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正視自己的情緒嗎

我們有正視自己的情緒嗎

冒冒-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情緒管理方式可以如何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少了情緒,我們既沒辦法躲開危險,也很難感受真正的快樂。

raw-image

看了一些有關於情緒的影片心得整理如下 :

情緒是人類內在感受和情感的表達方式。它們是我們對不同情境和經歷的自然反應,可以涵蓋從喜悅和興奮到悲傷和憤怒的廣泛範圍。情緒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它們是我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樑,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部分。

我們會有情緒是因為我們是有情感的生物。情緒是我們大腦和身體的自然反應,對於外界刺激和內部體驗都有所回應。情緒的產生是複雜的,涉及到我們的生理機制、思想、信念和經驗等多個因素。

情緒的存在與生存和行動密切相關。

情緒可以激勵我們採取行動,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回應。

從以下幾個代表情緒可以證明人必須依靠情緒而延續生命

1.喜悅:當我們感到喜悅時,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會變得輕鬆和放鬆。這種情緒可以激發我們追求愉快和正面的體驗,並增加我們的動力和動能。例如,當我們感到喜悅時,我們可能會與他人分享這種情感,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連結。


2.憤怒:憤怒是一種強烈的情緒,通常在面對不公正、挑戰或威脅時出現。它可以激發我們對不公平和不正義的反應,並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憤怒可以為我們提供能量和動力,以改變不良的環境或處理不正當對待。然而,適度的憤怒管理是重要的,以避免情緒爆發和破壞性的行為。


3.哀傷:當我們感到哀傷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沉重的心情和悲傷的情緒。

這種情感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失去和分離的痛苦。哀傷可以促使我們進行自我反省和思考,並尋找解決悲傷的方式。這種情緒也有助於建立共情和同理心,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痛苦,並提供支持和關懷。

 

4.恐懼:恐懼是一種保護機制,幫助我們識別潛在的威脅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身體可能會產生壓力反應,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和肌肉緊張。這種情緒激發我們採取行動,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得以生存。

例如,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可能會逃跑或尋找保護。恐懼情緒的存在有助於我們在危險的情境下保持警惕並適應環境。

 

從上面幾個主要的情緒來看,我們無法根除情緒但也千萬不要壓抑情緒。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忙碌且壓力重重的世界,常常被告訴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表露出來。然而,壓抑情緒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後果。

當我們不允許自己真實地感受情緒時,它們會在內心積聚,如同一個滾石球,越滾越大,最終可能引發爆發性的情緒爆炸。

更重要的是,壓抑情緒也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情緒與焦慮、抑鬱、壓力增加和身體疾病風險的提高有關。

因此,瞭解並適當地處理情緒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應該學會接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將它們壓抑。

情緒是我們內在的指南針,它們告訴我們自己需要什麼、在乎什麼,並引導我們做出適當的行動。只有當我們勇敢地面對情緒,才能真正理解自己並獲得內在的平衡。

接受情緒並表達它們,適當地應對它們,以及尋求支持和尋找健康的應對策略都是重要的。

通過與情緒的連結和管理,我們可以獲得更豐富、更有意義的生活。

avatar-img
E人冒冒工程師(日常、工作、心情)
6會員
14內容數
五專以前超級內向,社交對我來說像手機快沒電一樣,要省著用。後來因為二技親善大使活動不得不練習開口,從硬著頭皮開會到現在竟然開始享受交流!雖然還是需要獨處充電,但現在進入社會人士的時代,在人群中也能自在切換,超有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隨著年紀成長,覺得不要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多元 能不能把複雜的事情進行拆解,讓每一件事情可以慢慢的被自己所掌握 讓生活更簡約一些,把精力投入在最重要或是最在意的地方 今天我看了一些影片與文章稍微整理一些對於簡約想法 一、先想清楚:簡約的核心是「只留必要 × 喜歡」 極簡 ≠ 清空家
分享閱讀心得:購買《AI玩出新花樣》的契機、閱讀章節選擇及心得,推薦給想學習AI工具的新手。
4/5AI 玩出新花樣
哈囉,大家好!我是冒冒,畢業於國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從國中畢業之後就從桃園到台北念五專,一路都是走技職體系。
人隨著年紀成長,覺得不要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多元 能不能把複雜的事情進行拆解,讓每一件事情可以慢慢的被自己所掌握 讓生活更簡約一些,把精力投入在最重要或是最在意的地方 今天我看了一些影片與文章稍微整理一些對於簡約想法 一、先想清楚:簡約的核心是「只留必要 × 喜歡」 極簡 ≠ 清空家
分享閱讀心得:購買《AI玩出新花樣》的契機、閱讀章節選擇及心得,推薦給想學習AI工具的新手。
4/5AI 玩出新花樣
哈囉,大家好!我是冒冒,畢業於國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從國中畢業之後就從桃園到台北念五專,一路都是走技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