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收功動作最重要
練功結束要收功,讓身心從氣功態回復到平常狀態,不論是「自發收功」或「強制收功」,做好收功動作,才能舒適自在地享受練功成果。
一、收功方式有三種
第一次學練自發功,要讓身體動起來並不是問題。大多數人都能夠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引發氣動。反而比較成問題的是:怎樣停止練功?
自發功不能只練幾分鐘就馬上停下來;也不能在動作很激烈的時侯驟然停下來。一定要練久一點(最好半小時以上),等動作緩和時才停。而且不能一停下來就走開。在完全結束練功之前,必須做一些特定的動作。每一次練功到最後階段,依適當的程序做某些動作而結束練功,稱為收功。收功的主要作用,是讓內氣系統從練功時活躍的氣功態,進行調整而回復到穩定的平常態。
通常收功有三種方式:自然收功、強制收功、睡眠收功。
1、自然收功
如果練功的時間足夠長(大約半小時至兩小時),內氣系統的白我調整暫時告一段落,就會自動從氣功態轉變為平常態,內氣的運行緩和下來。於是內氣的驅動力慢慢消失,動作完全停止,人也從半睡半醒的狀態中清醒過來,自動張開眼睛,轉身離開練功的地方。這就是自然收功或自動收功。
在自然收功之前,如果沒有自動做一些自發性的收功動作,就必須在睜開眼睛之後,補做人為的收功動作,如繞腹轉圈、洗臉洗頭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完一條經脈之後,動作會暫時停下來(大約靜止幾秒鐘至幾分鐘)。此時可能還不是真正的收功,只是一種過渡狀態,讓內氣系統重新調整,以便改通另一條經脈,換成做另一種動作。
一直要等到內氣的驅動力完全消失了,眼睛自動睜開,人也清醒過來,想要走開,才是真正收功了。如果眼睛不容易睜開,眼皮還很沉重,那就表示還沒到真正收功的時候,應繼續練功。
如果收功的現象不太明顯,不知道已經收功了,還繼續靜靜的站在原地不動,等一下有可能又會開始第二回合的練功。
◆練功小常識
收功動作的主要作用,是將聚集在局部的內氣分散到全身。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排掉多餘的內氣。
2、強制收功
如果還不到自然收功就想停止練功,必須先發出明確的意念;我要停止練功了,我要慢下來、停下來!
等到動作放慢之後,就睜開眼睛,在意識的指揮之下,做人為的收功動作,如繞腹轉圈、洗臉洗頭等。
收功動作需要多做幾次,把氣收的徹底。否則當天只要稍微放鬆、安靜下來,就會再度發功,身體又動了起來。
當動作非常劇烈時,不宜驟然停功,必須讓身體繼續動。等到動作緩和下來的時候,再做收功的動作。
通常在動作很大的階段,不容易強制收功。等練功一段時期以後,動作越來越和緩、越有規律,就比較容易隨時強制收功。
如果練功中出現劇烈的大動作,收功必須做得很徹底,否則很可能會出現晃動、頭暈、胸悶等不舒服的症狀;而且氣積在頭部,會覺得火氣大、精神亢奮,晚上睡不著。
3、睡眠收功
有時在練功中很想睡,還沒收功就直接上床睡覺。尤其以坐姿或臥姿練功,更容易在練功中入睡。
在入睡的過程中,腦波頻率漸漸降低,使得內氣系統的運作頻率低於共振頻率,因而自動脫離氣功態。
在睡眠中,內氣系統也會慢慢的自動進行收功。所以大多數人在練功中入睡並不會有何不妥。
不過練功不久的人,經脈還不太暢通,動作比較大,收功也比較費工夫。若是在練功中入睡,內氣可能還集中在腹丹田及手、腳的經脈,沒能夠完全歸位。因此,到了半夜稍微清醒,或早晨剛要醒過來時,腦波頻率慢慢升高到氣功態的範圍,可能會自動引發氣功態而手動腳動。所以練功者和同床而睡的人,都有必要瞭解這種情況,以免發生誤會。
沒有時間練功的人,可以在晚上睡覺之前,先練十幾分鐘,然後躺到床上繼續練到睡著。或是直接躺到床上,在放鬆、安靜的狀態下引發氣功態,然後順其自然的人睡。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一些練功的效果。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睡前練功可先將身心放鬆下來,很容易幫助入睡,是對治失眠的極有效妙方。
◆練功小常識
收功不完全的壞處,是會感到頭昏腦脹、胸悶,晚上睡不著。
二、基本動作要練熟
收功的招式動作有很多種,其中最基本、最不可少的收功動作有兩種:一是繞腹轉圈,二是洗臉洗頭。
1、繞腹轉圈
練氣功最基本的收功動作,是以單掌或兩隻手掌相疊繞著腹部轉圓圈。一個方向繞轉一、兩分鐘,再換成反方向繞轉。也可以用兩隻手掌同時依相反方向繞轉。
繞腹轉圈時,只要放輕鬆,順其自然的繞轉就好。不必計較繞轉方向的先後、繞轉速度的快慢、繞轉範圍的大小,以及繞轉圈數的多少。手掌心輕輕接觸腹部,或是離腹部幾公分,也都沒有關係。
這種繞腹轉圈的收功動作,是要把練功時集中在某些部位、某些經脈的內氣回收到腹丹田,然後再分散到全身各處。
2、洗臉洗頭
兩隻手掌從從上而下抹拭臉部,像用手洗臉一樣,然後經胸、腹、大腿,順勢往下一揮。重複做幾次。
接下來兩隻手掌從頭頂往後抹拭,經耳後、頸側,再轉到胸前,沿著胸部、腹部、大腿順勢往下揮動。
洗臉洗頭的收功動作有兩個作用:一是將累積在頭丹田和胸丹田的內氣,由上而下轉移到腹丹田(引氣下降);二是將體內多餘的內氣或不良的壞氣,從腳掌的穴道排放掉,就好像電器從接地線排出積存的電流。
通常收功時,先做繞腹轉圈兩、三分鐘,接著做洗臉洗頭兩、三分鐘,最後再做繞腹轉圈兩、三分鐘。
三、自發收功變化多
在長期練功的過程中,所出現的自發收功之招式相當多。除了最基本的繞腹轉圈、洗臉洗頭之外,下列幾種也是比較常見的收功招式:
1、氣收丹田
以右手的手掌心或手指,循著左手的手掌、小臂、大臂,經過胸前,輕輕拂到腹部,將左手的脈氣回收到腹丹田。通常手的前、後、內、外四個側面的脈氣都會收一遍。左手收完,再換收右手。
腳的收氣,是用兩手的手掌,同時循著腳掌、小腿、大腿拂到腹部。也是四個側面的經脈都收一遍。
這一套收功的功法,是要把手、腳經脈的內氣回收到腹丹田。
練自發功的初期,常做出這種收功動作。等到手和腳的經脈都暢通了以後,就不再出現。因為手、腳的內氣可以自動迅速回到腹丹田,不必依靠動作的導引了。
2、手腳排氣
手腳排氣的動作剛好跟氣收丹田相反。是由手、腳的上方(前臂或大腿)往下擦拭,最後從手掌和腳掌排出去。
3、拍打頭部
用手掌輕輕拍打頭部。有時用左、右手輪流拍打,有時用兩隻手掌同時拍打。
自發收功的拍打,不僅會變換單掌或雙掌,也會自動調整輕、重、緩、急,並呈現明顯的節奏性。
拍打頭部和洗臉洗頭的作用,都是要將累積在頭部的內氣,往下轉移到胸、腹丹田。不過在效果上,拍打比抹拭好多了。
4、彈擊後腦
兩手掌張開捂住後腦,手掌根部用力壓耳葉並蓋住耳孔。食指疊在中指之上,然後用力向下彈打,像打鼓一樣。每次大約彈打36下。
道家把這種在後腦枕骨附近上下彈打的功法,叫做「鳴天鼓」。
練自發功到了開發後腦部位時,就會自動做出這樣的收功動作。
5、擦拭胸腹
手指尖(單手五指或雙手十指並排)順著胸口與肚臍之間的凹槽,一再用力往下擦拭。有時單用一隻大拇指(或同時用兩隻大拇指)迅速往下撥動。
這個動作的作用,是把內氣從胸丹田往下轉移到腹丹田。
平時若有內氣累積在胸口,形成硬塊狀的氣結時,用手指在胸腹之間由上而下一再用力抹拭,可化解胸口的梗塞和鬱悶之感。
◆練功小常識
在練自發功的初級和中級階段,收功所需的時間,短則兩、三分鐘,長則二、三十分鐘。
四、收功之後緩緩氣
做完收功動作之後,內氣系統的運作和生理狀況只是調整到比較接近平常態,仍然維持一部份的練功效應,還可獲得部份的練功效果。大約需要經過十幾分鐘後,才會完全恢復到平常的狀態。
所以在剛收功之後,暫時只適合做做緩和的活動,或散散步,使身體慢慢恢復常態。這和劇烈連動後的做法是一樣的。
在這段時間內(大約十幾分鐘),最好讓內氣系統處於溫養的狀態,不要加以刺激。也就是說:不宜馬上沐浴、進食,更忌用冷水洗手洗澡、吃冰冷的食物;也不宜立即進行活動量較大的運動或工作。如果口渴,可以馬上喝水,但不能喝冰水。
◆練功小常識
如果受到驚嚇,氣機(內氣的規律運行)被打亂了,收功的動作就必須做得很徹底。尤其要加強洗臉洗頭和拍打頭部的動作,把竄到頭部的氣完全帶下來。
Part 6 練功反應莫擔心
在「氣功態」下練「自發功」,動作千變萬化,初期反應雖非人人相同,順其自然必能進步神速。
一 、練功初期的特殊現象
1、只有少數人能夠感覺到氣的運行
絕大多數的人在練自發功時,並不能直接感覺到內氣在經脈中的運行。但是一定會明顯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動手、腳和軀體做出動作。
通常經脈的阻塞越嚴重,就需要集中越大量的內氣來加以疏通。因此在通經脈的過程中,所引發的內力就越強,做出來的動作就越大。也越容易讓人感覺出內氣的動向。有些並非經絡敏感型的人,因某些經脈嚴重阻塞,而能感覺到內氣在這些經脈中運行。等到這些經脈暢通之後,就不太能感知了。
能感知內氣運行的人,最好任由內氣自然的運行,不要特意關注內氣的循行路線。更不要「以意領氣」,故意引導內氣走特定的路線。
能不能感知內氣的運行並不重要。只要順其自然,完全任由內力帶動就行了。當你用心注意內氣怎麼走,腦波頻率就昇高,就會偏離氣功態,那股內力便減弱了。因此能感知內氣的運行並不見得有利,有時反而會影響到正常的練功。
2、為什麼有人第一次練功時會哭喊?
有少數的人(幾乎都是女性)在第一次練自發功的時候,會出現掉眼淚、出聲痛哭,甚至大聲嘶喊的情況。
有這種現象的人,往往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極為不如意,來自婚姻與家庭的壓力極大,而又沒有適當的管道可以宣洩和疏導,內心積鬱很深、壓抑極重。
身體殘障或患有重病的人,若一直不願接受這種殘酷的現實,內心不能平衡,開始練功時也會哭。
練自發功或靜坐時,身心暫時放鬆下來,減輕理智的壓抑。於是就會自動以哭泣或喊叫的方式,來消除隱藏在潛意識中的種種積鬱,以減輕心理上潛伏的壓力,並不是走火入魔。
練功時的哭喊對身心健康有益,可以減輕或避免罹患精神耗弱、失眠、憂鬱等身心交感症。所以不必害怕,反而應該高與才對。
教功者或在旁幫忙的人,遇到有人哭喊,應對她說明清楚,叫她不用害怕,身心儘量放鬆讓壓力自然宣洩。
在人多的場所,為了維護個人的形象,以及不致妨礙到別人練功,最好帶她到角落或另一個房間內,讓她比較能夠放鬆,得以盡情的哭出來。
如果哭喊之外,身體也有激烈的大動作,那就需要特別注意場地的安全性。而且最好有人全程在旁協助。
有些人的症狀比較輕,只是掉眼淚或低聲的哭泣,十幾分鐘就結束了。症狀較重者,可能會持續哭喊一、兩個小時。
症狀非常嚴重者,連續幾次練功都會流淚、哭喊。每次流淚哭喊之後,就減輕一些心理壓力,人越來越輕鬆、平靜。幾次之後,哭喊的現象自然就消失了。
◆練功問與答
Q:有沒有最好的功法?
A:最好的氣功功法應該是指:既適合他的個性和資質,又最能配合他目前的體質、病況、氣功程度;能練得好,又能治他的病。這種為個人量身打造的氣功,就是自發功。
3、微笑與大笑
有很多人在練功進入很好的境界時,心裡頭會自然湧現很愉悅、很輕鬆、很自在的感覺,而且臉上會自然面露微笑。有時甚至還會自動用手指將嘴角往上掀,讓臉上的表情呈現微笑狀。
練功或靜坐中的自發微笑相當普遍,大笑就很少見了。只有極少數人在氣功態下,會不由自主的高聲哈哈大笑。有時一笑就是十幾分鐘不停,笑得連眼淚都逼出來了。
其實這種大笑應屬練功的好現象,可能是在進行調整腦部掌管笑的部位。
4、為什麼有些人在練功初期不易入睡?
大多數的人在練自發功之後,通常都很容易入睡;而且睡得很沉、很舒服。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剛學自發功的最初幾天,老是覺得頭脹脹、暈暈的。到了晚上很想睡卻睡不著。
最可能的原因,是當天練功出現大動作(尤其是繞圈跑和快速旋轉)時,硬是強行停功,又沒有好好的做收功動作,以致內氣還一直集中在頭部湧動,而無法成眠。
通常在動作很大時,更應該持續練久一點,練到自發收功。這樣就不會氣充頭部,到了晚上頭部的內氣還很旺盛,導致精神亢奮而睡不著。
此時補做收功動作,做久一點;或是躺在地面上,讓頭部接地,徹底洩掉累積在頭部的內氣,就可以有效改善。
如果情況嚴重,應在第二天挪出時間練久一點,讓繞圈跑和旋轉的動作做夠、做完整,徹底打通螺旋脈。因為若是螺旋脈將通未通,只要稍微鬆靜下來,內氣立刻就集中在螺旋脈,要帶動身體繞圈跑或旋轉;或是上到頭部之後一時下不來,導致頭暈腦脹、想嘔吐、精神亢奮,而難以入睡。
5、為什麼有些時候不能夠發功?
練了幾次自發功以後,引發氣功態就很容易了。只要身心放鬆、安靜,腦波頻率調降下來,幾秒鐘內就可進入氣功態。換句話說,平常態與氣功態之間的門檻變得很低,很容易就跨過去。
在大動作結束,動作穩定下來之後,幾乎隨時隨地都可進入氣功態練功。不只是站著、坐著、躺著可以練功,在安全的路徑散步、慢跑時也可以練功。甚至於爬山、游泳時,都可以在氣功態中進行。
有幾次發功經驗的人,只要想練功,通常都能夠在幾秒鐘之內進人氣功態。只有在下列幾種很特殊的情況下,才可能會發不了功:
.天氣太冷、風太大,或是在雨中淋雨時,大腦比較清醒,因此不容易發功。
.心事重重,或心情非常沉重(如失戀、失業、喪偶)時,身心放鬆不下來、靜不下來,就不容易發功。
.情緒太激動(如憂慮、恐懼、驚嚇、憤怒、悲傷、狂喜)的時候,腦波頻率急遽昇高,當然不容易進入氣功態。
.病得很嚴重或是痛得受不了時,無法放鬆、安靜,就很不容易進入氣功態。
.在一些很不適合練功的場所(例如人多、混亂、不安全、氣很差、空氣污染嚴重),也不容易發功。
.父母勉強兒女練功,而他們內心極不願意時,也可能發不了功。
◆練功問與答
Q:練功初期為何要站著練?
A:站立時只有腳掌著地,全身最自由、最方便活動,更容易做出各種自發動作,而且動作最順、幅度最大。因此通經脈的速度可以加快。
6、為什麼半夜會自動發功?
氣功態的腦波頻率介於清醒(頻率高)與睡眠(頻率低)之間。
練功者晚上入睡之前,身心都放鬆了,腦波頻率慢慢降低,進入氣功態的頻率範圍內,就有可能自動引發氣功態。
早晨剛醒未醒,或是半夜稍微清醒時,腦波從低頻慢慢昇高,也可能會引發氣功態。
在練功初期,許多經脈的阻塞還未暢通,練功時的動作多、幅度大。半夜將醒未醒之際,自動進入了氣功態,手或腳就會做出自發的動作。所以最好先跟枕邊人說明,免得被誤解為愛意的表示或惡意打人。
體弱多病的人,因為經脈嚴重不通,而且潛意識中急於治好疾病,在入睡前或半夜睡眠轉淺時,往往會自動進入氣功態,做出各種自發治病或排病氣的動作。
還處在大動階段的人,如果在晚上練功之後,沒有收功或收功不夠完整,就直接上床睡覺,最容易發生半夜手動腳動的現象。
有些人在半夜或清晨時,被自己的動作所驚醒,誤以為整夜都動個不停,沒有完全入睡,因而擔心睡眠不足。這其實是過慮了。越是擔心,腦波頻率就越高,越不容易再度入睡。
很多人不明白真正原因,很容易就以為半夜亂動是練功走火入魔了,心裡害怕,不敢再繼續練功。
練功進入中級階段以後,大部份經脈完全暢通了,動作變小了,甚至常常凝然不動。即使半夜自動進入氣功態,也只是氣在體內順暢的運行,不會再引發手動腳動的現象。
7、為什麼有些人的動作特別大?
絕大多數的人在練自發功初期,都會經歷動作很大的階段。例如通腳螺旋脈時的繞圈跑步;通身體主螺旋脈時的快速旋轉。
其中有些人繞圈跑和旋轉的動作特別大、速度特別快。有些人還會跳躍、翻跟斗、打滾。甚至很激烈的打快拳,打的有板有眼,虎虎生風。這些大動作,係因旺盛的內氣在經脈中快速運行,如洪水驟發一路沖激,產生很強的內力,而帶動形體做出激烈的動作。
動作特別大的人,通常都是年紀輕、常運動、身強體健,氣血非常充沛。
有些人在氣特別強的地方(如大瀑布、大樹附近)練功,採了大量的氣之後,也會做出很激烈的大動作。
有些人在練功中會繞著高功者轉圈採氣。快速充電之後,跑動的速度頓時加快。
身體有某些疾病的人,也常常會做出很激烈的治病動作。例如:脊椎有毛病的人,練功時身體經常會持續旋轉,或大幅度的扭動腰部或臀部;肩膀痠痛的人,會用力捶打肩膀,或是手臂像車輪一樣快速轉動;腳有病痛的人,兩腳會不斷的走動、繞圈跑或上下跳動。這些大動作,都是內氣系統正在針對身體的病症做調整與治療,對治病很有效。只是練功後會痠痛。
身體很差、體內累積大量病氣的人,在練功初期,手會不停的甩動或抖動,腳不停的走動或跳動,藉這些大動作來排掉壤氣和病氣。這種排氣的大動作很不容易停下來。而且收功之後,稍一放鬆又開始氣動進行排氣。
通常病症越嚴重,所引發的治病和排氣的動作就越大、越複雜、越奇特,今人覺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議!
◆練功問與答
Q:為什麼有些人會經常跑動或旋轉?
A:腳或膝蓋有毛病的人,會用各種方式的跑動來治療。脊椎有問題(如側彎)的人,會自動以旋轉的方式來進行調整。
8、大動作會不會停不下來?
練自發功的初期階段,每次練功的時間比較長,大約動了兩個小時左右,才會自動停下來。少數體弱多病的人,偶而有長達三、四小時或更久的特殊情況。但是最後一定會停止自發動作,從氣功熊恢復為平常態。
有一些人膽子比較小,偏偏第一次進入氣功態,馬上就出現很激烈的大動作,心裡又怕又急,很想就此收功不練了。
通常在通螺旋脈的時候,身體的動作最大,會快速繞圈跑和旋轉。在大動之時,如果驟然急停而跌倒,內氣仍然大量集中在這一條經脈運行,強大的驅動力還是會強迫身體繼續在地上滾動,不由自主,連自己的意志力也控制不了。於是心裡更慌亂,以為是走火入魔,不能收功。
實只要動夠了(快的話十幾分鐘,慢的話大約一小時),這條經脈通了,自然就會自動慢下來、停下來,或改通別條經脈,做別的動作。
所以練自發功之前,要先有正確的認識;在練功初期,無論是通經脈或治病,都會引發較大的動作。出現大動作是正常的,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過程,並不是走火入魔,不必驚慌失措。
如果身體還受得了大動作,而且場地安全無虞,就不必急著收功。應該順其自然的動,任其充分發揮,直到自動變換其他的動作或自動收功為止。
9、不穩定氣動的原因
有少數人在練自發功的初期,可能會有隨時要氣動的困擾。只要稍微靜下來、放鬆下來(如坐在椅子上、馬桶上,或躺在床上),就會進入氣功熊,身體不由自主的氣動。入睡之前,或半夜稍微清醒時,也常會氣動。
這種非自己本意的不穩定氣動現象,可能是下列幾種原因所引發的:
.在身體準備要通螺旋脈,正要大動的階段,沒有安排適當的場地,讓身體可以自由走動、倒退、繞圈跑、旋轉。內氣的運行被環境所限,被潛意識暫時壓制。當身心稍微放鬆、安靜時,就會進入氣功態,內氣集中在這些會引起大動的螺旋脈,而使身體蠢蠢欲動。
.如果身體已經繞圈跑或旋轉了,但因場地不安全、動作太激烈、體力負荷不了,而強行停下來。這時即使做了收功的動作,內氣還是可能停留在螺旋脈,隨時都準備要動,難以克制。而且整天都覺得很不舒服。
.有些體質陰虛的病人,容易從外界納入壞氣,而且本身各種疾病也在源源不絕的產生病氣。在排氣能力還不夠強之時,每天光靠一、兩小時排氣是不夠的,於是就會自動延長練功時間(每次三、四小時)、增加練功次數來增加排氣量。所以這種人才會隨時隨地只要稍微靜下來,就會自動進入氣功態繼續排氣。
.有人是因為疾病始終治不好,在幾乎絕望的情況下才來練功。一進入氣功態之後,就開始出現治病的大動作。大動能使阻塞的經脈得到疏通,病症得以減輕,內心不自覺的貪戀大動。而且潛意識中存有儘早把病治好的念頭,所以就會自動把握任何機會發功治病。
◆練功問與答
Q:出現大動作之後有何生理反應?
A:倒退跑、旋轉之後.若沒有繼續練功採氣、排氣,當天可能會感覺筋疲力竭、虛脫無力、全身痠痛、沒有食慾.昏昏欲睡。若要消除這些症狀,可補做收功動作,或讓頭部接觸地面半小時。
10、不穩定氣動的解決之道
如果有不穩定氣動的情況,不用緊張和害怕,這只是階段性的過程,情況會隨著練功的進展而慢慢改善。
身體螺旋脈還末打通的人,若想早日脫離這個痛苦的階段,解除隨時要氣動的困擾,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找一個安全的場地(如一大片平坦、寬闊的草地),讓身體盡情的走動、倒退、繞圈跑、旋轉,而且要做久一點(每次兩、三個小時以上)。這樣持續練幾次(快的話只要一、兩次),讓這些大動作全部完成,主要的經脈(尤其是螺旋脈)都打通了,身體就可真正穩定下來。
體質比較特殊(非常陰虛)的人,很容易納進壞氣,而使身體長期處在衰弱、多病的狀態。她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狀況和練功的反應,然後才能採取適當的對策。
極少數有這種特殊體質的人,練功時大都在做排氣的動作,例如:兩手掌用力甩動、身體和手腳不斷的抖動、兩腳不停的走動或跳動。在排氣能力還不夠強之時,每天只靠練功時間內排氣是不夠的。所以收功之後,只要身心稍一放鬆就開始氣動,自動進行排氣。尤其處在氣不好的地方(如人多吵雜的公共場所、醫院、殯葬場所附近),更會自動發功加緊排氣。因此要儘量避開氣不好的場所。
這種人需要在氣好的地方加緊練功,早日提升排氣的能力,並逐漸改善體質,才能慢慢減輕不穩定氣動的困擾。練功時最好赤著腳,並且採取躺著、跪著的姿勢讓頭部、手掌心、腳底接觸地面,以加速排氣。等練到排氣能力大幅提升,而且有能力在身體周圍建立無形的防護氣罩以屏擋壞氣侵入,才能真正解決幾乎整天都需要發功排氣的困擾。
二、中止練功有何影響?
幾乎每一個練功者,都難免因各種原因而中斷幾天沒有練功。
有人可能會擔心:不繼續練功會不會有不良影響?長期停功之後,是否需要重新學習發功?會不會從頭一一演練各種通經脈的動作?
基本上,中止練功就跟停止運動一樣,並不會有特殊的不良影響,只不過不再進步而已。
若是長期停止練功,又沒有其他活動(如運動、瑜伽、跳舞)來代替,當然不可能再享有經常練功的種種好處:精神飽滿、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心情舒暢。
學會自發功就像學會游泳或騎腳踏車一樣,一輩子都不會失去這種能力。有了幾次發功經驗之後,即使停了好幾年不練,還是隨時都會。任何時間想要練功時,只要身心放鬆、安靜下來,幾秒鐘之內就可發功。
中斷幾天或十幾天之後再重新練功,通常會重複前一次練功時所做的動作,接續往日的進程,繼續向前發展。
如果停功的期間較長(兩、三個月以上),而且在這段期間身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例如生了一場重病、受了重傷、心靈受到很大的創傷等等,導致生理系統和內氣系統退化了,可能就會重新再做某些通經脈的動作或進行治病。
若只練到初級或中級階段就停止練功,經過一、二十年之後,還是很容易引發氣功態。但是有一些經脈可能需要再重新打通、有些病需要醫治。
練到高級階段以後,平常稍微靜下來就處於半氣功態,就有練功的效果。所以停功期間並不會明顯退步。
◆練功問與答
Q:為何有些人會動個不停,不容易自發收功?
A:體弱多病的人,急需要治病及排出體內大量病氣,所以需要四、五個小時以上的練功排氣。
三、練功應練到什麼樣的程度?
每一個人練功的目的可能不太一樣:有些人想強化體質;有些人只想治好疾病;有些人想學好氣功,以便替家人治病;有些人追求神通(特異功能);有些人希望成仙、成佛,擺脫生死輪迴之苦。
所以練功應練到什麼樣的程度?能練到什麼樣的程度?係因人而異。一方面看個人的目標何在;一方面看個人的心性和努力。
通常只要持續練功,一定能夠達到中級階段的種種成就:暢通經脈、開發穴道、強化體質、提升採氣和排氣的能力。既能治療自身的疾病,也有能力為親友治病。
最好每一個人都能花幾個月的時間,每天練功一、兩小時,練到有能力為自己和別人治病。這樣就可以在緊急需要(例如登山受傷,或在外地旅遊半夜突然生病)時,有能力自助,甚至還能助人。而且隨時都能夠從自然界採氣補充能量,整天保持精力充沛。大部份的人練到這個程度,就已經達到練功的目的了。
練功所能達到的境界與心性很有關聯。心性好到什麼程度,練功就能高到什麼程度。心性很好,又肯下工夫勤練的人,幾年內一定能夠達到高級階段。體質轉換更徹底,採氣、治病的能力更強。性情更開朗,更自在、更愉快。也有機會發展出一些持異功能。甚至有些人可達到開悟和明心見性的地步。不過只有極少數能徹底淨化心靈,又能盡心從事濟世度眾的人,才有機會練到極高境界,死後成仙、成佛,靈氣長存。
練功最重要的,並不是達到什麼樣的境界。而是練功之時覺得很快樂、很享受。只要能夠樂在其中,自然就會持續練下去,就會往上發展,就會帶來種種好處。
四、練功有無止境?
練氣功到底有沒有止境?好奇的練功者很可能會思考這個問題。
單就身體方面來講,練功有兩個目標:一是使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二是充分發展內氣系統。練功者只要持之以恆,通常快則幾個月之內,慢則幾年內,都能夠達到這兩個目標。雖然不能夠長生不老,起碼可以少受病痛和衰老的折磨,活得健康、舒坦,死得俐落、安然。
就心靈方面來講,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是精神上經常處於穩定、輕鬆、愉悅、安然的狀態,能夠儘量與內在心靈的本質相契合。只要心性上和生活上能夠配合,這種境界還算容易達成。
一般人練功大多只要求達到身心健康、愉快。就這個層面來說,練功是有止境。往後持續的練功只是保持這種境界。對於修道、修佛的人,練功修行的最主要目標,是希望藉著靜坐過程中入靜、入定,在最純淨的心靈境界中開悟(顯現自性)。甚至期望心靈深層的本我能夠超乎時、空的拘束和限制,接近仙、佛的境界,了脫生死輪迴。這必需有很好的心性,而且需要長期的靜坐。
入靜、入定的層次幾無止境,而且一層比一層難以深入,極難達到高深的境界。雖然如此,有志者仍能長期持續精修,努力不懈。因為根據道家和佛家修行有成就者的實際經驗,靜坐中高度的入靜、入定確實是見性得慧、成仙成佛的必經途徑。
◆練功問與答
Q:練功會改變性格嗎?
A:經常在氣功態下練功,腦波頻率會降低一些。因此常會顯現低頻腦波的心境;平靜、輕鬆、愉快、專注。久而久之,個性也會變得更溫和。
五、練功者的飲食要求
對於飲食,練功者最好儘量順應內在本能的自然趨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想吃就少吃或不吃。同樣的,想睡就睡,不想睡就少睡。但前題是要能夠維持旺盛的體力和精神,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一般來說,練功者的飲食最好是營養均衡、多樣少量、多菜少肉,並且要細嚼慢嚥,仔細品嚐。
練功有成之後,因體質轉變,口味也跟著轉變,飲食自然趨於少量和清淡,覺得大魚大肉不如燙青菜的滋味好。有些體質已經徹底轉換的人,甚至完全不能吃魚、吃肉,吃了一口就會嘔吐、腹瀉。
細嚼慢嚥是要專心的吃,全心投入吃的過程,仔細體會食物的真正滋味。慢慢的吃還有一個好處:比較不會吃過量。最好餓了才吃,而且只吃六、七分飽。不妨學習蘇東坡的做法,其《養生頌》說:「已飢方食,未飽先止,散步消遙,務令腹空。」
高僧和修道之士的飲食習慣最合乎練功需求。他們只吃簡單、清淡的素食,而且往往只吃早餐和午餐,奉行「過午不食」。這種飲食習慣有三個好處:一是練功時不會受到腹脹或消化過程的干擾;二是藉減少食物的攝取,激發採氣功能;三是免於耗費不必要的能量和消化液,來處理所吃下的多餘食物,比較不會疲累、嗜睡。
素食、少食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一降低性慾。如此一方面使清修者容易遵守宗教禁慾的戒律,一方面修煉才能精進到很高的層次。忌食蔥、蒜、韭菜、洋蔥之類的蔬菜(佛教視為葷菜),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這類食物會激發性慾。
六、走火與入魔的解析
1、何謂走火入魔?
許多人不敢練氣功或靜坐,是因為怕練功會「走火入魔」。
其實絕大多數的人只是人云亦云,並不知道「走火入魔」的真正意義;也不了解練功是否真的會「走火入魔」。
在通俗的用法上,「走火入魔」已經演變成「意識失控,身不由己」、「言行舉止怪異」,或「不顧一切,一意孤行」的同義辭。
在氣功上,「走火」與「入魔」是兩回事,屬於不同類型的練功偏差。「走火」係生理症狀,而「入魔」則是心理症狀。
「走火」是因練功不當或收功不完整,導致內氣累積在某幾條經脈或某一部位竄動,而引起生理上的不適。例如:內氣累積在頭部,就會頭脹、頭暈、想嘔吐;累積在胸部、腹部,就會胸悶、腹脹、燥熱。
「入魔」是對練功中所產生的幻覺(幻視、幻聽)信以為真,而引發妄想、心神不寧、焦慮、恐懼等心理症狀,對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練功問與答
Q:練功對性功能與性慾有何影響?
A:練功後體質改善、生殖系統的經脈暢通,性功能會明顯增強。練功到了高級境界,雖然性能力還是很強,但是性慾則會自動降低。
2、練氣功會不會走火入魔?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和「運動會不會受傷?」是一樣的。
通常只要注意安全,就不會造成運動傷害。也就是說,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有合適的運動裝備和安全的運動場地;運動前做暖身操、運動中按照正確的方法做、運動後讓身體慢慢緩和下來,就不會發生問題。當然,偶爾難免還是可能會發生意外。
練氣功只要注意場地和方法,發生問題的可能性遠比各種運動還要低得多。其安全性比騎腳踏車和游泳高多了!
練各種動功(如外丹功、香功、太極拳、元極舞等),一般都沒有進入氣功態,跟做體操、瑜伽、跳舞差不了多少,所以並不會有問題。因為還不到能夠產生「走火」的程度,更沒資格沾上「入魔」的邊。
要等到練功久了,招式動作純熟了,意識淡化了,無意之中可能會進入氣功態(以動功的術語來說,就是引來了「先天之氣」,或是「後天轉先天」)。於是就會出現自發動作,如外丹功的自發抖動,或打出自發太極拳。在此階段以後,如果每次練功之後不曉得要收功,或是收功不徹底,內氣還一直積在頭部、胸部或腹部,就會產生頭暈、胸悶、腹脹等所謂的「走火」現象。有些人練動功幾個月之後,有時在練功中或剛練完功會覺得頭暈、胸悶,就是這個原因。
練自發功一開始就進入了氣功態。所以每次練完功一定要花幾分鐘做收功動作(最好是練到自發收功)。如果練功之後,都徹徹底底的收功,就不會發生「走火」的現象。
3、練功方法不當才會發生走火的現象
在鬆、靜、自然的氣功態下練自發功,通常都很安全。只有在大動的階段比較容易出問題。在激烈大動之時,最忌「發功不充分」及「收功不完全」。大動時如果身心沒有放鬆,沒有任其自然的動,還硬生生強行停止練功,而又沒有完整的收功,就會產生頭暈、胸悶、想嘔吐的現象。平常零零碎碎的發功,又不做收功,也會產生這些症狀。
如果在專心練功之時,突然受到碰撞或鈴聲所驚嚇,就會造成體內氣機紊亂。若在此時驟然停止練功,就會產生頭暈,胸悶的「走火」現象。此時一定要繼續練功,或趕緊多做收功動作,才可避免。
總而言之,只要練功時完全遵照「鬆、靜、自然」的原則,並且最後好好的收功,就不會發生「走火」的問題。也就是說,練自發功只要「發功充分、收功徹底」就沒事。
◆練功問與答
Q:練功中出現「結手印」的動作有何作用?
A:每一種手印都是手指互相搭配成獨特的連結形態,以建構一條特殊氣路,而起一定的作用,例如:連結左右氯脈、調整脈氣、發放外氣、與外界交流等等。
4、練功走火怎麼辦?
「走火」的症狀,是因為練功後內氣集中在局部,沒有分散到全身而引起的。所以要解除這種症狀,就必須設法讓匯聚的內氣分散。
如果因「意守丹田」而導致內氣積在腹丹田,可採用兩種方法來分散:一種是兩隻手掌在胸部和腹部繞大圈圈,把一部份的內氣分散到胸丹田;一種是手掌一再順著手臂和大腿往下撫拭,把內氣帶到手臂和腿部,並將一部份的氣從手掌和腳掌排掉。
如果因意守胸丹田而導致胸口悶、脹,可用手指不斷的從胸口往肚臍擦拭,把一部份的氣帶到腹丹田。
如果因「以意領氣」而使內氣在任督二脈循環流動不已,可重複做繞腹轉圈的動作,把氣收到腹丹田,然後氣就會自動分散到全身。
如果練自發功大動時,因「發功不充分」、「收功不完全」而產生「走火」的症狀,可重新再練一次功。這次練久一點,讓大動自行停止,收功也做得很徹底。
發生「走火」的狀況時,也可躺下來或靠著樹,讓身體與地面或樹幹接觸,將多餘的氣排掉。或是請功力較高者幫忙疏散內氣、排掉壞氣。
大部份屬於「走火」的生理症狀,即使完全不加以處理,最後也會自行緩解。因為人體本身具有紓解和自癒的功能,會自動疏散內氣。
通常經過幾個小時,或是一夜睡眠之後,不適的症狀就會自然減輕或消失。
5、初期易被誤認為走火入魔的自發動作
有些人聽說練自發功容易「走火入魔」而不敢練。其實這種傳言並不正確。
這種謠傳可能是源於對自發功不了解,把練功初期所出現的一些自發動作,誤認為是「走火入魔」。例如:
.大動 在進行通腳部經脈的階段,身體會自動做出很激烈的大動作,例如倒退跑、繞圈跑、快速旋轉等等。想要慢下來、停下來,身體卻不由自主。即使跌倒了,還會繼續在地上翻滾。不了解實情的旁觀者,就以為練功者走火入魔了。
.躺和跪 旋轉過後,為了排除累積在頭部的氣,就會被氣拉著躺下來或跪下來頭著地。練功者躺在地上或跪在地上久久不動,容易被誤以為受傷或走火入魔了。
.哭喊 有些婦女首次練自發功,閉上眼睛身心放鬆,一進入氣功態,就開始哭泣,甚至喊叫出來。這是在紓解內心過度的壓力,避免精神崩潰。不知情者就以為她走火入魔了。
.半夜發功 在練功初期,大多數的經脈未通,各種病痛也未治好,練功中的動作較大。在入睡前,腦波慢慢頻率降低。睡了幾小時後,半夜會稍微清醒過來,腦波頻率由低頻升高。這兩種半睡半醒的情況,都可能引發氣功態,而驅使手、腳做出自發動作。不了解的人會被嚇壞了,以為是走火入魔。等到身體大部份的經脈通了,病症也減輕了,練功時的自發動作就會變小。此後即使入睡前或深夜半醒時進入氣功態,也不會做出明顯的動作。
.冶病 很多人第一次練功,就開始出現治病的大動作。如果事先不曉得自發功有這麼強大的治病功能,就會被嚇一跳。有些人在練功幾次之後,就會自動為親友治病。這種特殊舉動,通常會把自己和親友給嚇壞了,以為是走火入魔。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替別人治病的潛在能力,練自發功就能夠開發出來,並不稀奇。
.採氣 旋轉過後,身體開始有能力與外界大量進行氣的交流。於是在練功中就會被內力拉到樹林採氣,在一棵棵的樹間繞來繞去;或是自動走到陽光下,手掌對著太陽採氣;或是跑去繞著高功者轉圈採氣。這些不平常的舉動,很容易被認為是走火入魔。
.排氣 在採氣的同一時期,也會自動以種種特殊方法排掉體內的病氣和壞氣,例如:一再的張口呃氣或嘔氣、身體和手腳不斷的抖動、兩腳上下跳動、用力甩手或拍手等等。有時則會跑去樹下,以頭部和背部靠著樹幹,或兩手抱著樹幹,將壞氣經由樹幹導到地下排掉。這些排氣動作常會引人側目。
.打拳、跳舞、做瑜伽、結手印 在氣功態下,練功者不必學就會自動打拳、跳舞、做瑜伽、結手印,動作非常美妙。所以常被誤以為是靈動,或是與前世有關,其實這些只是反應內氣在體內走特定的氣路而已。
.通生殖器的經脈 練功也會自動去通生殖器官的經脈、活化其穴道。在這個階段,如果單獨在寢室練功,可能就會去按摩、點壓私密之處,好像在進行手淫一樣。如果練功者事先不知情,很可能會被這種舉動給嚇壞了。
◆練功問與答
Q:為何練功時會有身體消失了的感覺?
A:練功入靜時,大腦掌管定位和定向的「體位感覺區」活動趨緩,甚至不發生作用。這些現象可說是練功有了初步成就,表示大腦的作用已經趨於緩和,練功已經進入高級階段。
6、開發頭部時期的怪現象並非走火入魔
練自發功或靜坐,在開發頭部和腦部的時期,各種各樣的特殊現象特別多。例如:怪異的表情(齜牙咧嘴、擠眉弄眼)、奇特的動作(搓耳、叩齒、塞鼻孔、重重的拍頭)、奇怪的聲音(動物聲、唸咒語、唸經、講靈語、唱歌)、哭泣或大笑、看到影像、聽到聲音、聞到香味等等。
練功出現這種種特殊現象時,不了解真相的人多半會以為是走火入魔,嚇得不敢再練。
其實這些特殊現象,都是腦部在氣功態下進行調整和清理時,影響到與視覺、聽覺、味覺、語言有關的大腦神經系統,因而引發出來的。就像我們在睡覺做夢時所經歷的種種現象,也都是大腦神經系統的作用。所以在氣功態和睡夢中所見的景象,與個人的生活經驗有著很密切的關聯。例如:佛教徒可能會看到佛、菩薩和佛經上所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而基督徒所看到的則是耶穌、天使和天堂。
上述種種現象,只不過是長期練功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很多人都會有這些經歷。只要了解:練功到了開發腦部的階段,多多少少會有這些情況,不必太在意,任它自來自去,不必特別排斥,也不要存心追求。
◆練功問與答
Q:如何對待幻象?
A:如果想排除幻象,可運用收功的方式,將頭部的氣排掉。如果對幻象不能視而不見,又無法加以排除,以致心有不安,那就暫時停止練功一段時期。
7、練功中出現幻覺的原因
練功中所出現的幻覺,主要有幻視和幻聽兩種。幻視是看到種種人物或景色。最常看到的是菩薩的慈容或美如仙境的風景;少數人則看到惡鬼、怪獸,恍如惡夢。
幻聽是在靜中聽到美如天籟的樂音;或是明明四周無人卻聽到講話聲;或是腦中出現聲音,告訴你一些事情,或指示你做某些事。就我所知,幻聽比幻視少見。
練功中產生幻覺,有幾種不同的原因:
.練功偶爾難免會昏沉、瞌睡而做夢。此時的幻覺其實就是夢境。做夢的作用,是腦部在重新整理當天或近日內所收錄的種種訊息,將其歸類入檔或清除。
.開發頭部的階段,對腦神經進行調整時,強大的內氣激發了腦中潛在的記億系統,使其重新活躍,因而產生幻象。平日所見、所思,以及過往的記憶和潛意識,都可能化入幻境。這種幻覺類似睡覺時的做夢。只不過此時是在半睡半醒的氣功態下「做夢」。
.有些體質特殊的人,本來就比較敏感。練功後靈敏度增強,有時可接收到外來的訊息。就像收音機在收聽電台節目時,被頻率很接近的訊號給取代了。
.有少數人是因為被外靈附身,受其干擾而產生幻覺。
光練動功,或練自發功的初期,身體一直有動作,入靜的程度不深,不太可能產生幻覺。即使練到高級程度,大約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經歷幻象。
8、入魔是怎麼一回事?
看到幻象,只是見魔,而非入魔,用不著擔心害怕。
光是練功中出現幻覺,還不能算入魔。只有心理不健全的人,對待幻覺的心態不對,涉入其中而受到不良影響,才真正是入魔。所以入魔其實是心性的問題。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幻覺都是個人心象的投影,所以被稱為心魔。例如虔誠的佛教徒在練功時,可能會看到觀世音菩薩。一心想追求神通的人,在幻中(或夢中)可能會見到神佛賜給他特殊能力、賦與濟世救人的任務;甚至有些人在幻中認為自己就是神、佛轉世。
如果對練功中所出現的幻景或幻音,像對待做夢一樣淡然處之,見怪不怪,就不會有什麼事。
如果心理不健全(過份迷信、追求神通),對幻景或幻音信以為真,甚至沉迷其中,受其影響而被牽著走,因而妨礙正常生活,才是真正入魔了。這跟有些精神病患者精神不能自制的狀況很類似。
通常心性好、定力夠的人,都能對幻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理不睬,一心不動。所以不必擔心練功入魔。
反之,有些心性不定的人,容易被幻象牽著走,自以為神佛轉世、能力高超,到處替人治病、袪邪,累積了太多的病氣和陰氣,最後身心承受不了而精神失常。這才真正是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