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朋友聊天,還蠻典型的:
最近因為朋友的一句「你想太多」,我破防了。
起因是,我和 ta 講了一個憋在心裡挺久的困惑,是關於我的部門 leader,似乎總給別的同事點贊朋友圈,但很少點贊我的。
不知道是時間點不對 ta 剛好沒看見,還是 ta 看見了但並不想點,又或者對我並不關注,不想有過多互動。
但平時在公司,我們的相處明明看起來挺和諧的,工作上也沒少被肯定。唯獨這個小事,讓我有一種被冷落、被針對甚至被排擠的莫名感覺。
結果我講完後,朋友輕飄飄地來了一句:「你就是想太多了」。這句話直接讓我的難受達到了頂峰......因為這話我已聽過太多遍,但我覺得我改不掉:
比如租房子提前列好需求,整理成文案發給仲介,被物件調侃「咋想這麼多還寫起小作文了」;
約朋友出來玩,朋友臨時又喊上其他人,當我很委婉地問為啥叫上別人,是覺得我們需要認識一下還是覺得今天這個安排有些無聊?得到的回答是「就是大家一起出來玩,你別想太多啦」
一起旅行,我總是那個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的人,不管是交通時長、預算範圍還是個人偏好,每當我帶著問題搜集大家意見時,往往會被半打趣半埋怨地潑冷水「你想這麼多累不累?」
好像只有我會想得這麼多,只有我會對社交中的細節如此敏感,其他人好像完全不會在乎,也不會去回應。
據我們的觀察,「想太多」並不是一種少數人身上才會有的困擾。現實中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大腦每天都在捕捉社交信號,被各種模模糊糊的人際細節折磨得夠嗆,又沒法摁滅內心的情緒波動。
而且很多時候,面對「想太多」的評價,我們會感到很委屈,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的思考是否真的很多餘。久而久之,大腦也習慣了為那些隨口問的話、一閃而過的微表情按下暫停鍵,反復放大琢磨。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和大家聊聊,想太多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怎樣從想太多的內耗中找到出路,重新恢復元氣!
「想太多」在心理學上有個對應的術語:
過慮(overthinking)
它形容的是一種沒有解決方案的持續思維迴圈(constant thought loops don't seem to have a resolution)。
舉個例子,同樣是暴風雨即將來臨:
想
我可以關上窗子、買好應急食物手電筒和電池、減少外出、準備雨傘雨衣;萬一家裡遭殃了我可以跟朋友借住然後回頭找師傅處理。
想太多
完了,要是這個窗被石子兒砸穿了怎麼辦?明天我還要面試呢!萬一停電怎麼辦?怎麼這麼多要準備的我之前都沒想過呢?應急需要哪些?現在叫外送來得及嗎?電池夠嗎?
(然後一直等到風雨來臨也沒去做啥)
所以,界定是否想太多,關鍵就在於:
這個思考,對解決問題有沒有實質性幫助?能不能推動你去行動?
想
在充足思考後能令你採取積極行動
想太多
讓人不停陷入假設,阻礙人採取行動
有效的思考,應該是可以化為行動的,而行動能轉化出結果。這就是區別。
那什麼情況下,我們容易陷入想太多?
當一個人自我意識過強的時候。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本是個中性的詞,它幫助個體在社交情境中調整行為,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但當它過了頭,就會導致我們對自身行為、情感、思想產生過度的監控和反思[2-3]。
那是一種「十分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存在」的狀態,會令自己和他人感到不舒服、帶有攻擊性。
一個人之所以會發展出如此強烈的自我意識,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一種自我保護的需要。
這可能是因為,過往某部分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一些小細節會讓某人暴跳如雷、引起極端的反應,需要我來平息——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某一任老闆——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我們變成了「敏感的孩子」,無時無刻開著雷達預判別人,不得不想,並且要用力想。
這也是為何過慮常常發生在社交場景中。
對自我意識過強的人來說,處理人際問題時,關注重點通常是人,而不是事。此時,「想得對」的重要性大過溝通本身。
過慮本身並沒什麼錯,它不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甚至也算不上是一種人格特徵。
但值得警惕的是,過慮的的確確容易促進焦慮、抑鬱的發生,它和很多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雙向的關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陷入過慮的 8 個跡象
確實,無論反復糾結於已經發生的事實,還是對尚未到來的事件顧慮重重,都可能是陷入過慮的表現。
這也意味著,日常生活中一個總是在過慮的人,ta 的休息和睡眠情況不會太好。因為多數人都是習慣在睡前想事,睡得不好又會反過來影響白天的情緒狀態,久而久之有損健康。
不過更致命的問題在於,過慮對人際關係沒有多少正面作用,有時反而會對我們的親密關係、人際溝通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一方面,過慮常常伴隨著自我審視,它會帶來羞恥、妄想、緊張、焦慮等情緒,這些情緒讓我們在實際對話的過程裡分心、失去對話的焦點,最終搞砸溝通。
另一方面,過慮違背我們與人交好的初心。它阻攔我們和對方進行深層溝通,容易激發誤會。
當我們總是不自覺地猜測別人的動機、並基於這些猜測提早或錯誤地回應,就很容易給人帶來一種用力過猛的感受,讓對方覺得自己沒有選擇餘地,有時甚至會導致對方順應誤解做出破壞關係的舉動,「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這麼做了!」
對此,哈佛大學邦妮·塔爾伯特博士認為:「即便我們能想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對解決分歧也不會有太大幫助,很多時候,明確的答案只是讓我們的陣營更加固化,立場更加對立,最終導致更多的誤解。」
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瞭解他人,需要通過互動積累經驗,而不是單純依賴腦海中的推測或模擬。
克服對結果的恐懼,停止無意義的內耗
不必把所有事情想清楚,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要完完全全掌控。
《遇見未知的自己》裡曾經提到過一個說法,大意是: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三件事裡,只有「我的事」是真正屬於我的,是我可以掌控的,其他的,很有可能就是參不透的,也由不得你。別人口吐惡言,但嘴長在別人頭上,你沒辦法,天要下雨你想它停,也沒辦法。如果一定要這兩者被你參透、順你的意,只是徒增煩惱。
心力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拿來思考別人,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能量損耗。沒有什麼比你的情緒和健康最重要,那些消耗你的、虛偽的、帶著惡意的、煽動平靜的,都應該靠邊站,你是有權不予理會的。
如果你身邊有人總被「想太多」困住、為人際中的溝通內耗巨多,歡迎 轉發 本文給 ta 。也歡迎有經驗的朋友留言分享自己止住過慮、停止人際中內耗的小技巧~
今日互動
什麼事曾讓你「想太多」?
後來呢?你是如何翻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