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如何驗證開發需求是否有必要?如何分辨來自內部的產品優化聲音?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之前筆者在當 PM 時,遇到一個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當時是 UAT 階段,使用者剛測出一籮筐的小問題,看起來正在焦頭爛額。經過梳理,我整理好 bug 清單去找團隊內的初階工程師討論。


討論時,我發現工程師好像會糾結在一些 UI 細節上,比如小地方的對齊、畫面空白比例等。


這些以 UI 來說看起來確實是可以更好,不過當時因為系統還只在驗證上線的階段,我認為首要目標,應該要把工程師寶貴的工時放在讓功能可以被驗證的 bug 上。


因此回覆工程師說:「由於這只是給少數 user 在公司內部使用的系統,目前 UI 雖然可以更好,但已足以支持使用者的操作體驗,現階段應該要優先修改會影響 output 品質的 bug......」。邊回答時我邊自信地想著這樣的理由應該足夠明確了。


出乎意料地,此時工程師微微皺眉,深吸一口氣,回覆:「嗯......可是我就是看不慣這裡沒有對齊,我就是覺得...」


輪到我論時語塞,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覆。




回顧當時,現在的我會給自己以下的建議:


身為 PM,如何分辨來自內部的產品優化聲音?


身為 PM,經常會遇到工程師提出這類開發建議:

「我想試試不同的做法。」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應該多做某些調整。」

「這裡不對齊,看起來不順眼。」

「我想測試某種新技術/開發流程。」


這些提議通常出於:內部人員基於自身對品質的要求、想導入新技術,或是個人對細節的堅持。


當這些堅持如果無傷大雅,耗時不長,但偏偏會與其他重要的開發規劃衝突,或是可能對使用者而言無感時,站在 PM 角度,勢必無法同意在 todo 清單中插進這些修改事項。


不過 PM 面對這類需求時,與其直接否定,不如引導對方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這項改動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停損點在哪?

—— 若投入時間做這個調整,可能會影響哪些優先級更高的事項?若進行後發現成效不佳,何時該停止?


這項改動的預期效益,會對應到哪個量化指標?

—— 這個調整是否能提升某項關鍵績效指標(如使用者留存率、操作效率、轉換率)?如果無法明確對應到量化指標,只是個人感受上的優化,是否值得投入時間?


若是實驗,應該如何進行 PDCA 迴圈?

—— 什麼時候檢核成效?整個實驗計畫的 PDCA(Plan-Do-Check-Act) 判斷該怎麼做?根據結果何時 & 如何計算投入成本與回報(ROI & ROAS)?


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幫助工程師從更全面的角度思考,也能讓團隊的開發決策更有依據,避免因個人偏好而分散資源。






關於我 — 林揚軒


嗨!我是 Jason!

6 年 SEO 行銷經驗、3 年軟體開發管理經驗、2 年 MarTech SaaS 產品行銷經驗

行銷 x 軟體雙棲,從 SEO、CRM,一路探索到 MarTech、後端 IT 軟體系統開發管理。


樂意交流關於 SEO x CVR x CRM 的行銷脈絡,以及電商訂單管理/商品管理/供應鏈管理/營運數據分析系統的建置經驗。


目前為 SEO & CRM 數據分析接案者,若有任何提案歡迎與我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sonLin的沙龍
16會員
20內容數
把心態歸 0,與你一起每天學一次數位行銷
Jason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在產品開發與市場定位的過程中,產品策略的制定至關重要。你是否也常遇到這些困擾:產品差異性不足、市場競爭激烈、價值主張不清?這篇文章是筆者整理工作經驗,彙整出我認為從市場面觀點,如何評估產品價值的 6 種底層理論後,製作的產品策略分析圖,作為我未來對於產品規劃的思考模型。
Thumbnail
2025/04/21
在產品開發與市場定位的過程中,產品策略的制定至關重要。你是否也常遇到這些困擾:產品差異性不足、市場競爭激烈、價值主張不清?這篇文章是筆者整理工作經驗,彙整出我認為從市場面觀點,如何評估產品價值的 6 種底層理論後,製作的產品策略分析圖,作為我未來對於產品規劃的思考模型。
Thumbnail
2025/04/16
軟體產品開發到獲利的關鍵在於市場估值、開發品質和市場接觸三方面的平衡。本文詳細分析每個維度所需團隊能力及PM在不同階段的策略焦點,從早期探索期的假設驗證到成熟產品的規模化經營,提供打造賺錢軟體產品的完整指南。
Thumbnail
2025/04/16
軟體產品開發到獲利的關鍵在於市場估值、開發品質和市場接觸三方面的平衡。本文詳細分析每個維度所需團隊能力及PM在不同階段的策略焦點,從早期探索期的假設驗證到成熟產品的規模化經營,提供打造賺錢軟體產品的完整指南。
Thumbnail
2025/03/20
「系統上線」對所有軟體經理來說都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系統上線前準備是所有軟體專案管理者最關鍵的工作之一,確保系統的功能面、資料面,以及非功能性需求,都能夠支援使用者的正式操作。 究竟系統在上線前,功能面要做好那些準備與檢核?為了確保系統能夠順利上線並持續穩定運行,企業應從測試環境整理、資料移
Thumbnail
2025/03/20
「系統上線」對所有軟體經理來說都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系統上線前準備是所有軟體專案管理者最關鍵的工作之一,確保系統的功能面、資料面,以及非功能性需求,都能夠支援使用者的正式操作。 究竟系統在上線前,功能面要做好那些準備與檢核?為了確保系統能夠順利上線並持續穩定運行,企業應從測試環境整理、資料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以前我在新創公司當PM(產品經理)的時候,如果提出做一個新功能的需求,常被工程師挑戰是否真有必要做...
Thumbnail
以前我在新創公司當PM(產品經理)的時候,如果提出做一個新功能的需求,常被工程師挑戰是否真有必要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每兩週都會有一場回顧會議(retro),PO、UX、RD、QA 會針對該 Sprint 進行檢討和反思,這篇想記錄以產品經理(PO)的角度常被提到的檢討點,一方面是幫助自己成長,另一面是更濃縮自己的產品想法。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
Thumbnail
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每兩週都會有一場回顧會議(retro),PO、UX、RD、QA 會針對該 Sprint 進行檢討和反思,這篇想記錄以產品經理(PO)的角度常被提到的檢討點,一方面是幫助自己成長,另一面是更濃縮自己的產品想法。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專案開發中遇到的時間壓力和執行困難,以及如何無效應對這些挑戰。 沒有工時估算、客戶溝通、交付時間表設定、程式品質管理、工作量管理、合同和專業態度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專案開發中遇到的時間壓力和執行困難,以及如何無效應對這些挑戰。 沒有工時估算、客戶溝通、交付時間表設定、程式品質管理、工作量管理、合同和專業態度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