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期待,釐清界線:擺脫人際關係中的無力感與憤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我不攻擊他,我就只能攻擊我自己。」她沉沉地說完這句話後,停頓了一會。然後補了一句:「但最近,好像有了第三個選項。」


這是一場教練對話裡最觸動我的一刻。


我們聊的是她在工作與親密關係中,當別人意見與她不同時,她容易升起的怒氣、失望,甚至攻擊性。她說她知道這樣不對,也不想這樣,卻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會發作。我深深體會他內在的拉扯。爲什麼明知道要踩煞車,但踩的卻是油門呢?


直到今天,她忽然說出:「那是因為我的『期待』。」當我們對一個人抱持過高期待,對方卻一次次讓我們失望,那些沒被說出口的期待,就會悄悄長成怒氣的種子。


她說:「我原本期待那位同事能夠學會、成長、理解,但我現在完全放下了那些期待。然後——我不再生氣了。」


她也說:「我跟他劃清了界線,這些界線讓我清楚:

我不是他人生的救火隊,

不需要過度照顧他的情緒,

他的未來要由他自己負責,而不是我。」


身為教練,我問她:「你是怎麼做到的?」

她笑說:「我發現,調整期待之前,必須先清楚界線。

不是商量,是先問自己:『我希望這段關係裡,有什麼樣的距離?』」


那一刻,我起雞皮疙瘩。


不是因為她說得多好,而是因為我看見——

她從壓抑與失控的兩端,走出了一條屬於她自己的路。

她不再只是懂心理學、懂溝通、懂理性的人,


她是那個開始對自己誠實,開始願意界定、放下、然後溫柔而堅定地活著的人。



 如果你也曾在人際關係中覺得無力、糾結、卡住,

也許這篇可以陪你一起想一想:

•我是不是對某些人抱有無法說出的期待?

•有沒有哪段關係,其實可以重新界定界線?

•我的界線清楚嗎?還是總是混在「我該不該多做一點」的迷霧中?


我相信,這份覺察的力量,可以帶著走。


#教練式領導 #界線與期待 #關係修復 #不再自責 #轉化怒氣 

顯示較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賽門的世界:財務與成長的旅程
1會員
4內容數
自我決定論的追隨者,指數化投資的實踐者。 我相信自我成長來自於三件事: 自主感:掌握人生的主導權,做自己真心想做的選擇。 勝任感:在努力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能力的提升。 關聯感:在追求目標時,與他人建立深刻的連結與支持。 在這裡,我分享我的學習、成長與反思,期望每個人都能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自由、充實且豐盛的人生。
2025/04/13
本文探討在市場下跌時,投資人常見的情緒反應與理性決策之間的平衡。作者指出,投資不應僅是對市場波動的反射性動作,而應回歸投資初衷,釐清資金的用途與長期目標,避免受損失趨避心理影響。文章建議投資人放慢腳步,審慎評估,將焦點從被動反應轉向主動回應,在市場震盪中保持理性與穩健。
2025/04/13
本文探討在市場下跌時,投資人常見的情緒反應與理性決策之間的平衡。作者指出,投資不應僅是對市場波動的反射性動作,而應回歸投資初衷,釐清資金的用途與長期目標,避免受損失趨避心理影響。文章建議投資人放慢腳步,審慎評估,將焦點從被動反應轉向主動回應,在市場震盪中保持理性與穩健。
2025/01/26
本文探討真話是否需要修飾,以及修飾後是否仍為真話。作者認為,純粹的事實通常不需要修飾,問題在於將主觀的評價當作客觀事實表達。作者以「你昨天沒繳作業」與「我昨天沒收到你的作業」作比較,說明不同的表達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修飾的目的並非改變真相,而是讓真相更容易被接受,傳達真話的技巧與時機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1/26
本文探討真話是否需要修飾,以及修飾後是否仍為真話。作者認為,純粹的事實通常不需要修飾,問題在於將主觀的評價當作客觀事實表達。作者以「你昨天沒繳作業」與「我昨天沒收到你的作業」作比較,說明不同的表達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修飾的目的並非改變真相,而是讓真相更容易被接受,傳達真話的技巧與時機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1/02
回顧1982年到2024年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五個核心價值觀:關懷、開創、健康、探索、本質,並以此作為2025年的期許,期許自己能持續保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並活出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5/01/02
回顧1982年到2024年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五個核心價值觀:關懷、開創、健康、探索、本質,並以此作為2025年的期許,期許自己能持續保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並活出理想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關係中學習到的四個步驟,幫助她不再委屈自己,並且勇敢表達感受與界限的經驗。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關係中學習到的四個步驟,幫助她不再委屈自己,並且勇敢表達感受與界限的經驗。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