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受苦:解脫痛苦的途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81 受苦

81.1 感受到正遭受苦,這其實是好事。當下察覺到苦,使受苦有了意義與價值,因為這提供了一個機會:可藉此徹底地看清招致痛苦的原因。

81.2 承認遭受苦,真誠地面對苦,這是從受苦中解脫的唯一途徑。將痛苦藏在潛意識當中,故作姿態,好讓自己與別人相信「我」是很好的,這只會使受苦延長,因為苦必將完成它的使命。

81.3 執著地認為如是應該是如何,他不應該如此,我應該要如何,這些「如是」與「應該」之間的衝突,就是遭受苦的原因。接受眼前一切的如是,相信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再認同「我」所認為的對錯與應該,開始不再百分之百認同那個「我」,與苦之間就有了空間,那是臨在的空間。就像是從裂縫中滲透出光來,全暗的房間開始有了光。

81.4 被形容成苦海的人生,又說人身難得,這兩句話感覺有些矛盾。如果人間是苦,那又何苦來哉呢?其實是沒有矛盾的。善用這些如是反映的人間,那只是如實地反映那個照鏡子的「我」,提供一個看清楚「我」的機會。這樣苦海一樣的人生,其實都是充滿愛的提醒。真的看清楚了虛妄之物,放下了「我」的執著,就會看到一體的愛與美,永恆的圓滿。這就是苦海的意義與價值。那讓我們從夢中醒來的珍貴機會,在人世間竟然多得不得了,所以才說:人身難得。真的要好好珍惜這短短數十年吧。

81.5 在難得的人生當中,卻往往因為擔心受苦,或否定苦,不敢直接面對苦,而忽視痛苦,或將苦藏在潛意識深處,將意識降到最低的狀態,深深地沉睡於夢中,緊閉雙眼,無視一再反覆出現的機會——無處不在的愛。對此看不到也聽不到,只想安穩地過完一生。這樣日復一日地,將如海般的生命機會完全地浪費了。幾十年過去了,除了肉身蒼老了,其他卻沒什麼改變。醒來後,有時還是會不勝唏噓啊。

81.6 為什麼說受苦只是如實反映呢?可否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好的。有時不被別人了解,這樣會造成痛苦。他怎麼就是無法體恤與了解我呢?他就是不能改變,他總是如此地固著,我不知道該如何跟他相處,他實在是太難溝通了,但現實上又沒辦法分開,所以我正遭受痛苦。

81.7 看到了嗎?這個將苦投射到外面的「我」,正是照鏡子的那位。「它」說別人不了解自己,那其實是自己不了解對方;總是無法體恤與了解對方。說對方固執己見,其實是「我」固執己見;「我」總是如此地固著。他不知道如何跟我相處,「我」實在太難溝通了。他正遭受痛苦,這樣反過來看才是真的。

81.8 只要放輕鬆,真正地看到現實是什麼,自然就會放掉那些虛假的想法,放下我的執著,放下那些「都是別人的錯」的信念。方向對了,輕鬆自如地就把問題永遠徹底地解決了。那無力感與痛苦,自然就消失了,就像夢一般地消失。

81.9 上面這個臨在的觀點,「照鏡子」的比喻,對小我的頭腦來說是非常難懂的。它執著地不想懂、不願懂,也懂不了。沒關係,只要不再認同它就好了。它是虛假的「我」,那個「我」不是真正的我;那個有恐懼、問題與痛苦的我,不是真正的我。放輕鬆,臨在地再看幾次上面那段說法,那個真正的我,從來沒有不明白過。

81.10 在經典上,一個最真誠、充滿愛的描述,以小我的眼光頭腦來看,那感覺就是非常令人恐懼的。小我直覺地知道,那些描述,對它來講是巨大的威脅。在苦海中不斷地掙扎與受苦,還是比較好的,至少「我」可以持續下去。

81.11 受苦就表示有一個在承受痛苦的「我」。有那個「我」,才有受苦這件事。如果沒有那個我,苦要如何立足呢?例如說,下雨就只是下雨,只是當下如是,這樣有什麼痛苦與問題呢?當有那個「我的觀點與想法」出現的時候,「我」覺得下雨造成了我的痛苦與問題。因為有那個視角與觀點,才有痛苦與問題。所以看到,在鏡子中看到苦,要當下回頭去看苦的來源,那其實就是正在照鏡子的那個「我」。

81.12 這個世界只是世界,鏡子只是鏡子,下雨只是下雨,他只是他,這些都是如是展現而已。沒有那個主張應該的那個「我」,沒有衡量、評判與期待未來的那個「我」,如是就是如是,現實就是現實,一切都是剛剛好的,圓滿完美的。這樣就什麼痛苦與問題都沒有了。

81.13 這樣臨在地接受一切如是,這就是受苦的終結;無我,就是斷滅受苦的因。在夢中,那個協助渡過苦海的咒語就是:「真是感謝,太好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hur Liu的沙龍
0會員
47內容數
源於一個新的視角, 分享你我本在的智慧 讓一體意識之光透照這愛與美的世界 一段奇蹟般的旅程,這些是沿途的紀錄 現在已經有三本書正誕生了, 喜悅之路, 純粹之美,真愛 你的參與才是這三本書的價值與重點, 所以在此處分享 若有需要聯絡的請e-mail: arthur0918@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如何在心靈上承受痛苦,並努力克服這種痛苦的過程。內心的傷口還在淌血,但人們仍然在努力讓痛苦變小一點,讓自己變得更強。文章中提到了親愛的曉一直努力的過程,以及這條路的長與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如何在心靈上承受痛苦,並努力克服這種痛苦的過程。內心的傷口還在淌血,但人們仍然在努力讓痛苦變小一點,讓自己變得更強。文章中提到了親愛的曉一直努力的過程,以及這條路的長與辛苦。
Thumbnail
心簡單,慾寡少,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Thumbnail
心簡單,慾寡少,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過去的傷痛不應該綁住你前行的腳步。 「我要為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強的你,鼓鼓掌,辛苦你了。」
Thumbnail
過去的傷痛不應該綁住你前行的腳步。 「我要為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強的你,鼓鼓掌,辛苦你了。」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本文引述醫生的觀點,指出當人告訴自己是處於安全的地方,大腦便認識到這樣的痛純粹是一個感覺,無需驚恐,從而讓大腦逐漸減低傳送痛感的力度。我們面對身體和生活上的痛,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本文引述醫生的觀點,指出當人告訴自己是處於安全的地方,大腦便認識到這樣的痛純粹是一個感覺,無需驚恐,從而讓大腦逐漸減低傳送痛感的力度。我們面對身體和生活上的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