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男性同仁站在同一陣線打壓女性,以獲取高層主管的認同
前一陣子,公司的女性同仁抱怨越籍女性同仁面試時未誠實告知自己的感情狀況,以致到職不久就告產假(婚禮也是匆促辦理),並稱該員為「薪水小偷」。先從越南女性的背景說起,越南女性的產假是6個月,讓台灣女性好生羨慕,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代表這個國家認為照顧小孩是女性的責任,因為相對的男性沒有這麼長的育嬰假,且國家也沒有再另外給留職停薪育嬰假的空間,6個月後女性要重回職場並負擔大部分育兒的工作。
越南特色午睡文化:躺平
其次是對公司的影響,越南本土公司我沒待過就先不談太細節,檯面上較大的集團例如VinGruop、VietJet主要是家族企業,高階女性領導人就是老闆娘或是重要的家族成員。
對台灣公司來說這麼長的假期就變成雇主的困擾,因為有6個月的時間不能招募新員工、工作一樣多但必須由其他同事分攤,協助分攤的同仁當然也會因此覺得不平,這位發聲批評的女性同仁就是苦主。
說到這個困擾,我也曾經被男性老主管要求不能再招募女性員工,但我強烈的反對且最後還是依照實力錄取了女性同仁(以英美語系來說,越南的女生實力還是比較強勁),這位老主管的老舊思想就不再提了,反正就是老一代重男輕女的那一種。
我思考這位女性同仁之所以抱怨,大概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說:
- 表面原因:工作增加導致壓力過大情緒緊繃、未婚未生產無法同理他人、已經遇到多次案例。
- 潛在原因:在男性主管比重近100%的公司,公司文化也是較重男輕女,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同理該名越籍女性,可能被歸為同類而影響未來升遷,因此下意識的劃清界線,似乎在預告主管:我以後絕對不會這樣。
越南的女性處境絕對沒有想像中的快活,她們要賺錢養家、要整理家務、要照顧小孩侍奉公婆丈夫,而且在各種場合還要面臨被騷擾,以上的情形常常讓台灣人誤以為越南是”母系社會”,其實最後祖產還是傳給兒子、女兒還是潑出去的水。
美國國務卿Albright曾說過:「地獄裡有特別一區,留給不幫女人的女人」。
我非常認同雪柔∙桑柏格《挺身而進》裡說的:女性一旦有了成就,察覺性別歧視的能力也跟著下降。(這本書非常好看,推薦每個女生都要去看)
說句老話: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也許人家就是因為家裡要多一個寶寶了所以必須有工作、有社會保險分擔產假時的開銷。後續這位越籍女同仁的下場我就不得而知了。
台灣的女權在亞洲已經是數一數二的,我想我們應該是帶著這樣的視野,幫助其他國家的女性成長,而不是以高姿態的樣子,跟其他男性同仁一起打壓,好讓自己看起來比較高級。
推薦電子書:挺身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