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AI搶走未來?也許你真正該問的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言


時間轉眼間已經來到了四月了,也就是現在各大設計系的學生都正在水深火熱的煉獄當中,尤其是要趕畢製的畢業生更是如此。

最近這陣子參與了某校的畢業展覽,陸續也跟不同校的學弟妹有了接觸,也有以前同校的學弟妹跑來私訊我關於未來的方向——她迷茫的大眼與臉龐上憔悴的神情,也讓我看到過去的自己,為了不確定的未來還是義無反顧拚搏的自己,促使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裡問過自己: 如果我真的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找不到方向、感覺自己的付出徒勞無功呢?

近年來,我們見證了世界變得越來越快:AI文字生圖、圖生影片、大環境變遷、少子化帶來的人力需求驟降——每一項改變,都讓畢業生更焦慮、更迷茫。

老實說,這也不僅僅只是學生會焦慮,社會人士也會,所以這篇文章不僅是獻給畢業生,也是給我自己的提醒、給正在觀看的你,一些可以思考的不同面向。


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人才?

不是乖學生,而是主動行動的人


在長久以來儒家思維的荼毒底下,過去從家庭到校園仍然根深蒂固的教育方針不斷洗腦我們: 只要成績好,就能進好學校;進了好學校,就能進好公司。

即便現代社會不斷強調技職專長、一技之長的優勢,私立學校、專科學校的學生仍免不了受到社會對於學歷的框架限制、家長對於「名諱」的執著。

但 ,AI 時代已經徹底打破了這套邏輯。

葉丙成在 SITCON 2025 的演講提到,現在的業界真正缺乏的,不是會寫程式的人,而是懂得「如何賣」的數位人才。市場要的,是能整合資訊、理解人性、願意跨界學習與表達的人。

換句話說,會做不是關鍵,「能說服、能整合、試錯再前進」才是關鍵。

所以,與其焦慮自己學得夠不夠快,不如先問自己: 你敢去做嗎? 你有行動過嗎? 你曾因為興趣而多問一句、多做一次嗎?

有行動,就有改變的可能。


與其害怕AI,不如開始經營自己


你可能擔心(我也會擔心):

AI 會不會取代我的工作?我這些年學的技能,會不會一夕之間就沒用了?

就如同《AI 2041》小說當中所描繪的,每1-3年那些富有創造力的工作在轉瞬之間也會被機器人取代,再一次引發大量的轉職潮?

比起鐵飯碗,我們更該擔心的是:好不容易耗費多時養成的一技之長,但人類的學習力以及創造力,卻永遠無法勝過於算力強大、共用知識的機器人呢?

但是,比起工作以及深究於技術本身,或許我們應該著眼在更深層的部分:

那些我們喜歡的作品、喜歡的創作者,不是因為他們技術多厲害,而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有靈魂、有觀點、有感受力。」

正如《沒轉外框的學藝股長》所說:創作不是為了被看見才去做,而是因為你有東西想說,才選擇創作。

在一個創作門檻降低、人人都能產出的時代,真正重要的是你這個「人」的深度與溫度。 你讀過什麼、你關心什麼、你相信什麼——這些會塑造你的作品,也會讓你和AI拉開距離。


重新定位自己


面對變動,你不必馬上找到答案,急於追求一個此時此刻眾人都不太確定的方向,但你可以開始思考、向自己提出問題。

這裡是我想出來的一份練習清單,從「聽、說、讀、想」四個角度出發,幫助你思考現在的處境,現在大環境的變動,也幫你發現下一步該走向哪裡:


▍面對AI與產業變化

  • 聽:你最近有沒有聽過哪些AI應用讓你感到震驚或不安?為什麼?
  • 說:如果要向別人解釋「AI對你未來的影響」,你能清楚講出三點嗎?
  • 讀:有哪些文章或案例,改變了你對未來職涯的看法?
  • 想:你覺得未來最需要什麼能力?現在的你準備好了嗎?


▍檢視你正在做的專題

  • 聽:透過老師與玩家/觀眾/使用者的回饋中,有沒有什麼需求讓你意外?
  • 說:你能用一句話說出這個專題的核心價值嗎?
  • 讀:相關文獻與參考資料,讓你們的設計做了哪些調整?
  • 想:這一個專題帶給你什麼反思?會不會影響你未來的選擇?


▍面對自我與職涯選擇

  • 聽:你最常聽到長輩或學長姐給的建議是什麼?你認為有幫助嗎?自己有實踐嗎?
  • 說:你能具體說出五年內想成為的樣子嗎?
  • 讀:你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樣貌是什麼樣子?符合你自己哪些價值觀?
  • 想:如果未來不是你預想的樣子,你會怎麼辦?



請記得留住對創作的熱情


我不預設這篇文章是冗長的知識寶典、抑或是人生教學指南,畢竟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未來職涯、未來人生的線上課程,我比較想著重放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指南針,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指針往哪裡會更適合自己。

你不需要活得像誰,也不需要和別人比進度。 你只需要慢慢地,走出屬於自己的節奏。

真正讓你在未來不被取代的,不是學得多快,而是能不能成為「唯一的你。」去盤點屬於自己的技能、長才,並將每個技能都彼此相乘結合,最終就會成為無法被複製、模仿,獨特的自己。

正因為唯有你的人格、你的思考方式、你的價值選擇,無法被複製。

所以,不用急著變成專家,也不用太快下結論。

你只要一步一步探索、一點一點累積,就會在某個時刻,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光方式。

願你不只是因為焦慮而前進,而是因為熱愛而持續。



【關於我-Pyris】


嗨,我是 Pyris,一個熱愛動畫、設計與影像敘事的創作者。

我曾經也是那個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大學生,懷疑過自己是否選錯了路,也擔心過創作是否真的能成為生存方式。但後來我發現,最需要練習的,不是「如何戰勝AI,」而是看清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

這篇文章,是寫給即將畢業、走在轉彎口上的你。如果你也還在找尋方向、對未來感到焦慮,希望你能從中找到一點力量,記得創作的初心,也記得自己值得被期待。


📌 追蹤我,一起探索創作與現實之間,陪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步調與價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yris 的動畫視角
26會員
42內容數
嗨,我是 Pyris,一個在故事與視覺之間行走的創作者。 在方格子,我記錄動畫解析、文化觀察與分享我自己的創作。如果你也熱愛影像,希望這裡能成為你靈感停泊的小港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