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時候,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總覺得耳邊一直聽到孩子呼叫「媽媽幫我」、「我不會」呢?
孩子小的時候我容易心軟,再加上大人做得快,很常因為孩子的要求而幫她把事情都做得好好的。但隨著孩子年齡漸長我的心中卻充滿了擔憂:會不會孩子到長大之後還有很多生活上的細節都不會,等著父母打點好一切呢?
這樣的擔憂在暑假迎來最高點。
小寶妞跟著平時參加的營隊報名了暑期露營活動,雖然只有幾天的時間,但是這次的活動家長不能跟。換句話說,離開家門之後一切都要靠孩子自己打理。
讓孩子報名?說實話,在行前我比孩子還焦慮,內心忐忑不安到了極點。但是不放手讓孩子趁此機會訓練獨立性,萬一孩子就因此一直當個黏呼呼的寶貝呢⋯
一咬牙,衝吧!
雖然孩子還沒出發的時候也擔心得不得了,一度還想打退堂鼓。但跟著其他的夥伴和大姊姊們一起活動,最終還是順利又開心地完成這次的露營。
回到家後,就在我某一次又開始因擔憂而詢問孩子是否能做好家務時,小寶妞信心滿滿地回答我:「暑假露營那幾天我可都是自己完成的呢!」
看著她充滿自信的笑容,我才真正感到慶幸自己當時狠下心推了自己一把,讓自己能隨著孩子成長而逐漸學會適時地「放手」。
慢慢地放手讓孩子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中學習,循序漸進地累積自身獨立自主的能力。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因為「原來我做得到」而獲得成就感,進而產生自信,確信自己能成為一個可以照顧好自己的人。
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適當的練習,卻期待孩子在滿十八歲的那刻起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是不切實際的,一昧地責怪孩子沒有長大也是不公平的。
「放手」不代表放著不管,而是在適切的時機提供孩子機會,教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並從旁引導。在孩子完成後給予正向的反饋,不批評、不責怪,便能協助孩子更加進步。
#寶妞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