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癒筆記20-看見自己VI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撕下標籤的過程中,也帶著理性的看見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機會重建自我。」By曼豬

在與母親爭執過後將近20、30天了吧,這不僅僅是一次爭執,也是一個看見自己的好時機,看見自己一直以來的模式,也看見這樣的模式如何為自己帶來惡性循環。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承認的,是造成惡性循環中的兇手有著自己的身影

在過去,與母親與家人的爭執一直沒少過,總是在一段時間後,心軟了,於是雖然建立的邊界,卻沒有正確的與自己和他人和解,甚至沒有真正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後就帶著創傷和好了,直到下次的情景引起創傷,又開始了下一個爭執的循環。

在之前的文中,曼豬也提到了在與母親發生爭執前,母親已經將妹妹和父親吵了一遍,最後一個是曼豬,雖然不能理解為何母親有這樣的舉動,但這也許是母親釋放自己情緒的方式,於是乎曼豬果斷將意識、想法放在了自己的課題上,然後也看見了一直以來惡性循環當中的那個自己。

在曼豬的家裡,每一次的爭執總是吵架開始,冷戰延緩,然後父母不會道歉,但會做些和緩的動作,比如給點好吃的、詢問一些自己不明白的事去打開一個口子,讓大家繼續的表面和氣,這次不太一樣的是,母親大約是覺得曼豬挺不孝,居然在人前頂嘴還直接跑了,所以很多事不再管著曼豬,也不再給予過多的關注和關心,這樣的發展,他人是如何感受先不論,單說曼豬本身,真的是相當的自在。

這一次爭執後,曼豬很果斷的讓自己意識清楚的在做課題分離的這個課題(好繞484🤣🤣在看見惡性循環中的自己時,看見自己因為父母年邁了就心軟,看見自己因為在意母親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等等,有點心疼還帶著一種不願意承認的心態,因為,真正委屈了自己的不是他人,是自己。

除了撕下他人給予的標籤,也可以理性的看見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機會去成長。

我們總是在受傷的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他人,卻忘記了是自己給予他人機會這樣做,還記得父親對妹妹說過這樣一句話:「妳媽媽真的很好,很大度也很願意付出。」是什麼樣的情況父親有這樣的感受呢,父親是家中的老么,到了曼豬這年紀,其實伯父姨媽們都年紀挺大了,父親總覺得自己有點能力就該給予,於是從前堂弟妹工作不好就給予經濟支援,伯父姨媽生活不好過了也給予經濟支援,逢年過節便要與母親說這個包多少那個包多少,母親從來沒有拒絕,還帶上許許多多的物品做節禮。

那麼這麼說的父親為啥在生活中忘了這樣的感觸,而總是對母親惡言相向?慣得唄,在每一次父母爭執的過程中,母親總是在忍讓,說好聽了為了家,往不好聽的說,大抵就是自己作來的果,這也應了曼豬陷入惡性循環的果,因為希望家中氛圍好,便覺得事過了就過了,模糊了界限,覺得事小,就懶得說清楚,怕麻煩就躲著以為事不關己。

世事哪有啥事不關己的,就是火還沒燒到這邊而已§(* ̄▽ ̄*)§

當然,在這一次的爭執後,曼豬也愈發明確自己在許多事件的處理上,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或者說,更合適的方式,前陣子,妹妹與曼豬分享了她的方式,曼豬深以為然,並決定學習起來🥰

當然,在一次次爭執中,曼豬也學習到了,或許一直以來曼豬想要父母看見、聽見自己的想法,應該放下了,畢竟誰都叫不醒裝睡的人。

上一次,曼豬對母親說了「要不是因為妳,我才不會嫁給妳爸。」這話對曼豬的傷害有多大,但母親的反應是沒這回事!是妳記錯了!所以,真的該放下了,該被看見的時候宇宙是不會讓曼豬被埋沒的。

未來,曼豬仍然會做著子女該做的本份,在自己的能力和責任範圍內,過多的,愛誰誰唄,反正自己的日子得自己過好了才是真,他人的課題,還得他人自己解題吖。

「放下,不是失敗,也並非逃避,只是與自己的過去做個決斷,不再因此而內耗。」By曼豬

💞曼豬的溫暖小酒館💞

小酒館不賣酒,但出售溫暖,分享自我療癒體驗,不是否定專業人士,而是提供另一個療癒出口,沒有誰能完全的共感,如果您對於自我療癒有興趣,請不吝動動小手按個愛心、加個關注,讓曼豬能更加有動力的寫作分享,曼豬感恩您🥰🥰🥰

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的降生在溫暖有愛的家庭,也並非每個人都能一生順遂有貴人相助,或許曼豬不是一位大師或者聖人,但如果妳/你需要找個人聊聊可以留言給曼豬,這裡沒有二元對立,只要妳/你有故事,曼豬便溫一杯溫暖傾聽。

如果妳/你需要聽聽音樂舒解壓力或需要心咒經文補貨請到這裡逛逛:

https://www.youtube.com/@freestyle2687/playlists

也歡迎加入曼豬的IG以及FB粉絲團

IG:evonlin9127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itaworksho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曼豬的溫暖小酒館💞
11會員
99內容數
小酒館不賣酒,但出售溫暖,分享自我療癒體驗,不是否定專業人士,而是提供另一個療癒出口,沒有誰能完全的共感,如果您對於自我療癒有興趣,請不吝動動小手按個愛心、加個關注,讓曼豬能更加有動力的寫作分享,曼豬感恩您🥰🥰🥰 ▲每周二發自我療癒相關文章 ▲不定期發手作飾品影片 ▲不定期發大眾占卜,盡量會每周發🙄
2025/04/28
曼豬在與母親爭執後,透過與妹妹的對話,反思了家庭關係、親情期待與自我療癒。文章描述了曼豬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偏愛失衡,以及如何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設定界限,並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尋求平衡。
Thumbnail
2025/04/28
曼豬在與母親爭執後,透過與妹妹的對話,反思了家庭關係、親情期待與自我療癒。文章描述了曼豬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偏愛失衡,以及如何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設定界限,並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尋求平衡。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是作者曼豬分享自身與母親的衝突與和解過程。從小在充滿壓抑和不公平環境下長大,作者被迫放棄自己的夢想,並背負著讓母親結婚、無法離婚以及家庭紛爭的罪惡感。文章細膩描寫作者童年創傷、叛逆期以及成年後尋求自我療癒的歷程,最後體悟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新模式。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是作者曼豬分享自身與母親的衝突與和解過程。從小在充滿壓抑和不公平環境下長大,作者被迫放棄自己的夢想,並背負著讓母親結婚、無法離婚以及家庭紛爭的罪惡感。文章細膩描寫作者童年創傷、叛逆期以及成年後尋求自我療癒的歷程,最後體悟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新模式。
Thumbnail
2025/04/14
曼豬在與母親爆發爭吵後,獨自前往北投進行輕旅行,藉由旅程療癒童年創傷,並反思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文中描述了爭吵的經過,以及曼豬在旅途中如何重新審視自我、面對內心深處的恐懼和罪惡感。文章同時也呼籲讀者重視原生家庭創傷,並提供自我療癒的空間和資源。
Thumbnail
2025/04/14
曼豬在與母親爆發爭吵後,獨自前往北投進行輕旅行,藉由旅程療癒童年創傷,並反思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文中描述了爭吵的經過,以及曼豬在旅途中如何重新審視自我、面對內心深處的恐懼和罪惡感。文章同時也呼籲讀者重視原生家庭創傷,並提供自我療癒的空間和資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