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97 習慣

97.1 習以為常的慣性反應——「我」總是不知不覺地做出選擇,卻完全沒有覺察。這樣的行為與思想,就是習慣。

97.2 在安靜的時刻,處於輕鬆自在的臨在狀態時,自然會覺察到那些習以為常的慣性反應。這樣的覺察就是「看清楚」,隨之而來的,是放下與修正「錯誤」的思想與行為,回歸本然,接受如是。(還是要加上一句:沒有「回歸與接受」的回歸與接受。)

97.3 這三本書寫到現在,已經持續一年兩個多月了,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習慣。如今每個早晨醒來,便自然地拿起手機,口中念念有詞地記錄當天的內容。這習慣挺好的——總是在耳後那安靜的聲音浮現時,做這件令人喜悅的事。這毫不費力,只是讓該發生的自然發生。

97.4 過去,頭腦自動浮現的想法、嘴巴脫口而出的話、眼睛鎖定的事物、身體自然的感受,這些習慣都是以「小我」的視角看世界。而覺醒,是在不知不覺中轉為以「無我臨在」的觀點來覺察。這新的迴路與習慣,自然而然地讓眼前的世界「回轉」為一體的愛與美。

97.5 新習慣替換舊習慣的過程,是全然自然的,甚至不知不覺——究竟何時改變的也不清楚,就這樣解脫了、清醒了、上岸了。你我必然會清楚地知道:就是如此。這信心是「無我」的,沒有人能認證,也沒有需要認證的認證。時候到了,醒來與解脫是自然且必然的。

97.6 當察覺到「我」想要解釋或捍衛自己時,自然會踩下剎車,好奇地觀察那個「想要的人」——所謂的「我自己」,我的信念、看法,以及對世界的解讀與觀點。當這一切被看清楚時,只需帶著感謝與微笑注視——這是奇蹟的一刻。永恆無限的智慧正轉化那個「我」及世界,一切都回歸於一體的愛與美,所有問題與痛苦隨之消散。

97.7 每一個習慣被覺察時,那個所謂的「我自己」必然無地自容——因為那並非真正的我。臨在的觀察即可。這是一條「喜悅之路」,是看見「純粹之美」的過程,自然見證「真愛」無所不在。(現在我們明白這三本書書名的由來了。)真的,一切都充滿感謝與祝福,一體的愛與美在此時此地湧動著。真是太好了。

97.8 那麼,習慣有好壞之分嗎?從人世間的視角看,確實如此——「壞」習慣是執著於自我,讓小我掌舵,總是費力與渴求;「好」習慣是無我無執,與一體自在同行,輕鬆不費力。

97.9 當恐懼、問題與痛苦出現時,若總想著努力調整、修正或期待未來,這就是「我」的「壞」習慣。當下覺察這些習慣,正是放下「我」的執著、瓦解「我的世界」的第一步。這覺察本身就是解脫與了悟。而這臨在覺察的「我」,其實是永恆無限一體的真我,是如如不動的本來面目。

97.10 看清「我」的「壞」習慣,自然就放下了。取而代之的所謂「無我好習慣」,其實只是本然的展現——自然而然、輕鬆自在、毫不費力。

97.11 然而,區分「我」與無我、好習慣與壞習慣,這種區分本身也是一種習慣,仍屬於夢中虛假自我的把戲。無需執著,只需順著宇宙之流,讓因果業力自行完成。無所謂,一切都是剛剛好的,都是一體無法分割的愛與美。全然地接受當下如是,放下「我的執著」,喜樂地覺察——這樣就好了。

97.12 這種「放下所有習慣」,就是經典中所謂的「完成」。(當然還是要補一句:沒有「完成」的完成,沒有「放下」的放下。)因為一切本自俱足,圓滿完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hur Liu的沙龍
0會員
25內容數
源於一個新的視角, 分享你我本在的智慧 讓一體意識之光透照這愛與美的世界 一段奇蹟般的旅程,這些是沿途的紀錄 現在已經有三本書正誕生了, 喜悅之路, 純粹之美,真愛 你的參與才是這三本書的價值與重點, 所以在此處分享 若有需要聯絡的請e-mail: arthur0918@gmail.com
Arthur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96 終結 96.1 終結是一切的開始。開始與終結始終如一,那是不可切分的——就像二元對立的兩極不可切分,都是一體兩面,與「色空不二」的道理相同。 96.2 真相是無始無終的,是不生不滅的。沒有一個點叫「終結」,也沒有一個位置叫「開始」,因為真相是永恆無限的,是一體不可區分的。 96.3 在人
Thumbnail
2025/05/14
96 終結 96.1 終結是一切的開始。開始與終結始終如一,那是不可切分的——就像二元對立的兩極不可切分,都是一體兩面,與「色空不二」的道理相同。 96.2 真相是無始無終的,是不生不滅的。沒有一個點叫「終結」,也沒有一個位置叫「開始」,因為真相是永恆無限的,是一體不可區分的。 96.3 在人
Thumbnail
2025/05/13
95 生命 95.1 生命是鮮活與靈動的。以永恆無限的視角來看,即使是槁木死灰,都是充滿生命力的——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一體意識的一部分,是一體愛與美的一部分。所以,生命是永恆無限的。 95.2 生命與二元對立的「生」與「死」,是不同層次的,完全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就像大愛與人間二元對立的「愛」
Thumbnail
2025/05/13
95 生命 95.1 生命是鮮活與靈動的。以永恆無限的視角來看,即使是槁木死灰,都是充滿生命力的——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一體意識的一部分,是一體愛與美的一部分。所以,生命是永恆無限的。 95.2 生命與二元對立的「生」與「死」,是不同層次的,完全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就像大愛與人間二元對立的「愛」
Thumbnail
2025/05/12
94 自然 94.1 自然就是自在本然。若需要補充說明,就增加一個「真我」的自在本然。只要是文字表達的,都難免落入二元對立的世界,所以也有「小我」的自然——那是模仿與算計所得的,是夢中的、人造的、偶像般的自然,那其實是非自然。 94.2 破個題有必要如此辛辣嗎?哈哈,接受,沒必要,我改變一下,謝
Thumbnail
2025/05/12
94 自然 94.1 自然就是自在本然。若需要補充說明,就增加一個「真我」的自在本然。只要是文字表達的,都難免落入二元對立的世界,所以也有「小我」的自然——那是模仿與算計所得的,是夢中的、人造的、偶像般的自然,那其實是非自然。 94.2 破個題有必要如此辛辣嗎?哈哈,接受,沒必要,我改變一下,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是(being) 而非 成為(becoming) 也不是改變 要培養好習慣是不容易的 但這本書教你怎麼一步一步獲得好習慣 他教會了我很多 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Thumbnail
是(being) 而非 成為(becoming) 也不是改變 要培養好習慣是不容易的 但這本書教你怎麼一步一步獲得好習慣 他教會了我很多 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構成生活的基本單位,每個習慣造就了每個小結果,最終影響人生。改變始於足下,從性實習慣開始,最終影響整個世界。
Thumbnail
習慣構成生活的基本單位,每個習慣造就了每個小結果,最終影響人生。改變始於足下,從性實習慣開始,最終影響整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