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與社會(六):非營利幼兒園政策如何體現一種「準社會民主」的實踐(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接續上篇討論。


  王兆慶與官有垣(2019)分析到,台灣與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公部門社會企業)雖然表面看來非常相似,同樣皆(1)在準市場架構下提供社會服務、(2)一定比例的營運成本來自市場收入、(3)超過一半的營運成本由政府負擔、(4)相較於傳統公部門更為彈性和創新,以及(5)政府介入管控以防止過度商業化(如利潤上限與資產鎖定)(註1,p. 65)。但台灣的PSE--以非營園為例--恰與歐洲相反,歐洲模式旨在將市場元素引入公部門,以活化組織,提升對民眾需求的反應力。至於台灣,則像是幼托市場開放政府的手介入,形成具公部門特質的社會企業。換言之歐洲PSE是為了轉向市場,台灣則意在公共化。學者認為,台灣作為混合型經濟的福利國家體制,出現PSE並不意外,1990年代初期,即出現具有商業取向或設有營利單位的非營利組織(註1,pp. 68-69),而這很大程度是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導。

  學者進一步針對「減輕財政負擔」和「提升回應性與創新性」這兩項歐洲PSE興起的主因進行考察,發現台灣恰好相反,非營園的「財政優勢」並非來自將既有公立幼兒園外包,而是在於其單位成本比公立幼兒園低,因此被視為一種擴展「新設」公共托育服務的經濟政策選擇。另外,非營園的創新與回應性,往往出自上而下的規範性動機,例如政府回應家長的需求,或是回應推動新課綱的呼聲(註1,p. 72)。如此看來,台灣的非營園為歐洲PSE模型的一種變體,PSE作為反轉公私組合比重的政策工具,以一種動態調和的方法,在不同國家展開不同的公共利益實踐歷程。


***


  延續非營園的討論,官有垣、王兆慶與杜承嶸等(2023)整理了台灣非營園與歐洲PSE組織特質的比較表。另外,透過不同的發展路徑圖,我們可以看到台灣PSE被劃定傾向大眾的利益。



  學者們經由訪談研究,發現經營者幾乎沒有以擴大財務收益來實現社會目的的動機。然而除了民間理念與非營園政策契合之外,還有什麼原因促成了台灣特別的非營園模式?使之能成功邁向公共化。

  首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台灣在托育政策上,衛福部、教育部分別出現不同的準公共化政策。王兆慶與王舒芸(2024)認為,兩部會的政策理念、制度遺緒與國家行動者的策略是分化的主因,透過歷史過程論的研究、深度訪談、次級資料分析,有助於我們探究分化的緣由。


兩種準公共化

兩種準公共化


  在制度遺緒上,衛福部早在2015年準公共化上路前,已經有「發發托育補助給家長,同時搭配價格管制措施」的制度遺緒,按照既有脈絡,0-2歲「需求端」模式準公共化,更像是舊有政策的加碼和延續,並搭配微調薪資地板的措施。反觀教育部,最早提出的「5歲幼兒學費補助」,雖然也是補助家長,卻是送托教育部「合作園所」才會得到補助。政府與園所合作,真正意在「供給端」的品質管制和凍漲(註3,p. 64)。

  兩部會雖同樣朝向準公共化,但衛福部限縮在制度面上的歷史遺緒,未形塑致力公共化的理念,更缺少與相同理念行動者的共舞。正如衛福部官員 F1 回答:「你問我說公私比例⋯⋯本來我們的政策裡,你公私比什麼我們都沒有」(註3,p. 91)。由於沒有這種歷史遺產,衛福部自然沒有提升就學人數公共化比例的強烈動機,整體而言缺乏「公共化施政的資源及意圖」。又如衛福部文件所述,他們相信公共化托嬰中心「面臨普及性及永續性的限制⋯⋯不僅緩不濟急且服務效益有限」(衛福部〈研商6歲以下兒童托育公共化政策第二次會 議紀錄〉)(註3,p. 91)。

  至於教育部,則可見其理念,並能以階段性施政來貫徹。王兆慶與王舒芸分析到,對教育部而言,第一,準公共化是公共化無法快速達標時的「替代品」。第二,運用替代品不等放棄公共化,而是兩者並行。第三,為避免地方政府有了準公共化就放棄公共化,教育部反過來將準公共化給地方的財務壓力,變成地方公共化的施政誘因(註3,p. 77)。由此看來,教育部推行非營園之所以能真正達到準公共化的效果,在於「供給端」制度遺緒、一致的公共化理念,以及與非營園行動者的合作與協商。這呼應了我們先前的討論,托育擴張之路,仰賴論述建構、政府思維與執行,以及公私協力關係。


***


  那麼,非營園政策如何體現一種「準社會民主」的實踐?在《北歐不是神話》中我們看到,社會民主透過「雇主-工會-國家」三方普遍合作,建立起以談判為基礎的經濟制度。其背後仰賴的是對集體與政治過程的信任,而這種信任來自戰後社會運動長期累積的成果,使社運歷史的連續體,得以滲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與政治參與之中。因此,在社會民主脈絡下,即使由上而下的國家介入,也能在其中找到個人參與與公民力量的痕跡。然而若僅止於對集體力量的信賴,容易產生大而無用的政府,但社會民主其互動、溝通、變化為核心的倫理觀,發展出「能用則用」、強調彈性與學習能力的實用主義精神,並體現於持續修正與調整的治理能力中。

  回到台灣脈絡來看,PSE作為反轉傳統公私部門比重的政策工具,撐開了「第三部門-國家」合作的新空間。有趣的是,承接非營園的第三部門,兼具雇主、工會的雙重思維。一方面,他們追求經營上的永續性,不願虧損,並藉由與政府合作,在市場中闢出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們秉持集體信念,致力於弱勢兒童扶助,或由教育工作者自組的NPO,企圖改變勞動條件以提升教育品質。「第三部門-國家」之間的合作模式,以動態調和、逐步協商的方式,實踐對公共利益的追求。非營園之所以能在台灣成功推動,並作為準公共化政策,如前述學者所指,正是仰賴了論述策略的建構、政府思維與執行意志,以及民間與政府之間的互動合作。而這些關鍵元素,本身即深具社會民主模式的精神。


註記

  1. 王兆慶、官有垣(2019)。「市場化」或「去市場化」?非營利幼兒園作為台灣模式的公部門特質社會企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3(3),63-81。
  2. 官有垣、王兆慶、杜承嶸(2023)。具有公部門特質的社會企業—非營利幼兒園的經驗分析與理論意涵。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9(1),69-105。
  3. 王兆慶、王舒芸(2024)。兩種準公共化:衛福部與教育部的托育政策分化成因。台灣社會學,47,71-110。




【延伸閱讀】

平等與社會(一):Why Greater Equality Makes Societies Stronger?

平等與社會(二):Esping-Andersen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

平等與社會(三):台灣福利制度的本質與性別觀

平等與社會(四):對Esping-Andersen三種福利國家體制的批評與回應

平等與社會(五):非營利幼兒園政策如何體現一種「準社會民主」的實踐(上)

《北歐不是神話》:社會民主倫理與實用主義的精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5會員
114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本文將通過五篇文章,看台灣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並從衛福部、教育部的兩種準公共化出發,探討後者非營利幼兒園(以下簡稱非營園)的政策,如何不同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能作為照顧公共化的過渡,帶有準社會民主的精神。
Thumbnail
2025/04/30
  本文將通過五篇文章,看台灣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並從衛福部、教育部的兩種準公共化出發,探討後者非營利幼兒園(以下簡稱非營園)的政策,如何不同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能作為照顧公共化的過渡,帶有準社會民主的精神。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南投縣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特殊需求學生課後照顧系統,包括專業的特教老師和醫療人員,提供個性化的課後照顧和輔導。此外,建立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提供家長教養功能的訓練,增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注和支持。
Thumbnail
南投縣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特殊需求學生課後照顧系統,包括專業的特教老師和醫療人員,提供個性化的課後照顧和輔導。此外,建立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提供家長教養功能的訓練,增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注和支持。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外貿協會與小樹傳愛協會主辦、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指導的「善愛嘉年華」,旨在啟發偏鄉孩童的多元教育,今年 8 月 3 日至 4 日將在臺北南港展覽館 1 館舉辦。活動將包含 8 大展區,希望促進企業帶動員工親子參與,並邀請大眾參與偏鄉關懷與 ESG 議題,共同體現公益價值。
Thumbnail
外貿協會與小樹傳愛協會主辦、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指導的「善愛嘉年華」,旨在啟發偏鄉孩童的多元教育,今年 8 月 3 日至 4 日將在臺北南港展覽館 1 館舉辦。活動將包含 8 大展區,希望促進企業帶動員工親子參與,並邀請大眾參與偏鄉關懷與 ESG 議題,共同體現公益價值。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三月份是私立中學錄取放榜的日子。許多原本屬意公校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把小孩送進私校;並非因為經濟條件變好,而是太擔心這三件事。 一是教育制度改變,二是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師長無力管束,家長只好自保;三是公立學校師資良莠不齊。 - <<失靈的教育平衡器>> 商業周刊2024/4/11 第1900期-
Thumbnail
三月份是私立中學錄取放榜的日子。許多原本屬意公校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把小孩送進私校;並非因為經濟條件變好,而是太擔心這三件事。 一是教育制度改變,二是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師長無力管束,家長只好自保;三是公立學校師資良莠不齊。 - <<失靈的教育平衡器>> 商業周刊2024/4/11 第1900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