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D25-手機對我們的危害研究及如何遠離手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剛好看到一篇文章,整理了一些跟手機對人尤其是對孩子危害的的研究。


醫學期刊《柳葉刀》在2021年發布過一次研究成果,33歲以下人群的盡是風險和使用電子產品有關。長時間看手機,會導致近視的風險增加30%。而且每天使用電子設備時間超過2小時的學生,高度近視的風險更高。


國際組織世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2000年發起了一項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每三年,PISA對全球幾十個主要地區的15歲學生,做一次數學、閱讀和科學素養方面的測驗,最近一次公布成績是2022年的測驗。


PISA的結果顯示,全球學生的科學成績在2009年達到頂峰,閱讀成績在2012年達到頂峰,之後這些發達國家的整體成績表現就越來越差。PISA更進一步發現,每天在校使用電子設備少於一小時的學生,數學成績比每天使用設備五小時以上的學生高出50分,就算去除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這個差距依然存在。


在日本東北大學的衰老醫學研究所,2018年對223名平均年齡11歲的小孩,做了為期三年的追蹤調查,通過腦部成像觀察手機對大腦的影響。結果發現,每天都上網的小孩,語言能力發展更慢,大腦發育也會減緩,前額葉皮層和海馬體,以及一些與語言和情緒有關的區域都會受影響。


針對手機及3C產品對人的危害,目前全世界的教育機構都在採取行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禁",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確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效。


西班牙的兩個城市分別在2014和2015年實施了嚴禁手機進校園的政策,在禁令實施不到三年時間,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成績都提高不少。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也做過一項類似的短期實驗,他們發現,在學校裡不用手機的學生,在精神健康方面的資訊次數更少,發生霸凌的情況更少,平均成績也更高。


英國心理學家還做過一檔紀錄片,他們讓一所學校的8年級學生挑戰21天完全禁用手機。這些孩子不用手機之後,首先睡眠變好了,平均入睡時間也比之前快了20分鐘,每晚多休息將近1小時,而且參與測驗的學生們反應心情變好了,那些與憂鬱相關的感受減少了17%,與焦慮相關的感受減少了18%。


不過也有人認為,學校的禁令根本沒用,原因是回到家庭後沒辦法繼續維持,甚至會有反撲的狀況。在今年2月初,《柳葉刀》期刊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研究者找了20所嚴格限制學生使用手機的中學和10所在使用手機上相對寬鬆的中學,同時調查了這30所共1200多名中學生的狀況。研究發現,這30所學校的學生在成績和心理健康上的水平都差不多,另外在睡眠、鍛鍊和課堂表現也沒有顯著的差異。其中有個數據讓人驚訝,那就是這30所學校的學生在校內外的手機總體使用時間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這代表什麼?代表那些在學校受到相對嚴格控制的學生,回到家後還是會花大量時間在手機上,甚至會補償性的大量玩手機。這也凸顯了,除了學校的努力外,更關鍵的在於家庭時間外,父母是否一樣大量使用手機。如果叫孩子放下手機,自己卻放不下,那孩子也不會有好的影響。


在2024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婚姻與家庭期刊》發表過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的研究,這研究調查了廣東省超過一萬名的3歲到6歲的學齡前孩童,有兩個關鍵發現。


一、孩子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孩子每天花在手機上的總時間就越少


二、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有電子管理的意識。


這些父母會主動為孩子塑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同時自己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機,會規畫使用的時間以及該做什麼,還有哪些不該做,不會讓小孩自由放飛。


深究本質,其實我們深究大人和孩子為什麼都容易不斷滑手機無法自拔,原因是手機幫我們打開了一扇隨時能進入虛擬世界的大門。我們不是沉迷於手機,而是沉迷於虛擬。這些3C產品剝奪了我們生活中的真實體驗。


什麼是真實體驗,指的是在做事的過程中主動去應對和感受,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就像我們在走路,主動去感受腳和地面接觸的感受,或是吃東西的時候主動式感受食物的溫度、香氣和在舌頭上的觸覺。而現在人因為3C的快速視覺聽覺反饋,加上生活快速的節奏,慢慢失去了真實體驗,沒辦法活在當下。看電視邊滑手機、與人交談時同時回訊息、吃東西一邊看視頻等等,很多的生活往往都是已經都想不起來只做一件事是什麼感覺。久而久之我們變得容易分心、脾氣暴躁、對於事情的細節掌握能力也都會下降。


那到底該如何找回生活的真實體驗?


1.先意識到3C產品讓我們沉迷,有這個自覺很重要,過度使用或被動吸收會導致我們生活變得毫無意義。


2.就算短期不能放下太多的手機時間,可以把花費的時間都作用在增強真實的自己。這需要靠我們對真實世界的渴望,我們也能調整使用3C的焦點,例如:刷短視頻改成看電子書或文章


3.逐步減少使用手機的次數,列如:吃飯的時候放下手機,專心和他人交談。在陪伴家人時不碰手機,專心的陪伴家人


4.多到大自然走走,多運動,接觸大自然和身體運動會帶給我們很多正向的反饋


以上也是我自己實踐很有效的方式,現在我每天都會花時間運動和打拳,在和家人吃飯時也會放下手機。3C產品的使用也因為要每天寫作,變成都是在閱讀和搜尋資料。當我們慢慢把焦點轉換在真實的體驗和真實的人,我們自己會放下手機這二元的樂趣,開始享受真實的生活。

透過每天寫作,下日日不斷、滴水穿石之功,將所見所思所獲用文字記錄分享,期待和你一起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我們壓抑或放大負面情緒,未適當釋放時,會累積成「情緒負債」,影響內在平衡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五種方法:允許情緒流動、不編故事、探索情緒來源、建立正向習慣、遠離負面環境。透過「知止」,停止情緒蔓延與內壓,學會純粹體驗情緒,不評價、不抗拒,才能真正釋放內在能量,回歸平衡與自在。
寫作核心在於提升思考力,而非速效變現。她近千日日更證明,持續寫作益處良多,如思考力、心態成長及機會洞察。 秉持正確心態,提供價值內容,方能長遠獲益。她分享「概念八問」為寫作框架,助深入思考,清晰表達。 總結,寫作是鍛鍊思考習慣的有效途徑,助你深入理解世界,把握機遇,最終名利雙收。
成功人士通常與父母關係良好,米爾斯研究發現,事業卓越的女性多來自情緒穩定、樂觀的家庭。良好的親子關係能提升企圖心、創造力及人際互動能力,甚至影響職場表現。若人生遇到瓶頸,改善與父母的關係或許能帶來正向改變。
堅持每日寫作,不是靠毅力,而是讓「不寫就難受」。華杉說,寫作如刷牙,成為習慣便無需堅持。14天來,我發現寫作讓我更專注,減少滑手機,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未來,我將固定時間,拆解主題深入探索。不是很厲害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會變厲害,一起行動吧!
情緒痛苦來自**外放、蔓延、內壓**三種方式。外放情緒會影響他人,形成惡性循環;蔓延情緒讓負面感受擴大,加深內心痛苦;內壓情緒則將感受壓抑,最終可能反撲甚至導致心死。情緒的存在有其意義,學會適當調適,才能真正自在面對人生。
打拳能提升執行力與專注力,讓頭腦清晰、心性穩定,改善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文章分享打拳的七大好處,如增強陽氣、活在當下,並提供實用建議,如避免飯後或睡前練習。每天花點時間打拳,有助於身心健康與運勢提升,一起養成這個好習慣吧!
當我們壓抑或放大負面情緒,未適當釋放時,會累積成「情緒負債」,影響內在平衡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五種方法:允許情緒流動、不編故事、探索情緒來源、建立正向習慣、遠離負面環境。透過「知止」,停止情緒蔓延與內壓,學會純粹體驗情緒,不評價、不抗拒,才能真正釋放內在能量,回歸平衡與自在。
寫作核心在於提升思考力,而非速效變現。她近千日日更證明,持續寫作益處良多,如思考力、心態成長及機會洞察。 秉持正確心態,提供價值內容,方能長遠獲益。她分享「概念八問」為寫作框架,助深入思考,清晰表達。 總結,寫作是鍛鍊思考習慣的有效途徑,助你深入理解世界,把握機遇,最終名利雙收。
成功人士通常與父母關係良好,米爾斯研究發現,事業卓越的女性多來自情緒穩定、樂觀的家庭。良好的親子關係能提升企圖心、創造力及人際互動能力,甚至影響職場表現。若人生遇到瓶頸,改善與父母的關係或許能帶來正向改變。
堅持每日寫作,不是靠毅力,而是讓「不寫就難受」。華杉說,寫作如刷牙,成為習慣便無需堅持。14天來,我發現寫作讓我更專注,減少滑手機,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未來,我將固定時間,拆解主題深入探索。不是很厲害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會變厲害,一起行動吧!
情緒痛苦來自**外放、蔓延、內壓**三種方式。外放情緒會影響他人,形成惡性循環;蔓延情緒讓負面感受擴大,加深內心痛苦;內壓情緒則將感受壓抑,最終可能反撲甚至導致心死。情緒的存在有其意義,學會適當調適,才能真正自在面對人生。
打拳能提升執行力與專注力,讓頭腦清晰、心性穩定,改善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文章分享打拳的七大好處,如增強陽氣、活在當下,並提供實用建議,如避免飯後或睡前練習。每天花點時間打拳,有助於身心健康與運勢提升,一起養成這個好習慣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 PTCG Pocket 級別對戰的完整攻略。不論你是剛開始玩的新手,還是想衝排名的老手,這篇攻略都能幫你更了解遊戲機制! 目錄: 開放時間與參加條件 段位制度詳解 積分機制說明 賽季獎勵制度 實用打牌技巧 新手常見問題 ————————— 📅 一、開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 PTCG Pocket 級別對戰的完整攻略。不論你是剛開始玩的新手,還是想衝排名的老手,這篇攻略都能幫你更了解遊戲機制! 目錄: 開放時間與參加條件 段位制度詳解 積分機制說明 賽季獎勵制度 實用打牌技巧 新手常見問題 ————————— 📅 一、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真是太寫實啦。尤其是3C產品的使用,一直是我內心的隱憂,給與不給,什麼時間給,都讓人頭疼。 我先生不太滑手機,他在家的時間都是以做家事為主,我想以身作則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跟孩子吃飯時我也不使用手機,好好對話、專心聆聽。這個部份我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疫情提高了網路與3C出現在孩子生活裡的頻率,同時也讓家長們頭痛著如何讓孩子懂得運用網路又不度過度沉迷?該如何在網路時代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本週培訓紀錄簿將講座進行紀錄,因內容較多分上下二篇,本篇為下篇),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真是太寫實啦。尤其是3C產品的使用,一直是我內心的隱憂,給與不給,什麼時間給,都讓人頭疼。 我先生不太滑手機,他在家的時間都是以做家事為主,我想以身作則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跟孩子吃飯時我也不使用手機,好好對話、專心聆聽。這個部份我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疫情提高了網路與3C出現在孩子生活裡的頻率,同時也讓家長們頭痛著如何讓孩子懂得運用網路又不度過度沉迷?該如何在網路時代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本週培訓紀錄簿將講座進行紀錄,因內容較多分上下二篇,本篇為下篇),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