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敢說出口的工作委屈,其實是組織設計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每天工作忙到爆,但說不清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你其實早就發現問題在哪,但一來不敢說、二來說了也沒用,只能悶著頭自己扛。

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不夠堅強」、「抗壓性差」,但真相是這些委屈的背後,根本不是個人問題,而是整個組織設計出了問題。


1️⃣ 沒有明確職責分工,導致每個人都在擦屁股

在一些公司裡,「職務內容」只是參考用,實際上就是誰手邊沒事,就去補漏洞。

新案子沒人接?你做。

別人做錯?你補。

主管一句「你比較熟啦」,就把工作塞給你。

表面上是信任,實際上是分工不清。


2️⃣ 「只有你會」不是誇獎,是風險

有些老闆很愛說:「這個只有你做得來!」聽起來像稱讚,但仔細想想,為什麼只有你能做?其他人為什麼不懂?

長期下來,你變成什麼都做的萬用工具人,但別人根本不知道你有多累、甚至不知道你到底做了多少。真正被看見的,反而是那種只做單一任務但會包裝的人。


3️⃣ 每件事都要你拍板,卻從來不給你決策權

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情況?明明沒有主管職稱,卻什麼事都要你決定、要你背鍋。

協作混亂、文件不清、流程瑕疵,最後都會變成你的責任。

這其實不是你能力不夠,而是組織沒有給你對等的權責與資源。


4️⃣ 「發揮空間很大」只是話術,實際上是沒有制度

很多人會說:「我們團隊很自由,發揮空間很大。」但實際狀況常常是什麼都沒規劃、什麼都要自己摸索、連 KPI 都模糊不清也根本沒 SOP 。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什麼都要扛,而是你有明確的角色,能在明確框架內創造價值。


5️⃣ 那些委屈,其實是組織設計的副作用

當你長期處在這樣的職場環境,就算你再能幹,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太玻璃心?」

但其實,這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整個架構本身就不合理。

你不是在一個支援你成長的系統裡,而是被拉去補所有漏洞的救火隊。


6️⃣ 如果你是老闆 vs 如果你是員工:兩種角色的行動指南

如果你是老闆:組織優化從現在開始

當你發現團隊中有許多無聲的抱怨、效率低落,甚至員工離職潮,別急著責怪員工「抗壓性差」。

你該問的是:

  • 是否每個人的工作範圍有明確劃分?
  • 是否提供了足夠的資源與決策支持?
  • 是否建立了定期回饋與溝通機制?

行動建議

  • 舉辦內部小型回饋會議,讓員工匿名反映問題
  • 建立工作內容對應的 KPI 制度,讓努力看得見
  • 簡化不必要的報告與流程,減少「假忙碌」現象


如果你是員工:職場委屈,不該默默吞下

當你覺得委屈、懷疑自己的價值、開始懷疑人生,不代表你軟弱。

這是你感知到「職場設計不合理」的能力在發揮。

但別急著辭職,先讓自己重新站穩。

行動建議

  • 先釐清問題:是任務模糊?責任不明?還是被過度要求?先寫下來,分辨情緒 vs. 事實
  • 設立界線與溝通:試著開口與主管對話,表達目前的困難與合理建議
  • 累積可轉職的籌碼:如果嘗試溝通無效,那你需要為自己準備「下一步」的行動計劃,而不是被困在負面循環裡


真正有制度的組織,會讓你感到「安全」而不是「被期待撐住一切」。

職場不該是一場壓力測驗,而是幫助彼此變得更好的地方。

我是 R,持續分享行銷觀點、職場洞察與人生思考,追蹤我,一起探索更多元的視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的行銷婚戀觀察室
8會員
85內容數
我是R✨ | 用行銷視角看婚戀 & AI 應用 「愛情 & 行銷都沒有標準答案,邊談邊優化才是王道👑」 拆解約會策略、洞悉產業趨勢;聊科技、市場與關係的未來式 也陪你用行銷腦,經營更好的自己與愛情❤️ 歡迎訂閱!一起用更聰明的視角,看待與經營你的愛情!
2025/04/28
你對 AI 的態度,其實也透露了你對他人的潛在互動模式。自從 ChatGPT 普及以來,越來越多使用者習慣「跟 AI 吵架」,有時是因為回答不準,有時是因為 AI 誤解了指令。但你有沒有想過:當你面對一個不會反抗、只會順從的對象,是否更容易展現你情緒的真實面?
2025/04/28
你對 AI 的態度,其實也透露了你對他人的潛在互動模式。自從 ChatGPT 普及以來,越來越多使用者習慣「跟 AI 吵架」,有時是因為回答不準,有時是因為 AI 誤解了指令。但你有沒有想過:當你面對一個不會反抗、只會順從的對象,是否更容易展現你情緒的真實面?
2025/04/27
每個人都曾經做夢,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更遑論在夢中自由操控情節,這種能力稱為「清醒夢」(Lucid Dream),而我就是眾多清醒夢者中的一員。長期擁有這種經驗後,我開始反思:能夠操控夢境,究竟是一種天賦禮物,還是一個潛藏危險的詛咒?
2025/04/27
每個人都曾經做夢,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更遑論在夢中自由操控情節,這種能力稱為「清醒夢」(Lucid Dream),而我就是眾多清醒夢者中的一員。長期擁有這種經驗後,我開始反思:能夠操控夢境,究竟是一種天賦禮物,還是一個潛藏危險的詛咒?
2025/04/26
這篇是經驗分享,不代表全部人立場,但如果你是品牌端、想避免預算被浪費,請務必看看。在過去幾年,我曾與超過 10 家廣告代理商合作。只能說沒有比較,真的沒有傷害。如果你也正在評估是否與代理商合作,這篇文章會幫你避開不少坑。
2025/04/26
這篇是經驗分享,不代表全部人立場,但如果你是品牌端、想避免預算被浪費,請務必看看。在過去幾年,我曾與超過 10 家廣告代理商合作。只能說沒有比較,真的沒有傷害。如果你也正在評估是否與代理商合作,這篇文章會幫你避開不少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在工作中處理R&R問題的挑戰,如何去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以及作者在思考人的資質與能力上限的過程中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在工作中處理R&R問題的挑戰,如何去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以及作者在思考人的資質與能力上限的過程中的反思。
Thumbnail
現代企業管理中,建立開放溝通和問題解決文化至關重要。 討論問題的根源及後果,並提供解決建議,包括建立開放溝通文化、強調問題導向的思維、鼓勵團隊合作和鼓勵試驗和學習。
Thumbnail
現代企業管理中,建立開放溝通和問題解決文化至關重要。 討論問題的根源及後果,並提供解決建議,包括建立開放溝通文化、強調問題導向的思維、鼓勵團隊合作和鼓勵試驗和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