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瑜珈超級初心者,這幾個月我刻意增加了上瑜珈課的頻率——從每個月不到一次,到現在平均每週一次。
每次參加的課程類型都不盡相同,有和緩瑜珈、伸展瑜珈、和緩動瑜珈、身心靈平衡等等,讓我越來越喜歡這項運動。
瑜珈和我平常的「修心練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上課時,老師經常提醒我們:每個動作只要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程度,如果在過程中感到任何不適,就必須停下來。這樣的提醒,正是在練習「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
我特別喜歡瑜珈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進入進階動作之前,老師會花整堂課80%的時間,帶著我們一步步暖身,為挑戰做準備。
記得有一次,課堂最後的挑戰是「輪式」(也就是大法師的動作),我從未做過這個動作,但老師引導我們從小部位開始伸展,慢慢打開身體。
最後她說:「準備好的同學可以挑戰輪式,不想嘗試的話,停在橋式就可以了。」
其實那堂課之前,我試了好幾次都只停在橋式。
直到某次,我決定突破心防,心想:「就算失敗也沒關係,試試看吧。」於是我雙手反轉一推,沒想到,竟然真的做出了輪式!
那一刻讓我體會到: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嘗試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正是我這陣子一直在練習的事啊。
每一次嘗試,都是對自己的信任。
不急著做到最好,但每一次都能更靠近那個勇敢、願意前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