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介紹了台灣的稻米生產狀況,其實連我自己看了都有點驚訝,我們從以在來米為主食,到現在竟然年產在來米只有佔全部的0.7%!
這一篇,我們來看一下跟世界比起來,台灣稻米的生產狀況如何?因為農糧署的資料比較齊全,所以我使用了農糧署的資料。我使用百分位數來呈現,因為我覺得講第幾名其實意義不大,因為生產稻米的國家數目可能會變動。這就像50個人的班上的第三名跟100個人的班上的第三名,意義可大不相同喔。作者:老葉
橘色的線表示單位面積產量(生產效率),藍色的線是總產量。可以看到,台灣稻米的生產效率始終都能維持在80百分位以上,但是總產量與世界各國相比是緩步下滑。
總產量百分位數下滑,但是生產效率並無太大變動,這可能意味著耕地面積的減少。
作者:老葉
從上圖可以看到,台灣的總產量(藍線)下滑,的確與耕地面積(綠線)減少有關。兩條線呈現相同的趨勢。幸好,近十年來有回升。要知道糧食安全還是很重要的,我們是海島,不能老是想著要靠進口。
接著我們來看世界稻米產量最高的五大國。
作者:老葉
世界稻米產量最高的五大國是:中國、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可以看到中國與印度真的是很接近呢。
至於生產效率最高的五大國,是哪五大國呢?
作者:老葉
其實我感覺蠻意外的,稻米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竟然是塔吉克!其次是澳洲、烏拉圭、埃及、美國,產量最高的五大國,沒有一國生產效率夠高。
台灣的生產效率其實也還有進步的空間。不過,如果把台灣稻米的生產效率,與產量最高的五大國相比,也還不錯啦。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跟世界產量最高的五大國比,我們只輸給中國。印度雖然產量高,但是從這個資料上看來,其實應該是耕地面積大的關係!
如果從收穫面積在世界各國的百分位數來比的話,其實變化極小:
作者:老葉
但是,若從收穫面積來看,就很有趣了:
作者:老葉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黃色)其實收穫面積並沒有太大的改變,2023年甚至還減少了;但是印度的收穫面積卻是一直在增加中!
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雖然中國與印度的稻米生產效率都有增加,但是中國進步得比印度要多。這也證實了我之前的想法,印度的產量大,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耕地面積擴大,而不是生產效率高。
但是這樣的生產方式,其實很不經濟...
最後,我們來看看台灣這幾年怎麼樣?
作者:老葉
台灣(綠色)這些年生產效率也進步得不錯,不過最近這20年輸給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