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健康下半場,為自己的未來動起來

迎接健康下半場,為自己的未來動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最近是否常感到身體容易疲累,尤其不能熬夜…。歲月真是不饒人,難道我們只能坐以待斃,任由身體機能一天天地衰退下去嗎?

raw-image

當新陳代謝隨著年紀增長而趨緩,除了容易累還容易發胖,加上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等問題接踵而至,以下幾點變化特別明顯:

  • 體力下降,日常活動變得吃力:

隨著年齡增加,一些日常活動如爬樓梯、上下公車、開寶特瓶、提購物袋等原本習慣的動作開始變得有點吃力。這種體力直直落的衰退狀況,若不及時透過運動改善,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加劇,大大影響到老年的生活品質。

  • 基礎代謝率降低,容易發胖:

因為基礎代謝率下降,即使飲食習慣不變,體重仍可能逐漸增加,特別是腹部脂肪更為明顯。適當的運動能有效提升代謝率,減少脂肪堆積,保持健康。

  • 肌肉流失,影響體態及行動力:

肌肉流失(肌少症)是中年後必須重視的課題之一。肌肉量流失會降低肌力及行動力,增加跌倒風險。適度的肌力訓練(重量訓練)可以減少肌肉流失,維持身體的穩定性與靈活性。

運動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

很不想接受的現實是:中年階段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高發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還有因為年齡增長可能有的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症,都需要積極地透過運動來改善。

  1. 心血管健康:可透過有氧運動,包括快走、跑步、跳舞、游泳或騎自行車,改善血液循環並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2. 肌肉和骨骼健康:一些重量運動,例如健身房器械運動、彈力帶、深蹲、啞鈴、伏地挺身、舉重等,有助於增強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並增加肌肉量及肌力。
  3. 健康管理: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減少慢性發炎,有益身體健康。
  4. 心理健康和睡眠:運動已被證明可以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鬱,並改善睡眠品質。
  5. 認知功能: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要讓運動對健康產生正向且長遠的影響,關鍵在於選擇適合自己、有興趣,並能夠長期持續的運動,以下是一些建議:

1. 依據自己的體能選擇運動種類:請循序漸進,不要急於一時的進步或是好高騖遠,千萬注意不要受傷。

2. 囊括三種運動類型:美國運動醫學院表示,成年人每週應至少進行 150–300 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週 75- 150 分鐘劇烈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有氧運動的組合,此外,每週還應做兩天或兩天以上中等強度或更大強度的肌肉強化活動(即重量訓練)。

3. 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運動才會長期持續,或是邀約好友一起、增加動力,加入團體課程也是一種好方法,不僅能透過運動打造健康,還能拓展交友圈,豐富自己的生活。

4. 制定可行的運動計畫:

  • 從小目標開始,如每週運動 3 次,每次 30 分鐘,不要一開始就制定超高超難達成的不實際目標
  • 融入日常生活,如以走樓梯取代電梯、飯後散步、邊看電視邊超慢跑、深蹲等。

5.利用科技輔助:可以穿戴式裝置(如手錶)追蹤身體(包括心跳)及運動紀錄,更能掌握身體狀況並提升運動效能。

中年是健康管理的關鍵時期!40歲後的健康狀況,取決於現在的生活與運動型態。運動,就像一位良師益友,能夠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積極的心態和充實的生活。請從現在開始,挑選有興趣並適合自己的運動,為健康做長期投資,讓未來的每一天都充滿自由與活力吧!

特別推薦〜

->>> 阿福食物銀行「守護急難家庭計畫」

->>> 宜蘭愛加倍|清貧兒童助養計劃

avatar-img
貝感幸福的沙龍
8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貝感幸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因為忘記重要的紀念日而被家人抱怨、有時找不到鑰匙放在那邊、或是突然想不起某個明星的名字?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確實會有所變化。但只要及早開始關注大腦健康,並採取正確的保養方法,就能有效延緩記憶衰退。 大腦健康的重要性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掌管著記憶、思考、語言、情緒等重要功能。
看到「中年」這個字,不知道你會為它下甚麼定義?中年,好像免不了伴隨著一些既定印象:成熟、穩重、甚至是危機…。然而,中年代表的意義遠比這些豐富且寬廣得多,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生動地轉折與成長的階段。 「中年危機」字面上感覺是負面的,但,其實它可以轉化為「中年轉機」。中年之路一書的作者:「我傾向把中年
「我們不需要別的,光是能活著,光是能呼吸,光是能踏出一步,就夠美好。」—重啟人生。 人生行至中場,許多人開始停下腳步,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回首過往,也開始探索新的可能性。中年,是人生的轉捩點,而閱讀,就像是黑暗中點燃中年徬徨的一盞燈,溫暖地提供導引,給我們支持與力量,安心地踏上更寬闊、亮眼的未來之
慷慨,不只是物質、金錢上的給予,更是一種心態,一種對生命的態度。「慷慨的感染力」一書提到:許多能感動人心的慷慨例子,都是根據特定需求所訂製的時間、精力、才能與愛的贈禮,而這些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讓我們一起想想,自己可以為身邊的人、需要幫助的人、或是這個社會,提供哪些慷慨的禮物呢? 從付出
中年,是一個充滿高低起伏、轉折與反思的重要階段,大部分的人都會開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斷捨離不僅是一種整理物品的方式,更是一個重新審視自我、簡化生活、追求心靈平靜並活出自我的人生哲學。 為了讓有限的時間更有價值地運用,除了物品需要做斷捨離,人生中很重要的工作及關係也很需要斷捨
進入 2025 年,你今年有讀了那一本書了嗎? 讀書有很多種目的,當學生時,讀書主要是為了考試,必須全盤理解跟熟背。出了校園,讀書可能是為了進修(如:學習外語、各種專業證照)、學習工作上的專業知識(如:AI、社群經營、簡報等),或是探索自己有興趣、想了解的主題(如:溝通技巧、心理學等),也可能是純
你是否曾因為忘記重要的紀念日而被家人抱怨、有時找不到鑰匙放在那邊、或是突然想不起某個明星的名字?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確實會有所變化。但只要及早開始關注大腦健康,並採取正確的保養方法,就能有效延緩記憶衰退。 大腦健康的重要性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掌管著記憶、思考、語言、情緒等重要功能。
看到「中年」這個字,不知道你會為它下甚麼定義?中年,好像免不了伴隨著一些既定印象:成熟、穩重、甚至是危機…。然而,中年代表的意義遠比這些豐富且寬廣得多,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生動地轉折與成長的階段。 「中年危機」字面上感覺是負面的,但,其實它可以轉化為「中年轉機」。中年之路一書的作者:「我傾向把中年
「我們不需要別的,光是能活著,光是能呼吸,光是能踏出一步,就夠美好。」—重啟人生。 人生行至中場,許多人開始停下腳步,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回首過往,也開始探索新的可能性。中年,是人生的轉捩點,而閱讀,就像是黑暗中點燃中年徬徨的一盞燈,溫暖地提供導引,給我們支持與力量,安心地踏上更寬闊、亮眼的未來之
慷慨,不只是物質、金錢上的給予,更是一種心態,一種對生命的態度。「慷慨的感染力」一書提到:許多能感動人心的慷慨例子,都是根據特定需求所訂製的時間、精力、才能與愛的贈禮,而這些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讓我們一起想想,自己可以為身邊的人、需要幫助的人、或是這個社會,提供哪些慷慨的禮物呢? 從付出
中年,是一個充滿高低起伏、轉折與反思的重要階段,大部分的人都會開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斷捨離不僅是一種整理物品的方式,更是一個重新審視自我、簡化生活、追求心靈平靜並活出自我的人生哲學。 為了讓有限的時間更有價值地運用,除了物品需要做斷捨離,人生中很重要的工作及關係也很需要斷捨
進入 2025 年,你今年有讀了那一本書了嗎? 讀書有很多種目的,當學生時,讀書主要是為了考試,必須全盤理解跟熟背。出了校園,讀書可能是為了進修(如:學習外語、各種專業證照)、學習工作上的專業知識(如:AI、社群經營、簡報等),或是探索自己有興趣、想了解的主題(如:溝通技巧、心理學等),也可能是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