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晚上的一場爭執讓我再度犯憂鬱,其實我憂鬱的時候是不太會跟人談論『我憂鬱了』這件事,我習慣自己窩在角落,也許睡一覺,也許玩遊戲,一直試著轉移注意力,不要去陷入負面思考、從低落的心情提振至平靜。
剛好方格子在這時候推出了『心理健康意識月』主題,雖然對我來說已經來不及了,但還是稍微談一點這件事。
我自己的憂鬱症是後天的不是先天,我知道是因為人際關係上的思想衝突造成的,我曾經病了一年,躺在床上喪失任何動力,吃藥只是治標不治本,我明白要靠我自己才能解套。我反覆經歷著,從憂鬱中爬起來→人際衝突→憂鬱發作→隔離一陣子冷靜→從憂鬱中爬起來。
以下給一些經驗談作參考:
- 察覺自己在鑽牛角尖的時候,練習轉移注意力,避免自己消耗腦袋空轉、情緒下降。
- 察覺自己陷入負面思考的時候,練習轉移注意力,避免自己在困境中更加沮喪無措。
- 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最好選擇簡單、失敗也無妨的事情,比如:擦地板、換床單、撕碎對帳單、畫著色畫、烤一個蛋糕、去睡覺等等。
- 盡量避免一些可能造成心情更差的事情,有些事情會有風險:
- 聽音樂,聽音樂雖然在研究中似乎有治療憂鬱的效果,但是請慎選,請選擇正向能量感的音樂,就跟某首歌名一樣"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請不要聽悲傷情歌(如果是失戀造成的憂鬱,連快樂的情歌都不要聽)。
- 與人談心,雖然說有些人可以從談心中獲得正能量,但不可否認更多的情況是對方無法理解憂鬱的點在哪裡,談心的對象有時候可能會給憂鬱中的人更重的傷害。
- 從事興趣,雖然正常情況下興趣會帶來正面能量,但如果憂鬱狀況下,又在興趣事物上失敗,會造成更多的挫折。
- 避免衝動購物,買下去的瞬間很爽,但接下來會讓自己更加陷入壞習慣跟困境。
- 避免暴飲暴食,吃東西雖然能提振心情,但同樣,過度依賴會讓自己更加陷入壞習慣跟困境。
- 不要勉強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 築起心防如果對心情有幫助,那就築,躲在裡面療傷直到傷口結痂,想出來再出來。
- 對別人好過頭幾乎等同於對自己不好,先對自己好一點,有餘裕再說。
- 不是所有人都對你的努力領情,省點力氣,讓自己休息。(來自肌腱炎變五十肩的經驗談)
- 想看醫生就去看醫生,雖然憂鬱對生活有很多影響,但如果被強制要求看醫生,反而心理上可能造成壓力。
活著不容易,所有人都在掙扎。

對抗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