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也會崩潰?我一直以為,她是鋼鐵人。」
她是出了名的高效、邏輯清晰、從不出錯的管理者。幾乎所有部門都靠她撐起大局。沒人想過,她也會「情緒卡關」。
幾天後,Jack找她聊。她笑得輕鬆:「沒事啦,我最近工作太多,回家又要顧兩個孩子,有點累而已。」說這句話時,她語速飛快,但手卻忍不住抓著衣角,像是在抓住什麼東西不讓自己散掉。
她說了一句話,Jack到現在都還記得:
「我只是不想讓別人有機會說,我顧工作就不顧家。我就是要完美,把所有嘴都堵住。」
🎯 為什麼這麼多人,寧願燃燒自己,也不願讓別人失望?
Amber的故事,與很多追求「完美」的職場人一樣:
- 她們都有能力、有責任感、有自我要求。
- 她們的強大,是用犧牲來換的。
- 她們不是不累,而是不被允許「累」。
因為在她們的信念中,「只有完美,才能讓我不被質疑、不被否定,也才能保護我自己」。
但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完美主義,其實是一種情緒上的自我防衛。
「如果我能控制好一切,就不會有人批評我、不會有人離開我、不會有人覺得我不夠好。」
但你知道嗎?當一個人無法允許自己失控、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時,真正失控的,反而是內心。
💡 問題的本質:你對「不完美的自己」有多大的容忍度?
Amber後來坦承,這幾年她常常靠買名牌包來「犒賞自己」,但實際上是「撫慰某種空洞」。而這種購物失控,也是唯一能讓自己「有點感覺」的方式。
這些都不是病態的懲罰,而是情緒求救的訊號。
心理症狀,不是你太脆弱,而是你太壓抑。
✅ 如何打破這種「非完美不可」的自我控制?
身為主管,如果你也常有以下念頭,也許該停下來問問自己:
- 「我做這件事,是因為我想要,還是我怕別人失望?」
- 「我是真的喜歡這樣的生活節奏,還是只是不敢停下來?」
- 「我對部屬寬容,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嚴苛?」
🌱 試著從這幾點開始自我調整:
- 允許自己做「不完美但真實」的選擇
有時候,選擇休息,不是懶惰,而是智慧。 - 設定「好就好,不需要最好」的工作標準
工作效率與心理健康,需要取得平衡。 - 向值得信賴的對象求助,不要一肩扛起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適度脆弱。
「我們之所以努力完美,是因為深怕真實的自己不被愛。」——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
❤️ 你值得被喜歡,不是因為你做到完美
Amber最後說:「我花了很多年,才學會說『我真的做不到』這句話。說出口的那一刻,我竟然感覺到自由。」
如果你也是總是在職場和生活裡壓到喘不過氣的人,記住:被喜歡,不應該是一場極限競賽。你值得被接住,也值得對自己溫柔。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想到某個總是太努力的朋友,請轉發給她,讓她知道:你不需要先滿足所有人,才有資格做自己。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