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說法:
坊間常見一種說法:「肝臟在晚上11點到1點之間進行排毒」,因此必須在這段時間前入睡,否則會傷肝。這樣的觀念多見於中醫、自然療法或養生文章,但是否有現代醫學的科學根據呢?
❌ 實證解析:
1. 肝臟的代謝與解毒功能是全天候進行的。
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代謝與解毒器官之一,涉及葡萄糖代謝、脂質合成、藥物解毒與膽汁生成等功能。這些過程由酵素系統(如cytochrome P450)調控,並非侷限於特定的「排毒時段」。
2. 晝夜節律會影響肝臟代謝,但與「11點到1點排毒」無關。
肝臟細胞內部具備「外周時鐘」,受到主時鐘(視交叉上核)與飲食時間調節。研究指出,晝夜節律影響肝臟對於藥物、胰島素與膽固醇的反應時間,但這些變化是連續的、週期性的,不是集中在夜間某兩小時內。
3. 睡眠品質與肝臟健康有關,但「時辰養肝」並無科學根據。
輪班工作者或長期睡眠不足者,其肝臟脂肪代謝、胰島素敏感度與氧化壓力指標可能受損,這是因為生理時鐘與睡眠-覺醒週期不一致,而非因為錯過某個神秘「排毒時段」。
✅ 正確觀念:
- 肝臟功能不依賴特定時間,而是受全身生理節律與生活習慣調節。
- 保護肝臟的重點在於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減少酒精攝取與控制體重。
- 熬夜會干擾全身節律,間接影響肝功能,但這與特定「排毒時段」無關。
參考資料:
Mukherji, A., Bailey, S. M., Staels, B., & Baumert, T. F. (2019). The circadian clock and liver func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71(1), 200-211.
關注好夢醫師,這裡總有一個讓你好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