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的碩博士口試成功,靠這 3 個關鍵習慣!

90% 的碩博士口試成功,靠這 3 個關鍵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許多碩博士生在準備口試時,最擔心的不是「研究做不出來」,而是——「講不清楚」。

當委員問問題時,腦袋一片空白,答非所問,甚至連自己的研究核心概念都沒講清楚,這樣的場面,光想就讓人焦慮。


但你知道嗎?口試成功不靠天賦,而是靠對的習慣!

如果你能養成以下 3 個習慣,口試當天不僅能游刃有餘,還能讓委員對你的研究印象深刻!


習慣 1:每天 30 分鐘「講解自己的研究」,讓表達變成肌肉記憶

📌 你講不清楚的東西,通常代表自己也沒想清楚。

口試最常見的問題,不是「不會回答」,而是「答非所問」或「講得很亂」,導致委員聽不懂你的研究。

我的做法是,每天用 30 分鐘,把自己的研究「講出來」,確保能清楚表達核心概念。

🔹 具體練習方式

1. 對自己講(對著鏡子或開錄音)

• 訓練流暢度,確保不結巴、不繞圈。

• 聽回放時檢查,自己講的內容是否夠精簡、有條理。

2. 對 ChatGPT 說明研究

• 讓 AI 檢查是否清楚,並回饋哪裡講得不夠精確。

• 試試看 ChatGPT 能不能根據你的敘述,準確總結研究重點。

3. 對學長姐或朋友講

• 如果他們不是你的專業領域,那更好!

• 當你能用簡單的語言講清楚複雜概念,口試時就不怕了!


🔥 這個習慣的關鍵:讓你的研究變成「可以流暢講出來」的內容,而不是只有寫在論文裡。


習慣 2:每週一次 ChatGPT 口試模擬,提升臨場應對能力

📌 口試最可怕的,不是背不熟,而是被委員問倒。

很多研究生準備了「自我介紹」和「研究背景」,但委員真正考驗的,是你的應對能力!

如果你只準備「該說什麼」,而沒練習「怎麼回應突如其來的刁鑽問題」,那口試時很容易慌亂。

🔹 我的做法:每週進行一次 ChatGPT 口試模擬

1. 讓 ChatGPT 假裝是委員

• 要求它扮演「嚴格的教授」,對你的研究提出尖銳質疑。

• 例如:「你的研究方法是否真的能解決這個問題?」、「你的結果有沒有可能只是巧合?」

2. 主動請 ChatGPT 提出「可能的反駁點」

• 看看自己能否提出合理的回應。

• 嘗試不同角度思考,避免回答得太單薄。

3. 記錄每次模擬時卡住的地方,下週再重新練習

• 口試成功的關鍵,不是避免被問倒,而是「提前適應被問倒,並且學會應對」。

• AI 會幫你模擬最刁鑽的委員,讓你在正式口試時更有準備!


🔥 只要提前被 AI 問倒幾次,真正口試時,你就能從容應對!


習慣 3:每篇 Paper 都建立「核心論點 + 反駁點」,讓答辯內容更有深度

📌 碩博士口試不是「回答問題」,而是「建立學術對話」!

有些學生在口試時,回答得像在背書,委員很容易覺得:

「這個人對自己的研究沒有深入思考,只是在重述已知的東西。」

要讓你的答辯更有說服力,你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學術論文,而不只是「讀過它」。

🔹 我的方法:建立「核心論點 + 反駁點」

每讀一篇 Paper,我會記錄這三個重點:

1. 核心論點

• 這篇 Paper 的主要結論是什麼?

• 我的研究如何延續或挑戰這個結論?

2. 可能的反駁點

• 如果有人質疑這篇 Paper,我能提出哪些不同觀點?

• 有沒有其他研究支持或反駁這個觀點?

3. 與自己研究的關聯性

• 這篇 Paper 的方法或結果,對我的研究有什麼影響?

• 我的研究能補足這篇 Paper 的哪些不足之處?


🔥 這樣的訓練,能讓你的口試不只是「被動回答」,而是能夠主動帶領討論,讓委員感受到你的研究深度!


總結:掌握這 3 個習慣,讓口試變成你的舞台!

大多數碩博士生的口試失誤,並不是因為研究不好,而是準備方式錯誤。

如果你想要在口試當天表現得從容不迫,這 3 個習慣就是關鍵:

🚀 每天 30 分鐘講解研究,確保能「用最簡單的話講清楚最複雜的概念」。

🚀 每週一次 ChatGPT 口試模擬,提前練習回答刁鑽問題,培養臨場反應力。

🚀 每篇 Paper 建立「核心論點 + 反駁點」,讓答辯內容更有深度,提升說服力。


📌 別等到口試前才臨時抱佛腳!從現在開始培養這 3 個習慣,你的口試一定能順利通過!


👉 你對口試準備還有哪些疑問?歡迎留言交流!


avatar-img
Peter 的巷口沙龍
14會員
168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於木柵邊疆,牧養後山森林,享受獨有的山水景緻,常常在深夜漫山短跑。 學成後,幸運走在心理師的路上,歸隱已七年之久,成為學生的玩伴,歷遍鄉村民情,反璞歸真。 寫作的契機,是想記住與每個生命相逢的激盪、激昂,創造生命勾連生命的漣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eter 的巷口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學術論文最讓人頭痛的事,莫過於這三點: 1️⃣ 讀不下去 —— 太長、太難,讀到一半就放棄。 2️⃣ 讀了沒吸收 —— 看完一堆文字,卻無法抓住重點。 3️⃣ 讀完不知如何應用 —— 知道這篇論文厲害,卻不知道怎麼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幸好,現在 AI 工具這麼強大,能幫助我們更快理解論文
你是否曾經在整理資訊時,發現內容太多、條理混亂,最後變成「看了也記不住」的狀態?如果你需要將想法、數據或學習筆記變得更直觀、易懂,那麼 VDraw.ai 這款 AI 工具絕對能幫到你!
在過去,製作 3D 互動網站 需要扎實的程式設計與建模能力,但現在 Dora 讓這一切變得超簡單!只要輸入 Prompt,AI 就能自動生成 3D 互動網站,而且還支援手動編輯,讓開發者、設計師甚至沒有技術背景的人,都能快速打造高品質的 Web3D 作品!
在學術研究的世界裡,ChatGPT 已成為許多研究者提升效率的工具。然而,它的應用範圍、優勢、限制及倫理考量,都是使用時不可忽視的議題。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在研究寫作中運用 ChatGPT,並探討它的局限性與挑戰。
AI 已經不是未來,而是現在!無論是寫作、設計、翻譯,還是影片剪輯、開發代碼,AI 工具正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如果不跟上這波浪潮,真的很可能被時代淘汰! 這篇文章整理了15 個超實用的 AI 工具,涵蓋各種應用場景,趕快收藏起來,讓 AI 幫你省時又省力!🚀
在這個數位時代,自媒體已經不只是興趣,而是一門事業。經營自媒體,就像是一個人運營一家公司,從內容創作、設計、剪輯、銷售到行銷,每個環節都需要自己來處理。 但別擔心!有了這些高效工具 + AI 助手,我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人團隊」,讓 90% 的工作變得更輕鬆!
讀學術論文最讓人頭痛的事,莫過於這三點: 1️⃣ 讀不下去 —— 太長、太難,讀到一半就放棄。 2️⃣ 讀了沒吸收 —— 看完一堆文字,卻無法抓住重點。 3️⃣ 讀完不知如何應用 —— 知道這篇論文厲害,卻不知道怎麼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幸好,現在 AI 工具這麼強大,能幫助我們更快理解論文
你是否曾經在整理資訊時,發現內容太多、條理混亂,最後變成「看了也記不住」的狀態?如果你需要將想法、數據或學習筆記變得更直觀、易懂,那麼 VDraw.ai 這款 AI 工具絕對能幫到你!
在過去,製作 3D 互動網站 需要扎實的程式設計與建模能力,但現在 Dora 讓這一切變得超簡單!只要輸入 Prompt,AI 就能自動生成 3D 互動網站,而且還支援手動編輯,讓開發者、設計師甚至沒有技術背景的人,都能快速打造高品質的 Web3D 作品!
在學術研究的世界裡,ChatGPT 已成為許多研究者提升效率的工具。然而,它的應用範圍、優勢、限制及倫理考量,都是使用時不可忽視的議題。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在研究寫作中運用 ChatGPT,並探討它的局限性與挑戰。
AI 已經不是未來,而是現在!無論是寫作、設計、翻譯,還是影片剪輯、開發代碼,AI 工具正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如果不跟上這波浪潮,真的很可能被時代淘汰! 這篇文章整理了15 個超實用的 AI 工具,涵蓋各種應用場景,趕快收藏起來,讓 AI 幫你省時又省力!🚀
在這個數位時代,自媒體已經不只是興趣,而是一門事業。經營自媒體,就像是一個人運營一家公司,從內容創作、設計、剪輯、銷售到行銷,每個環節都需要自己來處理。 但別擔心!有了這些高效工具 + AI 助手,我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人團隊」,讓 90% 的工作變得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