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重新看 YC 學院的創業教學,正好講到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概念,過程中突然好奇幾件事。
#MVP 該怎麼進行?
要符合 MVP ,有 3 件事,分別是最小規模、可行性與產品。
而背後有一個需要先確定的重點——核心價值,核心價值不會隨著每次迭代變動,每次迭代變動的是「回應核心價值的方式」。
也因此,在規劃 MVP 之前,理論上會有一場關於 #急迫問題 的討論,不管是用訪談、問卷,還是其他調查方式。這場討論,主要要回應幾件事:
1.想解決的問題,是否存在?
2.誰?在哪種情況?會遇到這個問題
3.這些人中,誰做迫切解決這個問題
完成後,才會依照得到的資訊,開始設計 MVP,確保問題、對象與解方是在同條線上,並且問題是值得被解決的。
#MVP 在解決什麼問題?
除了快速迭代回應的節省資源,MVP 在探尋的問題,其實是「產品要如何設計,才能解決迫切問題?」
而因為對象的不同,大家對於解決問題的期待也不一樣。所以不同類型產品的 MVP ,迭代速度不同,大致分成 lean MVP 與 Heavy MVP ,以藥品等高風險產業來說一定是 Heavy MVP 。
此外,MVP 也存在這些缺點。
1.容易過度簡化,使用者難以感受到完整價值。
2.用戶回饋不精準,導致往錯誤方向的改進。
3.無止盡的 MVP,反而花費更多成本。
回應 1.& 2.,所以在做產品 MVP 時,我感覺產品+介紹頁的方式,可能會更完整。
一方面測試產品是否能解決問題,另外一方面讓使用者看見更完整的介紹,了解使用者需求,以及「抓到眼球」的關鍵論述。
以上筆記,歡迎你分享自己的看法!
#追蹤 IG ,一起創業踏實吧!
👆IG https://otwo.pse.is/77tkc4
參考資料
https://www.ycombinator.com/library/6f-how-to-plan-an-mvp
https://www.ycombinator.com/library/Io-how-to-build-an-mvp?carousel=Continue%20watching#relate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