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懂,結果老踩坑——G.A.P.S 解析認知落差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認知升級工具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不是早就講好了嗎?」
「我以為你知道我的意思啊!」
「不是說簡單修改嗎?怎麼改成大翻修?」

這些場面,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每次我們信心滿滿地以為「我懂了」, 最後卻總是在執行時才發現:

原來,我懂的不是他講的;

而他講的,也不是我以為的!


這種反覆踩坑的狀況,

背後就是認知落差在作祟。

今天,我想用一個超好記的小工具幫你解開這個困惑:

👉 G.A.P.S

  • Gap:信息與經驗差距
  • Ambiguity:觀點與用語模糊
  • Priority:優先順序落差
  • Stance:思路與視角落差

只要掌握這四個陷阱,你就會知道:


不是你笨,也不是別人難搞, 而是「你們在同一場對話裡, 卻開著不同導航系統。」

raw-image



1️⃣ G = Gap(信息與經驗差距)

場景:主管說一句,你腦補十句


主管輕描淡寫:「這次的報告參考去年的版本就好。」

小傑打開去年資料夾, 裡面有三個版本: 「最終版」、「修正版」、「會議簡版」。 他選了「會議簡版」,拼拼湊湊交上去。 結果被主管退件:「怎麼交這個?這只是討論草稿!」

Gap發生在哪?

主管和小傑之間存在「信息差」。 主管知道哪個版本是正式版,小傑沒有背景經驗,只能靠猜。

比喻一下:

像在夜市裡,老闆說「煮麵少鹽」; 你以為「少鹽」是淡一點, 老闆心裡的「少鹽」是幾乎無味。 最後端上來你嚐一口:「這是清水麵嗎?」

👉 化解方式

「我手上有三個版本,想確認您說的是哪一個參考基準?」



2️⃣ A = Ambiguity(觀點與用語模糊)

場景:「快一點」,到底多快?


阿美收到訊息:「這件事情麻煩盡快處理。」

她覺得「盡快」是下週三之前; 結果主管週一早上就問:「報告呢?」 阿美當場心跳加速:「啊?我以為是下週!」

Ambiguity發生在哪?

語言太模糊,每個人心中對「快」的定義都不一樣。

比喻一下:

就像去早餐店點「微糖奶茶」, 有的店微糖是三分,有的店微糖是半糖; 喝第一口就知道「慘了,認知不同」。

👉 化解方式

「這裡的『盡快』是今天下午五點前,還是本週內?」



3️⃣ P = Priority(優先順序落差)

場景:「我以為這件事很重要,你卻慢慢來」


行銷部同事交代:「這件需求麻煩幫忙 ASAP!」

工程部同事也很有禮貌地答應了, 然後把它排在了第六優先

三天後行銷催件:「不是 ASAP 嗎?」 工程回:「我們在其他緊急任務後才排進去啊。」

Priority落差是什麼?

雙方的任務清單裡,這件事排的位置完全不同。

比喻一下:

像兩個人去逛賣場, A 的必買清單第一名是「巧克力」, B 的必買清單第一名是「廁紙」。 結果回家後才發現:廁紙沒買,巧克力兩袋。

👉 化解方式

「對你來說這件事的急迫程度是最高嗎? 還是我們可以依照優先順序分配?」



4️⃣ S = Stance(思路與視角落差)

場景:從「策略」聊成「執行細節」


主管:「這次專案,我想聽聽你對策略方向的看法。」

小安開始滔滔不絕:「我打算用 Google Ads、設定三組關鍵字,預算分配是……」 講了五分鐘,主管打斷:「等一下,我要的是整體策略框架,不是執行計畫。」 小安當場臉紅,尷尬地收回簡報檔。

Stance落差是什麼?

主管想討論大方向, 而你沉浸在細節裡。 不同視角、不同層次,會讓溝通雞同鴨講。

比喻一下:

主管站在 10 樓看風景, 你在地面上討論「這棵草是不是該修剪一下」。

👉 化解方式

「您希望先討論大方向策略,還是從細節推回策略?」 多問一句,站在對方的高度再開口。



【結語】


認知落差之所以可怕,

就是因為「我以為你懂」「你以為我明白」, 結果在資訊差、模糊語言、優先順序和立場高度之間, 都各自走上了不同道路。

G.A.P.S

  • Gap:別讓信息差成為瞎猜遊戲
  • Ambiguity:別用模糊字眼讓對方自己腦補
  • Priority:別默默用自己的清單定義別人的急迫
  • Stance:別忘了先對齊高度,再談細節

下次溝通時,

如果又忍不住想說「怎麼會這樣?」 停下來想想: 「是不是又踩到了 G.A.P.S?」 溝通不是說服,而是把差距看見、說清楚、對齊好。 因為,懂了別人之前, 你得先知道差在哪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10會員
416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