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晚上走進心理諮商室以前,我所能做到的,就僅僅是,「不去想」。
昨天,或許是我說話方式過於激進,或他最近壓力大,或其他原因,我不知道。
重點是,從未對任何人生過氣的同事,對著我,發脾氣了。
他很努力地在向我解釋自己為何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我默默地點頭說瞭解了,真的很抱歉誤會你了。
事情本來應該到這裡就結束了。
可是我的內心卻出現了莫名波濤洶湧的強烈恐懼,完全將我淹沒。
「我怎麼這麼糟」、「我怎麼說話這麼白目,難怪會被討厭」、「像我這種白目的人,不可能被喜歡阿」、「我一定是有什麼很大的問題,導致他生氣了,我真的好糟糕」、「他一定忍我很久了吧」、「他一定希望我消失吧」、「他一定是希望我去死」、「他一定希望我離開這間公司」、「也對啦我這麼白目,被全公司的人討厭也是正常的」、「我根本就沒有資格待在這裡」、「這個世界沒有能接受我的地方,像我這種爛人,根本就沒資格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
這種情緒風暴從昨天下午持續到今天晚上,我所能為自己做到的,就僅僅是瘋狂找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不去想。
今晚踏進心理諮商室後,心理師花了整整三十分鐘,在跟我的恐懼做拉鋸戰。
他想盡辦法要把我拉出來,但我就是死命地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例如心理師說:「你平常看到別人生氣,會覺得他可能內心壓力累積過多導致脾氣爆發,那你現在這個同事是不是也是如此?」
我當下是蜷縮自己的身體,立刻以非常肯定的語氣回答:「不可能!一定是我有什麼很大的問題,他才會生我的氣!我這麼爛,怎麼可能不惹人生氣。」(後續又接著開始用自我摧毀的話語攻擊自己)
直到心理師說:「你剛剛說你說話白目,但我不覺得說話白目是很不好的事啊。」
一開始我還整個人陷在恐懼的情緒裡,立刻回他說:「不是,講話白目的我就是該死,就是活該被討厭,活該被丟掉,被趕出去是正常的,不被歡迎是正常的,被全世界討厭是正常的!」
心理師不放棄地問:「你剛才曾說過你有一個小表妹說話也很白目,但他是這樣在生活的嗎?」
我在這時才突然之間對自己的無限批評稍微緩了下來,整個恐懼感也同時忽然減輕了一點,我回道:「大家都很寵他,也很喜歡他,他也過得很開心。」
心理師又問我:「可是你說,你和那個小表妹都同時因為說話白目而被取了綽號,你會覺得小表妹該死嗎?你會覺得他會被全世界討厭嗎?」
我想了想,回道:「他那時才剛升國中而已,國中生講話就是這樣白目吧,比較不會看人臉色,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心理師又問:「那你不會覺得不公平嗎?為什麼同樣說話白目,大人們就不會覺得他該死,反而還很疼他,卻覺得你該死,不歡迎你,甚至覺得你活該被討厭被拋棄?」
我突然之間,哭了出來,一直重覆說著「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然後哭完之後,就再向心理師說:「一定是我有什麼很大的問題吧,才會被這樣對待。」
心理師說,我的這個信念已經根深蒂固到我完全深信不疑。他說,我的這個信念不是事實。
其實對現在的我來說,他的這句話也還是很抽象。
但心理師依舊沒有放棄我,他向我說:「你現在也是一個大人了,如果遇到孩子說錯話惹人不開心,你會怎麼做?」
我回說:「要看耶,有時不是孩子說錯話,是剛好踩到那個人的雷,所以就跟孩子說下次注意不要再採到雷就好了,不過如果真的是孩子白目,那要教他吧,沒有人教他,他當然不知道這些話是白目阿。」
心理師回說:「對,你的三觀很正確阿,那你從小的生活環境,有人教你這個嗎?」
我愣了愣,想了很久,最後回答:「沒有。」
這句話一說出口,又忍不住哭了出來。
我接著說:「每一次只要我說錯話惹人生氣,都會有很可怕的後果,例如有一次我說錯話導致表姊生氣不跟我講話鬧冷戰,結果離開外婆家之後,媽媽跟我說,你惹表姊生氣了,所以表姊他們不歡迎你了,因為他們討厭你,不想再看到你了,所以你就也害得我們全部的人通通都回不了外婆家了。」
我跟心理師說:「我說錯話了,惹表姊生氣了,結果就是害爸爸媽媽和弟弟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再回外婆家。」
說完我又開始哭了起來。
這真的,很不公平。
心理師問:「你那時多大?」
「大概小學三四五年級那附近吧。」我說。
心理師問:「你現在以成人的角度回頭看看這件事,你覺得真的有人會因為才國小的小孩子說了什麼話惹姊姊不開心了,然後就被娘家的人說不准再回娘家嗎?」
有道理,這真的,很不公平......尤其是對一個那麼小,還不懂得明辨是非的孩子來說......真的很不公平......
後來,又說了幾個與這段回憶很類似的過往經驗,才逐漸為自己找回明辨是非的力量。
心理師跟我說了一個,對我而言不算是陌生,卻很抽象的專有名詞:「情緒重現」。
他說,我今天剛踏進心理諮商室時的狀況,就是很明顯地「情緒重現」。
若把「情緒重現」當作受了重傷卻完全沒被好好療癒過的孩子,那就是在每一次有類似的情境出現時,這個孩子就會跳出來。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長大了,可以練習試著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過往的情緒經驗。
心理師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在每一次情緒重現的孩子跳出來的時候,我們能夠試著不讓大人的自己完全被淹沒消失,然後試著用大人的教度照顧這個從未被好好照顧過的孩子。
我跟心理師說,我昨天晚上就有試著這樣做了,但完全做不到,我整個人的狀況就好像被一股情緒的洪流完全牽著走,被完完全全地淹沒,無法正常思考。
阿,所以心理師才會說,那是「目標」。
不過至少我已經走到第一步了。
就是發現自己正在「情緒重現」。
發現了之後,還要再經歷不知道幾次的情緒重現的過程,才能逐漸把持住大人的自己不會在情緒重現的過程中消失。
不過,大家都說,療癒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自我覺察。
發覺自己的情緒洪流來自哪裡,洪流的目的。
好辛苦的人生。
繼續走一步算一步吧......
想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