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1|6643】円星科技最近幾年研發費用相當巨大,錢都花在哪了?

Tx3-avatar-img
發佈於半導體上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M31近五年內的研發費用呈現陡升的走勢,擴編研發部門人力,帶來顯著的費用增長。

撰文 / Tx3財報分析研究室


研發部門用人費用

從過去五年M31的個體財報(不包含子公司),研發部門的用人費用已經接近翻倍,接近新台幣6億元。

以M31資本額3~4億新台幣的規模,可以說是砸錢搞研發,衝刺自有技術!

  • 2020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2.91億
  • 2021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3.53億
  • 2022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5.14億
  • 2023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5.91億
  • 2024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5.56億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和EDA費用趨勢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和EDA費用趨勢


M31研發軟體使用費也是貴得驚人

EDA Tool費用從2020年的5千多萬,在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3億新台幣!M31研發費用增幅最大的其實不是研發部門用人費用,而是EDA的軟體使用費。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EDA費用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EDA費用

  • 2020年EDA Tool費用:TWD 0.55億
  • 2021年EDA Tool費用:TWD 0.79億
  • 2022年EDA Tool費用:TWD 1.74億
  • 2023年EDA Tool費用:TWD 2.03億
  • 2024年EDA Tool費用:TWD 3.01億

M31最近五年的研發推進項目

2024年M31的矽智財研發已經正式進入極先進製程的2奈米,因此也推升了EDA的使用費。

  • 2020年基礎元件矽智財(IP)進到7nm
  • 2021年基礎元件矽智財(IP)推進至5nm
  • 2022年提供IP整合服務,佈建完整的車用矽智財平台(Automotive IP platform)
  • 2023年IP整合服務,發展5nm/7nm實作平台,以因應先進製程的實作與整合需求
  • 2024年持續開發7nm以下先進製程高速介面矽智財,並朝向2/3nm極先進製程推進。持續發展3nm Memory Compiler的開發,以因應高效能運算IC的需求。緊跟晶圓廠製程腳步,投入7nm以下先進製程ONFI I/O研發,並構建完整的I/O+PHY解決方案。

M31近五年的研發投入確實相當驚人,從研發人力成本與EDA軟體使用費兩個面向來看,都是大幅成長的趨勢,顯示其積極投入技術研發,特別是極先進製程IP的開發。

研發人力成本趨勢

M31的研發用人費用在2020至2024年間幾乎翻倍,從2.91億新台幣增至5.56億,即使2024年的數字略低於2023 年,但整體仍是顯著增長。這也說明:

  1. 擴編研發團隊:近年來 M31可能大量招募工程師,支撐其先進製程的開發需求。
  2. 高薪搶才:在矽智財(IP)領域,特別是5nm以下的先進製程,專業工程師薪資水準較高,成本自然隨之攀升


EDA 軟體使用費用爆發性成長

相較於研發人力成本,M31的EDA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費用從2020年的0.55億暴增至 2024年的3.01億,成長超過5倍,反映:

  1. 先進製程對EDA依賴度提高:隨著M31進入 2nm/3nm 極先進製程,EDA軟體的授權費、模擬與驗證成本都大幅提升。
  2. 矽智財IP的高複雜度:IP設計進入7nm以下後,驗證與佈局的難度上升,EDA需求同步增加。
  3. EDA軟體價格上漲:近年來EDA供應商(如 Synopsys、Cadence)已提高軟體授權費,對於高度仰賴EDA工具的M31來說,這部分開支成為研發費用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M31的技術發展方向

M31過去五年來的研發重點,從7nm基礎IP持續推進至2nm極先進製程,且逐步擴展至車用與高效能運算(HPC)市場:

  • 2020-2021:推進7nm、5nm的基礎IP開發。
  • 2022-2023:進入IP整合服務,建立車用矽智財平台,並發展5nm/7nm的IP實作平台,提供更多應用可能性。
  • 2024:開發3nm記憶體編譯器(Memory Compiler)、ONFI I/O,並強化PHY方案,顯示M31正朝向HPC及AI領域佈局。


結論:M31砸錢衝IP,技術佈局全面進階

M31近年的研發費用暴增,特別是EDA工具費用的成長遠超人力成本,顯示其技術推進的決心。

隨著2nm/3nm逐步推進,M31若能成功搶占市場,未來的矽智財授權收入成長空間值得關注。

然而高額研發支出也意味著短期獲利壓力,是否能透過技術授權回收成本,將是投資人未來關注的關鍵。


延伸閱讀:


財報電子書下載⏬:

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57sb01_q1


avatar-img
Tx3|Think Forward. Think Tx3.
0會員
81內容數
Tx3 是一個專注於科技產業、投資心法與國際趨勢解析的自媒體品牌,結合產業第一線脈動、數據驅動的思考,以及全球視野下的策略觀點。 我們不是單純報導新聞,而是以犀利的眼光挑戰框架,用簡明但深刻的語言解構複雜議題,幫助讀者掌握「看懂趨勢、預判未來、做出投資好決策」的核心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普的矽電容產品線有IPC(矽電容嵌入中介層)和IPD(矽電容嵌入HPC封裝Substrate) IPC自從2024下半年開始量產以來,產品技術逐漸成熟,在2025年的量產出貨將持續成長! IPD已經有多個客戶,在多家封裝廠逐漸完成驗證,第一批量產預計落在2025年。 愛普的矽電容兩大產品
愛普AI事業部2025年將持續成長。愛普表示VHM除了加密貨幣市場外,已經有大客戶和愛普密切討論VHM在AI加速器的Design In,可望在2025年完成其他一個專案。 這將意味著主流客戶認可了愛普的VHM效能!VHM正式跨入了主流市場應用。 多層的VHM會是另外一個亮點,許多歐美大客戶
愛普在穿戴式裝置應用推出了新的產品規格,愛普將它命名為ApSRAM,ApSRAM的封裝將更有彈性,且能把穿戴裝置的記憶體功耗,倍數的降低,同時大幅提高穿戴裝置的待機時間,且提供更
穿戴式裝置應用在各個細分市場皆持續成長,愛普看好AI眼鏡是很有潛力的市場 穿戴裝置的市場很重視使用者體驗,裝置的規格功能更爲複雜多變,而記憶體的低功耗高效能成為產品性能的關鍵因素 APSRAM提供了最適切的解決方案
2024年研發費用大增 M31円星科技目前已將研發推進至先進製程節點,2024年研發費用來到新台幣11.2億,首次突破10億台幣。
愛普的矽電容產品線有IPC(矽電容嵌入中介層)和IPD(矽電容嵌入HPC封裝Substrate) IPC自從2024下半年開始量產以來,產品技術逐漸成熟,在2025年的量產出貨將持續成長! IPD已經有多個客戶,在多家封裝廠逐漸完成驗證,第一批量產預計落在2025年。 愛普的矽電容兩大產品
愛普AI事業部2025年將持續成長。愛普表示VHM除了加密貨幣市場外,已經有大客戶和愛普密切討論VHM在AI加速器的Design In,可望在2025年完成其他一個專案。 這將意味著主流客戶認可了愛普的VHM效能!VHM正式跨入了主流市場應用。 多層的VHM會是另外一個亮點,許多歐美大客戶
愛普在穿戴式裝置應用推出了新的產品規格,愛普將它命名為ApSRAM,ApSRAM的封裝將更有彈性,且能把穿戴裝置的記憶體功耗,倍數的降低,同時大幅提高穿戴裝置的待機時間,且提供更
穿戴式裝置應用在各個細分市場皆持續成長,愛普看好AI眼鏡是很有潛力的市場 穿戴裝置的市場很重視使用者體驗,裝置的規格功能更爲複雜多變,而記憶體的低功耗高效能成為產品性能的關鍵因素 APSRAM提供了最適切的解決方案
2024年研發費用大增 M31円星科技目前已將研發推進至先進製程節點,2024年研發費用來到新台幣11.2億,首次突破10億台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Thumbnail
去年5/19 精英宣布斥資1.8億買股 這個時間點是在智慧城市展 之後到了股價高潮點6/30~7/10之間開始出現他的智慧能源利多,就這樣修正到去年第四季120周支撐點才反彈 目前又是一樣的節奏,只是金額高一點是40億,時間點這次在智慧城市展之前,宣布的開始計算他買的平均成本跟現在沒差多
Thumbnail
- 台印度簽MOU 移工來源國+1|工商時報 - ASML 超越應材,成全球最大晶圓廠設備製造商|科技新報 - OpenAI推「文字生成影音」 包含複雜場景、特定動作等正確細節|經濟日報 - Satya Nadella 任微軟 CEO 十周年,他做對哪 4 件事讓公司市值翻 10 倍?|INSIDE
Thumbnail
3M公司是一家美國跨國綜合製造公司,生產各種產品,包括研磨材料、膠帶、電子產品、醫療產品等。該公司在2024年的利潤和銷售增長指引低於預期,並有一些法律索賠需要解決。目前市值約530億美元,股利殖利率6.24%。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Thumbnail
去年5/19 精英宣布斥資1.8億買股 這個時間點是在智慧城市展 之後到了股價高潮點6/30~7/10之間開始出現他的智慧能源利多,就這樣修正到去年第四季120周支撐點才反彈 目前又是一樣的節奏,只是金額高一點是40億,時間點這次在智慧城市展之前,宣布的開始計算他買的平均成本跟現在沒差多
Thumbnail
- 台印度簽MOU 移工來源國+1|工商時報 - ASML 超越應材,成全球最大晶圓廠設備製造商|科技新報 - OpenAI推「文字生成影音」 包含複雜場景、特定動作等正確細節|經濟日報 - Satya Nadella 任微軟 CEO 十周年,他做對哪 4 件事讓公司市值翻 10 倍?|INSIDE
Thumbnail
3M公司是一家美國跨國綜合製造公司,生產各種產品,包括研磨材料、膠帶、電子產品、醫療產品等。該公司在2024年的利潤和銷售增長指引低於預期,並有一些法律索賠需要解決。目前市值約530億美元,股利殖利率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