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習慣
97.1 習以為常的慣性反應——「我」總是不知不覺地做出選擇,卻完全沒有覺察。這樣的行為與思想,就是習慣。
97.2 在安靜的時刻,處於輕鬆自在的臨在狀態時,自然會覺察到那些習以為常的慣性反應。這樣的覺察就是「看清楚」,隨之而來的,是放下與修正「錯誤」的思想與行為,回歸本然,接受如是。(還是要加上一句:沒有「回歸與接受」的回歸與接受。)
97.3 這三本書寫到現在,已經持續一年兩個多月了,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習慣。如今每個早晨醒來,便自然地拿起手機,口中念念有詞地記錄當天的內容。這習慣挺好的——總是在耳後那安靜的聲音浮現時,做這件令人喜悅的事。這毫不費力,只是讓該發生的自然發生。
97.4 過去,頭腦自動浮現的想法、嘴巴脫口而出的話、眼睛鎖定的事物、身體自然的感受,這些習慣都是以「小我」的視角看世界。而覺醒,是在不知不覺中轉為以「無我臨在」的觀點來覺察。這新的迴路與習慣,自然而然地讓眼前的世界「回轉」為一體的愛與美。
97.5 新習慣替換舊習慣的過程,是全然自然的,甚至不知不覺——究竟何時改變的也不清楚,就這樣解脫了、清醒了、上岸了。你我必然會清楚地知道:就是如此。這信心是「無我」的,沒有人能認證,也沒有需要認證的認證。時候到了,醒來與解脫是自然且必然的。
97.6 當察覺到「我」想要解釋或捍衛自己時,自然會踩下剎車,好奇地觀察那個「想要的人」——所謂的「我自己」,我的信念、看法,以及對世界的解讀與觀點。當這一切被看清楚時,只需帶著感謝與微笑注視——這是奇蹟的一刻。永恆無限的智慧正轉化那個「我」及世界,一切都回歸於一體的愛與美,所有問題與痛苦隨之消散。
97.7 每一個習慣被覺察時,那個所謂的「我自己」必然無地自容——因為那並非真正的我。臨在的觀察即可。這是一條「喜悅之路」,是看見「純粹之美」的過程,自然見證「真愛」無所不在。(現在我們明白這三本書書名的由來了。)真的,一切都充滿感謝與祝福,一體的愛與美在此時此地湧動著。真是太好了。
97.8 那麼,習慣有好壞之分嗎?從人世間的視角看,確實如此——「壞」習慣是執著於自我,讓小我掌舵,總是費力與渴求;「好」習慣是無我無執,與一體自在同行,輕鬆不費力。
97.9 當恐懼、問題與痛苦出現時,若總想著努力調整、修正或期待未來,這就是「我」的「壞」習慣。當下覺察這些習慣,正是放下「我」的執著、瓦解「我的世界」的第一步。這覺察本身就是解脫與了悟。而這臨在覺察的「我」,其實是永恆無限一體的真我,是如如不動的本來面目。
97.10 看清「我」的「壞」習慣,自然就放下了。取而代之的所謂「無我好習慣」,其實只是本然的展現——自然而然、輕鬆自在、毫不費力。
97.11 然而,區分「我」與無我、好習慣與壞習慣,這種區分本身也是一種習慣,仍屬於夢中虛假自我的把戲。無需執著,只需順著宇宙之流,讓因果業力自行完成。無所謂,一切都是剛剛好的,都是一體無法分割的愛與美。全然地接受當下如是,放下「我的執著」,喜樂地覺察——這樣就好了。
97.12 這種「放下所有習慣」,就是經典中所謂的「完成」。(當然還是要補一句:沒有「完成」的完成,沒有「放下」的放下。)因為一切本自俱足,圓滿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