以大概理解為第二層思考/元認知,而注意力的底部則是第一層思考/預設模式,
自我覺察
想控制注意力,首先要覺察到這東西才談得上控制。那些能夠自我控制的人意味著在各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從棉花糖實驗來看「注意力的戰略配置」,第一是將注意力從慾望的目標脫離的能力,第二是專注於其他事物而不被誘惑我們的事物吸引回去,第三是將注意力放在未來的目標上。
解讀他人
同理心算是一種對他人的注意力,藉由他人的肢體語言、臉部表情來解讀當下的情緒與感受,並使我們產生不同的反應。
較大的環境背景
現在的網路資訊時代,將人們的注意力放在網路上,因此數據分析實際上,就是在分析集體的注意力在哪裡。透過這些數據,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預測如傳染病之類的流行。
世界的組成包含很多系統,而系統需要我們將注意力拉遠才能看見,當我們需要整天為生存奔波時,我們幾乎沒有能力去看見賺錢的系統。
情緒會引領注意力,而注意力會引領我們。當負面的專注導致挫折時,注意力會引領我們避開它,我們渴望的是,不要理會這件事。
聰明的練習
這章主要介紹遊戲與正念,透過這些練習讓我們訓練認知控制以及自我覺察。那些對自我有更多覺察的人,會更容易專注在一件事上,同時這也是刻意練習的要點,能夠專注在缺點以及自我改進。
具良好專注力的領導者
好的領導者對內對外都要兼具專注力,對內專注提升自我覺察以改進缺點,對外專注於團隊的氛圍、對員工的同理心。跟逆思維提到的集體思考一樣,想獲得集體的智慧,首先必須創造心理安全感,必須讓團隊的人了解,犯了錯或提出不同想法不會受到懲罰。這份工作也必須由領導者來做,換句話說,領導者必須把注意力放在底下的人身上,以便產生對他們的同理心。
大格局
偉大的領導者必須有實質的長期觀點,不是只看當下,而是十年、百年之久。
大多政客想的都是如何連任,而不是如何在任期內做好更多的事。
想看見系統,必須把時間跨度拉長,就像二氧化碳排放,假設只看3.5年也許沒有甚麼,但10.20年之後世界會因此產生巨變。
謝謝你的觀看!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希望你也能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
書籍分享:https://vocus.cc/diamonds/home
加密貨幣操作:https://vocus.cc/coin/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