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讓生活越過越順的能力,被很多人忽視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有個體會:審美力好的人,生活總能過得有滋有味。

我的好朋友小熊就是個典型例子。

小熊把家捯飭得特別漂亮,不是社交媒體上家裝帳號的那種模版化的好看,而是有著她獨一份的好看。

家裡很多地方都承載了她曾經生活的痕跡,比如沙發背後的牆上是一塊巨大的毛氈板,上面密密麻麻地貼滿了電影海報、話劇票根、景點門票。

很多貌美的傢俱也都不是買的,而是小熊和熱衷stooping的搭子一起在街頭撿的。樂趣倒不是為了撿便宜,而是在改造的過程中又重新發現了物件新的魅力。

小熊的審美不僅體現在家的佈置上,社群也能看出一二。她常常會在社群發一些漂亮但又特別的照片,並不是那些跟風去打卡的網紅店,而僅僅是一些細碎的瞬間——

 

去公園散步時發現了好看的落葉,就撿回家做成書簽。

拍下每天的雲朵,給它們塗鴉成各種表情。

彌漫著霧氣的馬路,在小熊眼裡是連接過去的時空隧道。

......

 

這些日常中再平常不過的事物,在小熊的世界裡仿佛都變換了另一副模樣,這種對待生活積極的態度,也成了錨點,一次次把她從壞情緒里拉出來。

在小熊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有感知到美的能力這件事有多麼重要,這是一種能讓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的力量。



關於審美力的3個迷思



聽到審美力這個詞,你可能下意識會覺得它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遙遠。

 

但其實,審美力是一種底層能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怎麼裝修新家、怎麼佈置房間、怎麼搭配衣服,這些能帶給我們愉悅感受的事物,多多少少都和審美力掛鉤。

 

而從更深層的角度看,審美力就是一個人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判斷和鑒賞的能力。美本身就能帶給我們積極情緒,審美力好的人對待世界有著更加敏銳的觸角,自然也會收穫更加豐盈的人生體驗。

 

但對於審美力,很多人會有以下3種常見的誤解,阻礙了自身去習得這種稀缺的能力:

 

誤解1:“美就是漂亮、好看。”

 

當我們用漂亮、好看來形容某件事物時,常常指代的是視覺帶給我們的感受。而美則不同,它不局限於事物的外觀,而是一種出自主觀的肯定性的體驗。

美學心理學家Berlyne在1971年曾經提出過美的資訊性理論,他認為美的體驗就是一種對事物內在資訊的享受。在那些我們感知到美的時刻裡,我們常常會感到心靈上的呼應和觸動。

這種情緒體驗在很多時候都是很難用語言精准描述的。好比你最近選一個天好的日子出門,抬頭看到藍天白雲,緩緩飄落下來的梧桐樹樹葉,你可能會不自主地發出“好美”的感歎,但自己卻很難講出究竟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受。


誤解2:“懂時尚、懂流行就代表有品位、審美好。”

 

消費品味和審美並不能劃等號,審美也並非物質的堆砌而是認知的積累。有審美力的人,即便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也能營造出積極的生活氛圍。

音樂唱作人喬小刀在自己創立的樂隊“大喬小喬”一炮而紅後,突然宣佈解散樂隊退出樂隊,離開北京去到雲南,當起了木工,建造起自己的房子。

這些房子並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房子,它們各個造型獨特,千奇百怪。房子所需的很多材料都是喬小刀四處東拼西湊來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材料是他自己撿來的破爛。正是在這種有限的外部條件下,喬小刀陸續建起了100多棟漂亮的房子,打造出了自己的荒野之國。

有研究就發現,物質帶來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並非取決於我們擁有多少,而是取決於我們能否從其中獲得情緒和感官上的愉悅。因此,比起跟風消費主義,在自己的生活中尋覓那些能打動自己的美的事物更值得。

 

誤解3:“審美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後天很難改變。”

 

審美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會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比如個人的基因、神經生理特徵。

但審美力是一種可以後天學習和培養的技能。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往往更傾向於喜歡那些他們反復接觸的事物

當我們不斷接觸和體驗美的時候,我們對美的觸角就會變得更加敏銳,從而可以更好地感知和欣賞到美,逐漸內化成我們自己的審美能力。



審美好的人

常常具備3個重要特質

 


・ 對世界有著充沛的好奇心

 

擁有審美力的人,首先會有強烈的好奇心。

在孩童時代,我們對世界有著豐富的探索欲,什麼事情都想試試。而在長大以後,我們的好奇心逐漸減退,生活變得相對固定、熟悉,也催生了無聊和乏味。很多人就調侃自己活成了一個NPC,日復一日地過著相似的生活。

其實並不是生活本身不夠有趣,而是我們沒有把日子過得有趣起來。那些依舊保持好奇心的人,會像孩童那樣主動去探索新的領域,也願意沉浸和體會這些新的經歷,不斷去發掘新的樂趣。

這和大五人格裡的開放性(Openness)密切相關。開放性更高的人會積極拓展自己的視野,有意識地去接觸更多新奇的體驗。

而且ta們有著更加強烈的審美敏感性,在面對美的自然環境、藝術作品時往往會經歷更為強烈的情緒反應,對美的體驗也更加充分和深入。


・ 生活感知力強

 

有審美力的人會關注生活的細節,即便日常裡再細微的事物也能成為ta們的快樂源泉。

會發現灑水車經過時噴出的水珠形成的彩虹、會捕捉到樹葉隨風搖曳時地面上投射出來的光影、會留心季節變換時什麼花開什麼花謝......

生活就是由一連串的小事編織而成的,但很多人常常忽視或者很難察覺到這些不起眼的瞬間。

在生理層面上,這需要依靠更高的感官敏感性。感官敏感性高的人,能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去認識和感受世界,能夠察覺到外部的感覺刺激,也能更敏銳地捕捉和處理自己身體內部的感覺信號。

而在心理層面上看,感知力強的人能夠更好地品味(savor)生活。品味(savor)能讓我們把注意力更多投向那些積極的事情,當一個又一個的快樂拼湊在一起,帶來的幸福感也並不低。

 

・ 不將就、不湊合的生活態度

 

有審美力的人不僅能感知美,也願意在自己的生活裡主動創造美。ta們對生活有追求,願意為生活品質付諸努力或者有所投資。

在當下,很多人是抱著臨時的狀態去生活:租的房子反正不是自己的就不付出心力捯飭、一個人吃飯就湊合兩口、東西不好用為了圖省事就將就著用。

如果我們總是想著“過渡一下而已”“湊合湊合得了”,磨損的不只是當下的生活品質,還可能會讓我們習慣於得過且過的心態,在心理層面不斷妥協和讓步,內心的真正需求永遠得不到滿足,最終敷衍的是我們自己。


用心去生活的人不會將自己囿于臨時生活的陷阱裡,即使是租來的房子也會費勁心思思考如何裝扮,即使工作很忙也會在休息時間投身愛好給自己充電。


越是在這種不確定的生活狀態下,我們反而越需要努力找回生活的秩序。當我們能在點滴小事裡掌控生活,收穫的不僅是生活情趣,也讓我們抵禦外部壓力的盔甲更加堅固。



追求審美,其實是在追求

把生活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

 


毛姆曾經說過,“一個人能觀察落葉、鮮花、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麼樣。”

 

美對我們的生活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當我們能在生活的細節裡發現美、感受美,也是在把解釋生活的權利交還給了我們自己。

生活依舊是同樣的圖景,但我們並非赤手空拳無能為力,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視角去理解和闡釋,這是一種強大的自主性


當我們認為自己能夠掌握生活時,我們會願意付諸更多的努力去行動,從而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電影《恩珠的房間》便是個很好的例證。女主角恩珠在辭掉自己的平面設計師的工作以後,生活失去了重心,在低能量的精神狀態裡過得日夜顛倒,相當頹廢。

恩珠的朋友敏錫看不下去好友的生活狀態,給恩珠的房間換了一盞暖黃色的燈,又用橙色的油漆重新粉刷了一次恩珠家裡的牆面。

當家裡變得沒有那麼雜亂之後,恩珠發現自己的內心陰霾也在慢慢消散了。她開始整理房間,把破舊邋遢的房子收拾得煥然一新,從泥濘的生活裡逐漸走了出來,內心變得愈發安定、平和。


能掌握自己生活節奏的人,在面臨挫折和壓力時也不會輕易被擊倒。這是因為我們有著更充分的人生體驗,一點點打磨出自己的心理韌性。

 

讓生活變好的方式就是重啟人生嗎?我覺得這並不是唯一的解法。

 

把自己的目光放到生活更深處的地方去,打開對世界的感官通道,去經歷、去體驗,去感受那些細微的、真實的美麗,當我們的經歷更加豐富時,我們的生活也能過得更加立體和充盈。



今日互動


來評論區分享一下

你最近捕捉到的美的瞬間吧!


avatar-img
51會員
132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飯糰@亮亮-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感受美的能力和美化的動機,在生活中創建自己的內在秩序,這樣的生活當然很美好,是一種無需他人評價和審視的美好,因為經得起自己的審視和感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就是在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因為這都是在建立自己的內在秩序。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分享了作者妹妹在面對第四期腦癌的治療過程中,如何通過正規的放療、超長斷食及催眠輔助,達成癌細胞消失的驚人結果。文章詳細記錄了病情診斷、治療過程、家庭的掙扎與堅持,以及運動和身體狀況的監測,展現了在困難中尋找希望的故事。作者強調這不是醫療建議,而是個人經驗的分享,希望能鼓舞更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屬。
在親密關係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倦怠期是一個常見且挑戰性的現象。伴侶可能會感受到彼此之間的距離感、缺乏交流以及對日常生活的不滿。然而,倦怠感並不意味著感情失敗,而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和共同行動上。文章提供了三個應對倦怠的實用策略,以促進健康的親密關係,保持愛情的新鮮感與穩定性。
婚姻中的幸福感常常來自於夫妻之間的情感連結、支持系統與共同目標。本文探討了幾個使婚姻得以長久幸福的特質,包括擁有私密的暗語與回憶、來自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共同的願望與探索欲,以及充滿儀式感的真誠互動。通過這些特質,夫妻能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結,增進彼此的幸福感,促進婚姻的穩定性與和諧。
在社交場閤中,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常常面臨「想太多」的困擾。這篇文章探討過度思考的成因、表現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提供應對策略,幫助讀者降低內心焦慮,恢復心理健康。透過理解自我意識的角色以及克服無意義的內耗,讓社交互動變得更加輕鬆與愉悅。
本文探討情感錯位(emotional incest)的現象,特別是在母女關係中,及其對雙方造成的影響。透過分析家庭中親子關係的錯位情形,文章提供了識別情感錯位的特徵以及重建健康邊界的步驟,旨在幫助讀者理解並改善家庭關係,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情感負擔。
在現代戀情中,伴侶之間的手機使用行為可能影響彼此溝通和親密感,導致情感疏離、被冷落等問題。探討手機作為「第三者」如何影響情感關係,以及如何設定「無手機時間」和增進共同體驗來改善關係。解決方案包括進行坦誠的對話及自我檢查,讓關係回歸平衡。瞭解這些挑戰,助你提升情感連結,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親密度。
文章分享了作者妹妹在面對第四期腦癌的治療過程中,如何通過正規的放療、超長斷食及催眠輔助,達成癌細胞消失的驚人結果。文章詳細記錄了病情診斷、治療過程、家庭的掙扎與堅持,以及運動和身體狀況的監測,展現了在困難中尋找希望的故事。作者強調這不是醫療建議,而是個人經驗的分享,希望能鼓舞更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屬。
在親密關係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倦怠期是一個常見且挑戰性的現象。伴侶可能會感受到彼此之間的距離感、缺乏交流以及對日常生活的不滿。然而,倦怠感並不意味著感情失敗,而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和共同行動上。文章提供了三個應對倦怠的實用策略,以促進健康的親密關係,保持愛情的新鮮感與穩定性。
婚姻中的幸福感常常來自於夫妻之間的情感連結、支持系統與共同目標。本文探討了幾個使婚姻得以長久幸福的特質,包括擁有私密的暗語與回憶、來自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共同的願望與探索欲,以及充滿儀式感的真誠互動。通過這些特質,夫妻能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結,增進彼此的幸福感,促進婚姻的穩定性與和諧。
在社交場閤中,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常常面臨「想太多」的困擾。這篇文章探討過度思考的成因、表現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提供應對策略,幫助讀者降低內心焦慮,恢復心理健康。透過理解自我意識的角色以及克服無意義的內耗,讓社交互動變得更加輕鬆與愉悅。
本文探討情感錯位(emotional incest)的現象,特別是在母女關係中,及其對雙方造成的影響。透過分析家庭中親子關係的錯位情形,文章提供了識別情感錯位的特徵以及重建健康邊界的步驟,旨在幫助讀者理解並改善家庭關係,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情感負擔。
在現代戀情中,伴侶之間的手機使用行為可能影響彼此溝通和親密感,導致情感疏離、被冷落等問題。探討手機作為「第三者」如何影響情感關係,以及如何設定「無手機時間」和增進共同體驗來改善關係。解決方案包括進行坦誠的對話及自我檢查,讓關係回歸平衡。瞭解這些挑戰,助你提升情感連結,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親密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提升認知精準度有助於洞察力及思考富創造性,並促進更流暢的人際交往。文章強調清晰思維、合理處理情感、運用有意識的語言。
Thumbnail
        生活是否美麗,不在於上了多少舞台,擁有多少鎂光燈。真正的美,來自於一種「讓人信服」的特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在與任何人相處時 我們都應該學會篩選 而不是改變 用心選擇與我們相合的人 而不是為那些不適合的人費心費力 人生短暫 時間寶貴 我們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 試圖改變別人 而是應該將精力 投入到與那些 真正理解和支持我們的人 這樣我們才能保持真實 保持內心的平和與自我 擁有更加充實而
Thumbnail
要有魅力,就意味著別人在我們身邊能感到舒服自在,而且自我感受良好。在非語言溝通裡,讓人們感到安心且建立良好關係的最重要元素,是尊重別人應有的個人空間。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載,如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以下是讀者訊息✉️: C 是怎麼找到自己擅長的事的呢 從醫美篇被你吸引到現在的分享 感覺很不一樣 而且更有自信💓 首先謝謝這位讀者的回饋。我將分成以下幾個面向來回答。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事物,就算是普羅大眾都會的技能那也沒問題,至少我們比多數人更有熱情、更願意鑽研。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提升認知精準度有助於洞察力及思考富創造性,並促進更流暢的人際交往。文章強調清晰思維、合理處理情感、運用有意識的語言。
Thumbnail
        生活是否美麗,不在於上了多少舞台,擁有多少鎂光燈。真正的美,來自於一種「讓人信服」的特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在與任何人相處時 我們都應該學會篩選 而不是改變 用心選擇與我們相合的人 而不是為那些不適合的人費心費力 人生短暫 時間寶貴 我們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 試圖改變別人 而是應該將精力 投入到與那些 真正理解和支持我們的人 這樣我們才能保持真實 保持內心的平和與自我 擁有更加充實而
Thumbnail
要有魅力,就意味著別人在我們身邊能感到舒服自在,而且自我感受良好。在非語言溝通裡,讓人們感到安心且建立良好關係的最重要元素,是尊重別人應有的個人空間。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載,如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以下是讀者訊息✉️: C 是怎麼找到自己擅長的事的呢 從醫美篇被你吸引到現在的分享 感覺很不一樣 而且更有自信💓 首先謝謝這位讀者的回饋。我將分成以下幾個面向來回答。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事物,就算是普羅大眾都會的技能那也沒問題,至少我們比多數人更有熱情、更願意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